於宁教授敢为人先,把中国传统文化、东方哲学和西方肇始的认知语言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当代隐喻理论:基于汉语的视角》是其重要研究成果。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当代隐喻理论回顾
2.1 隐喻观:经典对当代
2.2 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义学
2.3 概念隐喻与语言隐喻以及隐喻系统
2.4 隐喻的体验基础:具身性概念
2.5 意象图式和恒定原则
2.6 规约隐喻和新奇隐喻
2.7 当代隐喻理论研究成果总结
2.8 对当代隐喻理论的批评
2.9 当代理论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情感隐喻
3.1 情感语言
3.2 英语中的愤怒隐喻
3.3 汉语中的愤怒隐喻
3.4 英语中的喜悦隐喻
3.5 汉语中的喜悦隐喻
3.6 隐喻的基础模型
3.7 总结和讨论
第四章 “时间为空间”隐喻
4.1 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4.2 Alverson的跨文化和跨语言研究
4.3 Lakoff对英语的研究
4.4 汉语中的“时间为空间”隐喻
4.4.1 词汇中的证据
4.4.2 推理模式中的证据
4.5 总结和探讨
第五章 事件结构隐喻
5.1 事件的概念
5.2 英语中的事件结构隐喻
5.2.1 位置元
5.2.2 物体元
5.3 汉语中的位置版本
5.3.1 状态
5.3.2 变化
5.3.3 原因
5.3.4 行动
5.3.5 目的
5.3.6 方法
5.3.7 困难
5.3.8 其他
5.4 汉语中的物体版本
……
第六章 总结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