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诡谲名春典,
口口相传不出帮。
半明半暗未必黑,
江湖险恶有阳光。
拐匪 清李虹若 《朝市丛载》 卷七 《人事·拍花》 称: “拍 花扰害遍京城, 药未迷人任意行。 多少儿童藏户内, 可怜散馆众 先生。” 这首诗又以 《都门杂咏》 载于 《同治都门纪略》 一书, 说的是当时拐骗儿童之事。 又据清东轩主人 《述异记》 载: “京 师东城地方东便门外, 为往关东必由之路, 一路开坊店者, 俱串 通旗人, 贩卖人口, 窑子甚多, 所骗之人, 俱藏窑内, 最难查 禁。” 而拐骗人口之事, 以往亦有之, 如元张养浩 《旧田类稿》 所记: “京师编民, 男女之未成年者, 因事而出, 多为奸民所攘, 女胁为婢, 子压为奴。” 凡此, 又以 《清稗类钞·棍骗类·拐带 妇孺》 所记述尤详: 拐带人口以贩卖于人者, 凡繁盛处所皆有之, 而上海独 多。 盖华洋杂处, 水陆交通, 若辈遂得来往自由, 肆其伎 俩。 有自内地拐之至沪者, 有自沪拐之出境者, 或充奴仆, 或作猪仔, 而警察有所不知, 侦探有所不及。 其受害者, 则 以妇孺为尤甚, 盖知识幼稚之故也。 其应用之方法, 强力诡 计相时而行, 亦合棍徒骗子而为一人者也。 且警察、 侦探非 惟绝不过问, 甚且从而袒庇之, 盖得其贿也。 所拐妇孺, 先180 江湖隐语行话的神秘世界 藏之密室, 然后卖与水贩, 转运出口。 妇女则运至东三省者 为多, 小孩则运至广东、 福建等省者为多。 若辈谓妇女曰条 子, 小孩曰石头。 其上汽船也, 更有人为之保险, 船役亦有 通同保险者, 视此为恒业, 与各处侦探相交通, 故绝无破案 之事也。 扬州、 苏州、 松江、 无锡之乡女, 以上海工资较内地为 昂, 每出而就佣于巨室。 至沪, 则投荐头店。 荐头者, 介绍 佣仆之人也, 然亦有以拐卖为事者。 阳以介绍为名, 而导入 邪僻之旅馆, 先与奸宿, 无几时即入拐匪之手矣。 自成都、 重庆而下, 直至黄州, 中有匪徒出没, 交结甚 隐秘, 且有以拐带妇女为业者, 亦复彼此交通。 其拐少妇之 术, 往往令其党之妇女, 骑驴游弋村落间, 见有乡妇骑驴出 者, 其夫若从于后, 则故策驴令旁乡妇驴以行, 遂与乡妇互 通名居, 佯与殷勤, 而阴策驴令行渐速, 乡妇不觉亦速, 则 已与其夫隔远。 如是数转, 乡妇路迷急遽, 则慰之曰: “勿 恐, 前途有吾亲串家, 可往小憩。 若旰, 即可宿。” 遂引至 匪所。 入门, 此妇即他匿, 室皆男子。 乡妇见状, 必号哭, 则令人捽而痛抶之, 且告之曰: “汝已入吾阱, 不从即死。” 以绝其念。 因使其党污之, 名曰灭耻。 妇人既被恐喝, 又失 身于人, 则心渐灰矣。 因令他匪伪为受主者, 向匪家购以为 妾, 而好言问其自来。 妇人必泣诉其冤苦, 乃伪为不忍者, 而退诸匪家, 则又痛抶之。 徐察其果无变态, 乃又使一匪购 之, 问如前。 如再言, 再抶之。 如是三四, 最后愈惨酷, 直 俟其不敢复言, 始令人携至市镇卖之, 故绝鲜破案者
从道书隐语符文秘字与江湖文化说起——— 《江湖隐语行话的神秘
世界》《中国民间隐语行话》两书再版自序/ 1
江湖隐语行话的神秘世界
上卷 中国隐语行话概论/ 3
一、隐语行话简史/ 7
二、隐语行话的双重特质略论/ 29
三、隐语行话与修辞漫议/ 45
四、隐语行话与通语、雅言论析/ 63
五、隐语行话类型概说/ 77
中卷 从隐语行话考察、透析社会/ 103
一、工商消费诸行切口/ 107
二、民间游艺诸行切口/ 129
三、民间秘密社会组织的切口/ 149
四、黑社会诸行切口/ 171
五、社会杂流切口/ 201
下卷 江湖隐语行话要籍/ 221
一、《绮谈市语》/ 225
二、《行院声嗽》/ 233
三、《新刻江湖切要》/ 241
中国民间隐语行话
一、汉语隐语行话的正名与源流/ 269
二、隐语行话形态构造中的人文意识/ 297
三、隐语行话的传承轨迹/ 327
四、隐语行话与跨文化传通/ 349
五、隐语行话与社会犯罪问题/ 369
六、隐语行话与民间文化/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