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辨章学术,探构词造句背后的语言生成之谜。
★回溯——考镜源流,剖国内句法构词理论研究之得失。
★创新——接轨国际,明理论及汉语应用之未来走向。
绪言·本卷介绍
程 工
本论文集共收录论文13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构词与语义”,主要涉及与论元结构相关的语义问题。在词库论中,论元结构被认为是由谓词在句法中投射而来的,而在句法构词理论中,其则被认为是由后句法的语义部门决定的。本部分的4篇文章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郭洁、顾阳的《汉语形容词论元结构的再分析》一文在句子层面探讨谓词性形容词的论元结构,认为汉语一元形容词可通过句法上的施用语引入一个非核心论元从而构建成二元形容词。文章还讨论了谓词性形容词在句法结构中引介论元的可能性和限制性,阐明了与结构关联的词汇语义关系及现代汉语运用句法手段衍生新词的过程。周光磊的《句法构词视角下的论元实现机制探究》一文将句子层面关于论元结构的讨论延伸至复合词结构层面,重点探究汉语动宾式复合词内部非受事/客体成分的论元实现方式,提出受事/客体成分由动词词根确定并实现为域内论元,非受事成分由功能语(高阶施用成分)选择进入句法结构并实现为论元的设想。同时指出,句法构词视角下,句法结构确定论元的数量和解读,论元由功能语类引入句法结构并实现为相关谓词的论元。孙天琦、李亚非的《旁格成分作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分析》一文亦是以汉语中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他们的观点与前两篇有所不同。基于能够选择旁格宾语的动词都遵守“单音节限制”这一事实,他们认为汉语能够允准旁格宾语是“裸词根”,因此解释旁格宾语的生成机制需要从汉语特殊的词汇特征以及词汇与句法、语义结构的相关规则入手来进行推导。庄会彬的《旁格宾语的句法语义允准问题》一文则代表了另一种思路。他认为旁格宾语之所以能够出现在动词的宾语位置,主要是出于信息和格的双重需要。然而,由于旁格宾语夺取了动词指派的宾格,导致该动词的常规宾语因为无法获得格而只能隐遁,进而导致动词的受施题元角色无以指派。为满足题元标准的要求,该动词只能把该题元角色指派给旁格宾语,造成了题元合并(theta-identification)现象。
第二部分“构词操作”,包括7篇论文,主要利用句法构词理论分析汉语中的各种特殊结构的生成机制。其中熊仲儒的《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分布式形态学分析》一文试图建立形容词重叠式AA与形容词基础形式A之间的句法关联,即其基础形式是没有范畴的词根,进入句法操作之后与轻形容词(light adjective,简称“a”)融合,生成形容词;与量度范畴(重叠词缀)融合,经过核心移位生成重叠式AA。该句法构词方案能够较好地解释形容词重叠式的副词性,及“AA的”后附“的”的句法性质。胡伟的《从汉语重叠音系到汉语的词类包含模式》一文从汉语形态(句法)-音系交互的视角,探讨汉语普通话重叠中的复杂音系-形态交互现象以及音系规则间的晦暗关系。作者认为处理模块交互课题是分布式形态学的优势所在,通过实例考察提出汉语动词、形容词重叠属“词根+词根”的复合,名词和少数形容词重叠则是派生而来。同时,他认为DM的调整规则和词内语段理论可以帮助解释汉语重叠中体现出来的晦暗关系。
在分布式形态学框架下,词根语素的语类特征可以根据其占据的句法位置来确定。胡旭辉的《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中动句研究》一文以此为依据,为汉语中动句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路径,认为词根与词根可以合并成新的词根,同一词根出现在不同的句法节点可呈现不同的语类特征。该文就是从这个视角来分析中动句中的“起来”,认为“起来”是词根“起”和“来”合并而来的新词根,在进入句法推导后,与不同的功能语类合并,呈现出趋向动词、轻动词和起始体等不同的语类特征。基于此,文章指出词库中词根的形态属性是跨语言差异的内在动因之一。
句法构词理论认为构词在句法推导结束、向音系模块映射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调整,为音系诠释做准备。这些形态操作称作“后句法操作”。收录本集的3篇论文都运用了后句法操作来推导生成汉语致使动词、趋向动词及容纳动词,并通过对相关句法语义特征做出解释来验证后句法操作的合理性。杨大然基于DM的“单引擎说”和“迟后填音”思想,为英汉语致使结构提出了一个包含功能投射CAUSEP和PATHP的统一句法表征式,将二者表现出的形态-句法差异归结为功能语素在后句法阶段的“外化差异”。郝琦主要讨论汉语趋向动词的句法位置和形态特点,认为黏合式动趋式(如“走出、拿起”)和复合趋向动词(如“上来、进去”)是由句法上独立且相邻的功能节点在语音式(phonetic form,简称“PF”)中黏合而来,动因是汉语运动事件句法表征中的Path成分(如“出、起、上、进”)在形态上具有“释音缺陷性”,需要黏附于核心动词或指向性轻动词才能在语音式中获得语音表征。汪昌松、靳玮从方式状语修饰限制和经历体修饰限制两个方面对容纳句中的动词做出重新考察。作者提出该类句子中的动词其实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而是在句法操作完成之后才引入句中。作者假设容纳句中的显性动词实为动词词根,在音系层或形态层通过外部合并的方式与轻动词HOLD合并而成,旨在满足轻动词的词缀特性,并充实轻动词的语义。类似分析也被用来分析其他汉语结构,如“V+时量短语句”、存现结构、受事主语句等,为我们重新认识汉语中的相关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史文磊所著《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转移》一文从形态-句法属性的角度考察罗曼语和汉语运动事件(motion events)词化类型的历时演化过程。对比汉语和罗曼语词化类型的历时演化,发现罗曼语主要采取强词汇化和语义要素融合,汉语则主要是语法化和语义要素分离。作者指出语言的历史是一个连续统,需要从历时发展的角度考量,要认识到语言类型的变化性。虽然该文没有从句法构词视角进行相关论题的讨论,但其研究课题同样也是句法构词理论关心的热点问题:非核心论元的实现机制和运动事件动词的生成机制。
第三部分“理论探讨”,以新的视角探讨了“词”或“语素”等概念。邓盾的《“词”为何物》从现代汉语“词”的通行定义存在其所依赖的两个关键性鉴定标准难以贯彻执行这一问题出发,主张“词”是一个动态单位,重新界定了现代汉语“词”:在以语素为起点生成句子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句法完整性(syntactic integrity)的最小语言片段。程工的《句法构词理论中的语素和词》一文依据句法构词理论理念重新审视“语素”和“词”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内涵,指出当代句法构词理论认为句法的起点是语素,词是句法推导的结果,不是起点。这两篇论文的研究出发点不同却得出相同的结论:词是句法推导的成品。通过这一新的界定,可以找到合理解释诸多重要汉语研究课题的突破口,如词的界定标准、词类划分、论元结构、非常规(旁格)宾语实现等问题。
综上,本文集遴选的论文基本反映了句法构词在汉语中的研究现状。一方面,透过它们可以领略到已有的成绩。我们有理由感到,依托汉语在形态-句法所展现出的透明性,这个领域的研究可以大有作为,甚至有望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从这些论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现有研究的局限,看到需要克服的难题很多,面临的挑战相当严峻,目前还没有过于乐观的理由。我们愿意敞开心扉,虚心听取各方批评意见,也衷心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投身句法构词相关的研究,为深化对这个领域的认识做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本文集的作者向浙江大学中国语文研究中心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中心把本文集纳入“中国语言学前沿丛书”。感谢总主编王云路教授和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感谢郭洁、庄会彬等同事为统一书稿的体例和格式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担任审稿工作的各位老师,他们为保证本文集的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程工
绪言
第一部分 构词与语义
汉语形容词论元结构的再分析
句法构词视角下的论元实现机制探究
旁格成分作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分析
旁格宾语的句法语义允准问题
第二部分 构词操作
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分布式形态学分析
从汉语重叠音系到汉语的词类包含模式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中动句研究
英汉致使结构的对比分析
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转移
汉语趋向动词的句法位置和形态特点
句法-音系接口视阈下的容纳句研究
第三部分 理论探讨
“词”为何物
句法构词理论中的语素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