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湖北方言文化传播研究(第3辑)/楚风汉韵文库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084147
  • 作      者:
    编者:盛银花|责编:林珍珍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选题特点有二:一是将语言学与传播学学科完美结合,发挥各学科优势,促进跨学科研究和学科整合发展;二是此为“楚风汉韵文库”的第三辑,每年出一辑,研究的延续性也将使其更有价值,是其鲜明的特点。
展开
作者简介
盛银花,女,1964年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教授课程“现代汉语”“汉语与中国文化”。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汉语与中国文化”支持人。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湖北方言文化传播研究》(第三辑)是湖北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属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楚风汉韵文库”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内容分三大板块:一是湖北方言比较研究。主要关注湖北方言民俗特色词语,包括生产活动、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旨在揭示湖北人民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外界更加准确地了解湖北。二是湖北方言文化与湖北文艺传承创新研究。当代的汉味小说、神农架序列小说是湖北小说的亮丽风景。湖北方言融入各种文类中,反映了丰富的湖北语言文化风貌,体现了湖北方言文化和地域特征。成果在湖北民俗文化、湖北文艺等方面的探讨,从方言的角度审视珍贵的文化遗产,求索湖北精神的深层底蕴,归纳湖北文学的风采与气韵,旨在显示湖北文化的地域特色。三是湖北方言文化资源与湖北文化传播发展研究。湖北方言文化资源与大众媒介传播体现对接。成果主要关注方言电视节目、新媒体时代方言文化传播、农民工方言文化传播与认同等研究,成为语言文化与媒体传播相结合的有益探索,湖北方言文化资源与湖北文化传播发展相结合成为湖北地方文化建设研究的新的交叉点。
展开
精彩书摘
方言的合理运用自古以来就是湖北各地文学凸显特色的重要手段。楚辞即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鲜明特征。在清代,以西皮、二黄为主的楚声楚韵成为京剧的母体,促成了近代戏曲的繁盛。当代的汉味系列、神农架系列小说又是湖北小说的亮丽风景。经过提炼的湖北方言融入各种文类之中,反映了丰富的湖北语言文化风貌,具有鲜明的湖北气象,体现了各个时代的湖北方言文化和地域特征。
展开
目录
目录
湖北方言比较研究/1
恩施方言的儿化词研究/3
通城方言补语的分析/17
保康方言儿化词研究/31
巴东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研究/46
武穴岁时民俗词语的研究/63
武汉方言俗语研究/77
襄阳地名解析/97
英山方言婚嫁丧葬民俗词语研究/112
荆门方言否定范畴考察/130
鄂州方言研究综述/137
湖北方言文化与湖北文艺传承创新研究/147
黄陂特色方言词语及其民俗文化研究/149
武汉特色方言词语及其民俗文化研究/160
洪湖方言特色词语及其民俗文化研究/177
解读方言密码——从婚丧嫁娶词看宜昌方言文化/186
湖北方言文化资源与湖北文化传播发展研究/197
武汉方言词汇在报刊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以《武汉晚报》为例/199
方言广播节目的地域文化安全意义研究
——以武汉方言广播节目《好吃佬》为例/210
论网络传播对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14
新媒体语境下辛亥首义文化的影像传播研究/220
湖北地域文化影视传播现状与对策/22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