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有所止的文明--中国文化关键词止考论/中华字文化大系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7217898
  • 作      者:
    作者:李立|责编:白绍华|总主编:李建中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对于中华文化与中国文学而言,“止”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基于以上背景,《有所止的文明--中国文化关键词止考论/中华字文化大系》通过五章内容主要讲述了:止”关注的是人与天以及内与外之间的界限,讲求有节制、有限度,讲求止欲劝善、适可而止,并导向一个至高境界与终极目标。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学都是在由止和行所共同构成的道德理想图景上展开的。“止”塑造了中国文化的性格,凝结了中国文化的要义,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命脉;而中国文化也需要“止”这一精神。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中国文化的元范畴,“止”可以而且应该经典化。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原“止”
第一节 止:足趾——“止”的原始义与衍生力
第二节 止:停止——“止”的基本义与辩证法
第三节 止:最高准则——“止”的引申义与典范性
第四节 止:坚守、栖居、回归——“止”的终极义与伦理学
第二章 “六经”皆“止”——“六经”与“止”义的生成
第一节 “诗”可以“止”——诗有三训,其义皆“止”也
第二节 《书》与“止”——“安汝止”和“钦厥止”
第三节 “礼”与“止”——从“人而有止”到“止于至善”
第四节 “易”与“止”——“艮止”——成终成始,止生万物
第五节 “乐”与“止”——止而复始与叹为观止
第六节 《春秋》与“止”:“获麟”“麟趾”与“止笔”——史书撰写的起与止
第三章 先秦儒家与“止”
第一节 “需。止翌也”榷——“止”与儒的性格塑成
第二节 “不可则止”——“止”与孑L子的行为判断及伦理选择
第三节 “可以止则止”——“止”与孟子的生命范式及价值认同
第四节 “中声之所止”——“止”与荀子的价值标准
第四章 道家与“止”
第一节 老子之“止”与“足”——“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二节 庄子“止”学
第三节 “止足”之学
第五章 “止”与宋明理学
第一节 “止乃光明”——张载“止”论
第二节 朱熹新“止”——《大学》“止善”大义解
第三节 致良知止至善——古本《大学》与阳明心学的建构
结语——尚待经典化的“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