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写作是从事一种娱乐行业(精)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4796095
  • 作      者:
    作者:(美国)库尔特·冯内古特//苏珊娜·麦康奈尔|责编:竺文治|译者:郭浩辰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1.写作,是从事一种娱乐行业。占用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的时间,你不要让他觉得时间被浪费了。——库尔特.冯内古特
谈到故事开头时,他说:“把前两页扔掉!”谈到故事的情节时,他说:“如果你永远不让角色彼此对抗,那你就会让读者睡着。”谈到故事的角色时,他说:“至少给读者一个他会支持的角色。”
2.《五号屠场》《猫的摇篮》作者的写作箴言和人生之书,助你颠覆对写作的认知,重拾直面苦难的勇气。
3.揭露被禁18次的《五号屠场》背后的真实历史,记录20世纪☆伟大的黑色幽默大师的心路历程。
4.独家提供冯内古特信件、画作、手稿等珍贵历史照片。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库尔特.冯内古特
出生于1922年,是20世纪美国深具影响力的黑色幽默作家。其代表作品有《猫的摇篮》(1963)、《五号屠场》(1969)、《冠军早餐》(1973)、《囚鸟》(1979)等。
苏珊娜.麦康奈尔
曾在爱荷华大学工作坊学习,师从库尔特·冯内古特。毕业于阿肯色大学社会学系,曾在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教授写作和文学课。

【译者介绍】

郭浩辰
郭浩辰,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从事口笔译工作。译有《三月十五》、《美好事物的忧伤》。感觉》《水之乡》《无可慰藉》《月亮虎》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由冯内古特的学生苏珊娜·麦康奈尔撰写,收录大量冯内古特在写作领域的言谈和文字,揭秘他成为作家的心路历程,分享他对写作和人生的看法:冯内古特引导我们去痛恨战争,去同情我们的角色,去尊重他人,去质疑僵化的结构,去深切关心,去力求体面,去开怀大笑,去说有用的谎。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十四章
开头

库尔特在工作坊上告诫大家,从事娱乐行业,你们的首要任务是抓住读者,让读者读下去。 我们从抓住读者开始谈吧。 新手常常认为,吸引读者意味着立即搬出一台怪异的、 夸张到令人目瞪口呆的东西。 初学者也会误将隐瞒信息当成悬念,认为模糊不清的状 况会让读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真正的效果却是让读者感 到愚蠢、被忽视。 1980 年,一位采访者对冯内古特说:“听到你强调说作家应该早点把舞台搭好,我很感兴趣,因为据我所知,很少有作家在前几页内传递的信息和印象比你多。” 这招是冯内古特从杂志编辑那里学到的。他说:

“他们让你怎么做,你就必须怎么做,不然他们就不会买你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想要的跟一份好的报纸所需要的东西一样:吸引人的标题、清晰的文辞、即刻的场景感。

“我教书之后,当我看完一个故事的前四段但仍然不知道人物身处哪个城市,甚至不知道写的哪个世纪时,我时常感到恼火。我也有权利恼火。一个读者有权利也有需要去立 即了解他遇到了什么样的人,这些人身处什么样的地方,他们靠什么谋生,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这一切都会让后续的信息变得精彩得多。”

因此,“抓住读者”意味着使用“吸引人的导入”。不是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或含糊其词,而是通过告知信息来引发好奇。我有一个刚开始学写作的学生,他以谋杀、离婚、逮捕、绑架、毒品抢劫、堕胎作为他的第一批短篇的开头—你随便挑三四个戏剧性的事件,都在他开头前两段里集齐了。人物成了附带的。原来,他是一个狂热的《纽约警局》爱好者。最终,他学会了给读者提示,让读者知道这些人是谁,他们在哪里,并缩小焦点,铺垫出单个的冲突。另一个学生以叙述者母亲的惨死作为一部小说的开头。直到小说结尾,母亲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都没说清楚,所以读者自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无法抓住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情感和动机。我自己在写小说开头时也很挣扎。我的人物想要压抑自己的创伤,我忠于她,而代价就是不让读者知道她想要压抑的是什么。我除了在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教授小说写作以外,还为《贝尔维尤文学评论》担任了 12 年的小说编辑。《贝尔维尤文学评论》每半年出一期,每期收录 10 到 12 则短篇。我们平均每年收到 2 000 份小说稿,先分给初读者,然后再给编辑。我现在已经审过大约 2 100 则短篇,编辑了超过 100 篇。站在编辑的立场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写作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几乎所有的短篇都有设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包括: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便于读者掌握 “人物—事件—地点—时间”,使用花哨的文字让读者读得磕磕绊绊,抑或没有足够快地进入核心冲突。冯内古特的创意写作法则第八条:

“尽快给你的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让悬念见鬼去吧。读者应该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地点和原因有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来,即便最后几页被蟑螂啃掉了,读者也可以自己把故事完成。”

有了这样的介绍,你就仿佛化身为“一个优秀的相亲对象”,冯内古特建议你该这样做。你邀请你的相亲对象和你一起做一件事,这样他可以融入进来,了解正在发生什么,那意味着什么,并且体验这件事的影响,而不是受到忽视和冷落。
第八条法则的最后几句话与冯内古特另一条重要规定相矛盾:

“要做到不可预测。句子的结尾要让人意想不到。别让我睡着。”

冯内古特运用了夸张手法和蟑螂来强调要点。
而在另一处,他只是说:

“还记得我的第八条法则吗?尽快给你的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样读者才能跟上你的节奏。”

编辑和普通读者跟你的老师、同学等当了你大半辈子读者的人不同,他们不是非得读你写的东西。如果你不遵照冯内古特的首要忠告,他们就不会读的。事实上,从小麦中剔除谷壳是编辑的职责。如果你写的东西不诱人或让人摸不着头脑,被迫在众多稿件中做出选择 的编辑在面对她面前高高的一摞稿件时,将会因为有充分的理由淘汰其中一篇而宽慰。反之亦然:当一个作品扎实而又引人入胜,编辑也会因为淘到了真金而宽慰、欣喜。

“把前两页扔掉!”

冯内古特屡次在课堂上用这句话来评价一篇故事。后来,他由此演化出第五条法则:

“尽可能在靠近结尾时完善开头。”

在我看来,“把前两页扔掉”是更好的建议。你都还没写,怎么知道你离结尾有多近呢?这两条建议都应对了人们对预热的偏好 —这么说吧,就是让人们的引擎转起来—并且在故事加速展开的很久之前,就让人们开始预热吧。有时写初稿的过程中,尤其是长篇小说家写初稿时可能会认为,当他们写的东西更像是事件记录时,他们也是在写作。有时,人物和主题需要坚毅的情绪,所以作者用题外话和粉饰表面的说辞来含蓄地表达柔软和痛苦。有时,作者不太知道这个故事是讲什么的,于是信笔闲谈,寻找着主题。
这些可以丢弃的“前两页”对于正在创作的作者来说也许是必要的,也许是真的可以牺牲掉。但是当你开始写故事的时候,你不需要在开篇就玩各种花活儿。无论怎样开篇都行。后面再去焦虑怎么完善开篇,那是修改过程中的事。除非你像冯内古特一样,是一个煞费苦心、逐句写作的“慢手”,并且是一个强韧如皮革的写作老手,否则你最好放弃从接近结尾处开始写一个完美开篇的念头。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叙事的诀窍,随着你经验的积累,写短篇小说的开头会更加游刃有余。但是,尤其在写长篇时,也许直到你写了很多很多页才能搞明白这本书是写什么的。一些事情浮现,一股新风掀起,把你吹向另一个方向或更深的地方。那么,如果你不知道剩下的部分会走向何方,你就不可能安排一个与剩下部分相匹配的开头。一旦你弄清楚了,那么没错,“开篇要尽可能地接近行动”。
冯内古特的朋友西德尼 · 奥菲特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在《奇幻与科幻》杂志工作。我收到了一篇以火星为背景的故事,但前三四页讲的是那艘宇宙飞船是怎么造的。 写的不错,但节奏缓慢。当我把它给杂志社编辑安东尼 · 布彻看时,他建议进行删减,这个故事的第一行字就变成了‘当宇宙飞船降落在火星上的时候’。”你不必去造出这艘飞船。让船开起来就好。那东西着陆时,就会有事情发生。你便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
我小时候读了我母亲的原版《飘》,高中毕业前又看了两遍。它的第一句话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斯嘉丽 · 奥哈拉长得并不漂亮,但当男人们被她的魅力迷住时,却极少意识到这一点,塔尔顿家的那对孪生兄弟就是如此。”男人们!不仅仅是塔尔顿家的孪生兄弟!所以一个长得不漂亮的女孩仍然可以成为万人迷!吸引男性的目光!有哪个女孩或女人不会被吸引呢?同样,有哪个男人不会呢?
接下来的句子生动地描述了斯嘉丽。然后,第二段的第一行提供了读者需要了解的所有“人物、事件、地点、时间”的信息:“在 1861 年 4 月的那个晴朗的午后,她和斯图亚特、布伦特 · 塔尔顿坐在父亲的种植园‘塔拉’的门廊上乘凉,她画了一幅漂亮的画。”难怪它立马成了畅销书。我们被迅速带入语境、对比、地点、时间、阶级之中,走进了一个有趣的角色。这本书超过 1 000 页,读到第三段,我们就知道外面很热,而斯嘉丽有钱、迷人、年轻、待字闺中。我们就知道,她住在父亲的种植园里,知道了种植园的名字,他父亲有奴隶,地点在蓄奴的南部,时值春日,南北战争尚未爆发。就连在冯内古特首次出版的短篇和长篇中,他都用制造悬念的信息立马搭好了舞台。以下是他长篇小说开篇段落的例子,按出版日期的时间顺序排列:

“纽约的伊利昂分为三部分。
“西北部住着经理、工程师、公务员和少数专业人士;东北部放着机器;在南部,易洛魁河对岸是当地人称为家园的地区,几乎所有老百姓都住在这里。”(《自动钢琴》)

“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如何从自己身上找到生命的意义。
“但人类并不总是这么幸运。不到一个世纪前,人们还难以触及自己身上的谜团。
“通向灵魂的入口有五十三个,他们却连一个也说不上来。”(《泰坦星的海妖》)

“在这个关于人民的故事中,主角是一笔钱,如同在一个关于蜜蜂的故事里,主角可能是一团蜂蜜一样。”(《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

从冯内古特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开始,就可以找到一些短篇小说布景的例子:

“首先请允许我说,我并不比任何人更了解亚瑟 · 巴恩豪斯教授藏在哪里。自从他一年半前失踪以来,除了平安夜他在我邮箱里留下的一条神秘短讯以外,我一直没有他的消息。”(《巴恩豪斯效应报告》)

“我不认为我们这些没有相应的成长经历的老人会觉得‘两栖’的状态—新意义上的‘两栖’—让人感到自在。我仍然会对那些已经不再重要的事物感到沮丧。”(《灵魂出窍》)

“于是,5 月的一天下午,代表了整个科德角的巴恩斯坦布尔县的治安官皮特 · 克罗克来到了海恩尼斯的联邦伦理自杀厅—他告诉那里的两个六英尺高的女侍者不必惊慌,还说据传一个名叫诗人比利的臭名昭著的浪荡之徒正前往科德角。”(《欢迎来到猴子馆》)

冯内古特在总结“创意写作 101”的指导意见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我这一代最伟大的美国短篇小说家是弗兰纳里 · 奥康纳。她几乎违反了我的每一条法则,除了第一条。伟大的作家往往会这么做。”

“《都柏林人》里的最后一个短篇《死者》对读者一点儿也不友好,”库尔特告诉盖尔 · 戈德温,“前两页就有 9 个人物出场。你绝对不能这么写!”
“库尔特为数不多的口头禅之一是‘永远不要用问句作为故事的开头’。”另一名参加过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的学生罗尼 · 桑德罗夫回忆道。“我当然得试试看。我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男大学生好不容易才拿到一份在布朗克斯的一家面包厂流水线上的暑期工作,他养尊处优的弹钢琴的手和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冯内古特是个非常好的人。他告诉全班同学,他找到了一句开场白,一个打破这一条规则的范例—‘谁的血流到热乎的十字面包上了?’”几年后,库尔特对盖尔 · 戈德温说:“‘当然有学生拒绝采纳我的建议。还记得罗尼吗?她交了一篇故事,第一句话就是‘听着,你们这些蠢货’。我说:‘听着,罗尼,你不能这么写。’但她还是那样写了。”“听着,你们这些蠢货,”实际上不是罗尼写的开场白,“谁的血流到热乎的十字面包上了?”才是。也许,冯内古特替换了这句话,因为以问句开篇会让读者觉得自己是个蠢货——不知道谁在发问,从哪里发问的,问的是什么,问的谁。
展开
目录
引 言 ...1
第一章 给每个写作者的建议 ...14
第二章 关于小说 ...49
第三章 原动力 ...53
第四章 迂回前进 ...65
第五章 正前方 ...77
第六章 突破 ...86
第七章 害怕找不到有价值的主题或缺失死亡体验 ...93
第八章 最后再谈谈原动力 ...102
第九章 灵魂的成长 ...105
第十章 避难所 ...124
第十一章 是什么造就了伟大的艺术,
或者说伟大的艺术与灵魂 ... 128
第十二章 变革的推动者 ...131
第十三章 作家即教师,是最高尚的职业 ...145
第十四章 教室里的冯内古特 ...160
第十五章 分量与慰藉 ...173
第十六章 天分 ...183
第十七章 勤奋 ...190
第十八章 陷阱 ...195
第十九章 方法论主义 ...199
第二十章 成形 ...205
第二十一章 传播 ...212
第二十二章 再生 ...218
第二十三章 母珠 ...223
第二十四章 开头 ...227
第二十五章 情节 ...237
第二十六章 角色 ...255
第二十七章 散文即音效 ...276
第二十八章 散文即视效 ...298
第二十九章 讲笑话 ...309
第三十章 黑色幽默 ...319
第三十一章 重新审视与修改,才能产出更好的故事 ...333
第三十二章 点兵点将 ...354
第三十三章 谋生 ...361
第三十四章 关心你的身体健康 ...385
第三十五章 在生活和艺术中鬼混 ...410
第三十六章 爱情、婚姻、婴儿车 ...420
第三十七章 还是在一起或者加入社群吧 ...43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