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学思想始于洛克的符号行为哲学。洛克是继笛卡尔开创认识论的哲学研究传统之后,最早对认识论做出贡献的哲学家。他在营造自己的经验主义认识论体系时,对语言的功用、缺陷、人们的滥用,以及对语词意义的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探索。洛克认为,语言最根本的作用是用作人类社会联系的工具;强调语词的功用在于表达观念、传递思想。语词的功能发挥是通过有关实物的那些名称来表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以传递人们的意念这一言语的真正目的。不过,要达到传递思想,语词还必须发挥另一个功能,即在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架设起理解的桥梁。要架设起理解的桥梁,语词必须具有传达观念和刺激观念这两方面的作用。传达观念是说话人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刺激观念则是在听话人心中引起语言所表示的有关事物的联想。洛克注意到语词具有这种言语交际中的双重作用。洛克还从语词的正确使用人手,分析了语言自身的缺陷。他认为,文字的缺陷在于意义的混乱,而原因不在文字自身,而在它们所表示的观念。语词意义的含混和不确定性是语词的缺陷。他指出,语言是观念的标记,语言的意义就是它所标记的观念;而且观念具有私人性、个别性和任意性;事物本质的揭示和人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人类观念的符号进行人际间的思想交流。洛克提出了消除语义含糊的五条规则,并提出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日常用法就是语言的通俗用法;而语言的哲学用法是指用语言来传达事物的精确观念,并用普遍命题来表示确定而分明的真理。
沿着洛克的思路,经验论哲学家霍布斯、贝克莱和休谟与常识论哲学家里德将对语言使用的认识与社会理论结合起来,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揭示语言的本质,形成了语言和社会的语用学哲学。经验论之后英国语用学进入语境中的分析哲学。这一传统哲学包括剑桥学派的形式语义学和语用学,其创立者有弗雷格、罗素和穆尔。认识论经由英国哲学家罗素继承和发展,罗素于1905年发表的《论指称》一文成为分析哲学正式形成的标志。他强调要把逻辑分析看作哲学固有的方法;主张创造理想的人工语言,用来保证命题的句法形式一定与它的逻辑形式相一致;提出了摹状词的指称理论、指称的意义理论。罗素的逻辑分析方法影响了20世纪初的语言学,为后来的奥斯汀研究言语行为,突出说话人的意图,表达说话人的目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牛津学派的日常语言哲学的奠基者为赖尔、奥斯汀、斯特劳森等,他们发展了包括言语行为理论在内的语言使用观念。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通过他的讲课和其学生的课堂笔记流传开来,牛津大学逐渐成了宣传日常语言哲学的大本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的意义要在其使用中才能把握的观点直接导致了奥斯汀把语言当成一种行为,从而创造了言语行为理论。至此,以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及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试图以经验来验证命题的真假值问题,把语言看成一种静态的逻辑符号的逻辑实证学派,被着眼于语言的各种功能、强调语言使用的日常语言学派取而代之;同时,也揭开了语用学研究发展的序幕,人们的注意力从语言的研究转向了言语的研究,转向了对语句的研究。而牛津学派在这方面起领军带头作用。传统的分析哲学认为,语言的功能是表达思想或叙述事实,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语言只具有描述的功能。与此观点相反,牛津学派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各种言语行为,描述事实或者陈述思想只不过是其中一种言语行为。语言交流中最小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不是语词或语句,而是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的思想使语言哲学家们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来探讨语言的意义问题。由于牛津学派从行为角度研究语言意义,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可以将牛津学派称之为行为语言学派。奥斯汀认为.语言是哲学家的工具,哲学家应当仔细检查他们所使用语词的日常意义。奥斯汀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表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着重探讨言语行为理论本身,并从言语行为讨论语言的意义、指称等问题;其思想表现在著作《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和《词语和意义:言语行为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起他侧重讨论作为言语行为基础的意向结构,出版了《意向性:试论心智哲学》和《以言行事行为逻辑基础》等论著;20世纪80至90年代转向研究心智哲学,出版了《心、脑与科学》和《心、脑与行为》等论著。奥斯汀发现,说出语句就是实施行为。他把这类句子或语句叫作施为句或施为语句。这使施为语句与以描写或断定为目的的陈述语句区别开来。奥斯汀指出,施为语句要成功地行使施为功能,就必须满足某些条件。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的“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观念,使人们关注话语意义之外的“言外之意”,并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区分。“以言指事”是言语行为“言说”的一面,即说话人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而“以言行事”则是说话人表达交际意图和目的的一种行为,意图包含在所说的词语之中,又游离于词语之外,它赋予语句一种以言行事之力。言语行为和任何人类的行为一样,除了有执行动作部分“以言指事”之外,还必须有意向、目的。“以言成事”指“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对受话人产生的效果。奥斯汀对西方哲学以及语用学的发展贡献在于:通过言语行为理论和意向性的研究,推动了语用学的发展。塞尔也强调言语行为的意向性,强调语言哲学与心智哲学的密切联系,把语言哲学看作心智哲学的一部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