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部分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构架
第一章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与韩礼德的“社会符号”
1.1 引言
1.2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
1.3 韩礼德的“社会符号”
1.4 结语
第二章 韩礼德的“语言建筑”
2.1 引言
2.2 社会意义系统:语言与文化
2.3 语言系统:语义与语法
2.4 意义:语篇、情境和语域
2.5 结语
第三章 “篇类”的多层次性
3.1 引言
3.2 哈桑的语义视角
3.3 马丁的文化视角
3.4 斯韦尔斯的社会修辞视角
3.5 结语
第四章 “语域”再认识
4.1 Introduction
4.2 Active vs. static perspective on text
4.3 Dynarnic vs. synoptic approach to grammatical choices in texts
4.4 Illustrations of the dynamic approach
4.5 ‘Register' as two subsystems
4.6 Summary
第五章 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5.1 引言
5.2 “适用语言学”的内涵
5.3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个研究区域
5.4 各区域研究有待加强之处及发展方向
5.5 结语
第六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
6.1 引言
6.2 话语分析的发展及理论视角
6.3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独到之处
6.4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话语
6.5 结语
第二部分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究
第七章 英语泛指词的理解难点与解决途径
7.1 引言
7.2 指称性
7.3 低可及性
7.4 高概括性
7.5 开放性
7.6 不对等性
7.7 语义类别
7.8 结语
第八章 标点符号在英译汉中的功能对等
8.1 Introduction
8.2 Method
8.3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8.4 Summary
第九章 外语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
9.1 引言
9.2 分析方法
9.3 分析结果与讨论
9.4 结语
第十章 教师提问的互动性差异
10.1 引言
10.2 概念的界定
10.3 实例分析及阐述
10.4 提问的互动性系统
10.5 结语
第十一章 外语课堂上交换的五种信息类型
11.1 引言
11.2 研究方法
11.3 分析结果与讨论
11.4 结语
第十二章 省略在外语课堂对话中的功能
12.1 引言
12.2 语料与理论基础
12.3 省略句的功能类型
12.4 结语
第三部分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文体分析
第十三章 功能文体学与外语教学
13.1 引言
13.2 文体学的性质
13.3 功能文体学所关注的问题
13.4 功能文体学对外语教学的实用价值
13.5 结语
第十四章 社论英语的文体特征
14.1 引言
14.2 研究方法
14.3 分析结果与讨论
14.4 结语
第十五章 国际政治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
15.1 引言
15.2 研究方法
15.3 分析结果与讨论
15.4 结语
第十六章 “自我为中心”的话语风格
16.1 引言
16.2 研究方法
16.3 分析结果与讨论
16.4 结语
第十七章 “女汉子”的话语风格
17.1 引言
17.2 研究方法
17.3 分析结果与讨论
17.4 结语
参考书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