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8995523
  • 作      者:
    作者:高泳|责编:李晴
  • 出 版 社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站在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视角,研究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动力嬗变与机制构建,通过分析动力愿景、窘境和胜景,以期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参与动力机制。不仅能丰富青少年体育理论,而且能为青少年体育参与提供源源不断的适度动力,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 4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对象 4


一、研究意义 4


二、研究对象 5


第四节 研究方法 5


一、文献资料法 5


二、问卷调查法 5


三、田野调查法 5


四、访谈法 6


五、数理统计法 6


六、逻辑分析法 6


第五节 研究思路 6


第六节 理论基础 8


一、社会运行机制理论 8


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9


三、社会人的环境理论 10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1


第一节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1


一、我国青少年体育相关研究 11


二、动力机制相关研究 16


三、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相关研究 22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8


第三章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相关概念辨析 31


第一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和青少年体育 31


一、青少年 31


二、青少年体育参与 33


三、青少年体育 34


四、青少年体育参与和青少年体育的关系 38


第二节 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与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38


一、运行机制 38


二、动力机制 39


三、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39


第三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理论溯源 42


一、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 42


二、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与动力机制 42


第四节 小结 43


第四章 愿景: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的应然状态 45


第一节 应然状态的形式 45


第二节 应然状态的结果 46


第三节 应然状态的规定 46


一、体育对于青少年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46


二、青少年天生爱动的刚性规定 48




第四节 小结 49


第五章 窘境: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的实然状态 50


第一节 实然状态的形式 51


一、动力源错位 51


二、动力被压抑 51


三、动力转化不足 51


第二节 实然状态的后果 52


一、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 52


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严重萎缩 53


第三节 实然状态的反思 55


一、实然状态的原因 55


二、建构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必要性 57


第四节 小结 58


第六章 窘因: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的影响因素 60


第一节 主要影响因素筛选 60


一、第一轮施测 60


二、第二轮施测 71


第二节 个人因素影响 85


一、体育功能观因子 85


二、自身运动基础因子 88


第三节 家庭因素影响 93


一、家庭体育观因子 93


二、家长体育习惯因子 99


第四节 学校因素影响 102


一、体育教师因子 102


二、体育课内外融合因子 104




三、体育设施及时间保障因子 107


第五节 社会因素影响 114


一、体育的社会地位因子 114


二、大众传媒因子 118


三、同伴影响因子 122


第六节 小结 125


第七章 胜景: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建构 128


第一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的“需要—满足”特性 129


一、需要的相关概念 129


二、需要必须满足的原因 129


三、需要满足程度的测量 130


四、青少年体育参与需要的满足程度与青少年体育状况 130


第二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结构 132


一、动力主体 133


二、动力传导媒介 166


第三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功能 172


一、动力机制功能体现 172


二、适度动力的度量 172


第四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运作过程手段 174


一、动力源开发:满足3个层次动力主体的合理需要 174


二、动力转化:潜在形态转化为现实动力和体育行为 180


三、动力监控反馈 187


第五节 小结 188


第八章 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191


第一节 结论 191


一、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内涵 191




二、 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不足的危害和社会运行动力机制视角下

的展现状态 191


三、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因素 192


四、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结构 192


五、构建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意义 193


第二节 后续研究建议 193


一、 借鉴社会运行机制中包含的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

保障机制等理论,针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93


二、调查群体覆盖面还需要更宽,调查区域还需要更广 193


三、 从心理学的视角,对于青少年个体层次“体育需要—体育

欲望—体育动机—体育目标—体育行动”的转化链条,还

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193


附 录 195


附录A 青少年访谈细目 195


附录B 青少年家长访谈细目 196


附录C 学校体育教师访谈细目 197


附录D 学校体育负责人访谈细目 198


附录E 政府教育体育部门负责人访谈细目 199


附录F 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动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200


参考文献 205


作者简介及代表性科研成果 210


后 记 21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