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与创新发展研究(精)
0.00     定价 ¥ 16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47471
  • 作      者:
    作者:王宇波//于辉//张京京//王鹏|责编:王丹妮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行业特色高校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逻辑起点,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多元协同治理模式,明确其战略定位与选择,厘清其与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书适合从事大学治理研究工作的学者和高校管理者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学界也逐渐“开始关注并研究高质量发展有关问题”③。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体现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生态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上”④。同样,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体现了教育活动水平的高低与效果的优劣。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并以此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水平与社会生活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⑤。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比较有限,无法满足广大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诉求和迫切需求,与公平而有质量的现代化高等教育有明显差距。因此,增加高等学校的入学人数,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源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行业特色高校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由低收入阶段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摆脱贫困转向基本实现现代化⑥。同时,我国已逐渐“步入劳动力数量减少而人力资本加快积累的新阶段”⑦,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渴望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不全面之间的矛盾⑧,人民日益强烈地表现出对多样、特色、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任务要求都已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转型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有文献认为,高校“转型”,就是高校办学由较低能级向更高能级的提升,既有可量化的办学能级外在表现形式的显性因素,也包含难以量化的促使各个孤立的显性要素之间协调与配合的隐性因素⑨。行业特色高校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科学性、协同性和联动性,把握新特征,瞄准新目标,踏上新征程,制定新战略,完成新任务⑩,从而真正成为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创新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行业特色高校应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关注和防止以下倾向:一是妄自菲薄,忽视我国行业特色高校转型发展取得的成绩,对高质量发展决心不大、信心不足;二是缘木求鱼,将行业特色高校的实力与大学排名简单挂钩,关注表象、舍本求末,脱离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和关键;三是路径依赖,习惯于看老皇历、照老办法,担当作为不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改革的劲头不足。
  “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践的深入、认识的升华而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行业特色高校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就应率先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以动态和开放的眼光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不断改善供给质量,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行业特色高校要努力克服专业学科相对单一的劣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德智体美劳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全面人才培养体系。行业特色高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健全其人格、锤炼其意志,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弘扬劳动精神,增强集体观念,端正价值取向,真正把高质量和现代化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培养上,更好地满足全面发展的需求。
  行业特色高校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把当前发展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既要基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来部署当前工作,又要把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作为实现长远发展的根基,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向前进,使教育结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体制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和要求。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书以行业特色高校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逻辑起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归集国内外研究资料以及政策制度文本,通过ROST CM6.0软件进行分析,总结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内涵、特征、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探索多元协同治理模式改革路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统筹设计问卷与访谈提纲,全面覆盖本书中的主要内容,即行业特色高校的治理模式、战略管理、外部关系以及创新发展机制,再结合调查与访谈的结果,明确现状、问题,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归纳问题产生的原因,厘清行业特色高校与政府、市场及社会的关系,总结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发展机制,形成对策与建议(图1-1)。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用ROST CM6.0等工具,分析相关文献、文件和政策法规等资料,对国内外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及创新发展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形成文献综述。
  (二)问卷调查法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国防军工行业特色高校回收职能部门问卷122份,有效问卷110份;回收教师问卷448份,有效问卷448份;回收学生问卷1464份,有效问卷1384份;面向国防军工企业等用人单位回收问卷96份,有效问卷84份。问卷针对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战略管理、外部关系以及创新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
  (三)访谈法
  面向五所国防军工行业特色高校--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访谈,了解各高校治理
  图1-1 技术路线图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基础与现状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3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5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7
第二章 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文献基础 12
第一节 有关行业特色高校与政府、市场及社会的关系研究 12
第二节 有关行业特色高校的治理模式研究 12
第三节 有关行业特色高校的本质特征与发展战略研究 14
第四节 有关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发展研究 16
第五节 相关文献评述 18
第三章 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19
第一节 行业特色高校概念、定位与研究意义 19
第二节 行业特色高校及其治理模式发展历程 22
第四章 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与创新发展状况调查 28
第一节 抽样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执行 28
第二节 相关现状分析 28
第二篇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的治理模式
第五章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的治理模式概述 39
第一节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的治理理念 39
第二节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的治理主体 41
第三节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52
第六章 行业特色高校典型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62
第一节 国际治理理论的发展 62
第二节 国外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镜鉴 67
第三节 中外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72
第七章 多元协同下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的辩证分析:以国防军工行业特色高校为例 75
第一节 辩证处理好满足行业现实需求和引领未来社会的关系 76
第二节 辩证处理好承担国防工程项目和从事前沿基础研究的关系 77
第三节 辩证处理好学科单一和学科综合的关系 78
第三篇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的战略管理
第八章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的内涵 83
第一节 行业特色高校战略管理的定义 83
第二节 行业特色高校战略管理的基本范畴 86
第三节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88
第九章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内在逻辑 92
第一节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 93
第二节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演变的内在逻辑 96
第十章 多元协同治理下行业特色高校战略管理的实施路径 102
第一节 科学确定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战略定位 102
第二节 促进与行业和区域经济的互动 105
第三节 促进共建,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 108
第四节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 111
第四篇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第十一章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与政府的关系研究 117
第一节 政府职能对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促进机制 117
第二节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与政府博弈的行为特征 121
第十二章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与市场的关系研究 122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历程 122
第二节 行业特色高校与市场关系的调研分析 125
第三节 市场对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变革的推动作用 132
第四节 市场对行业特色高校定位的促进机制 133
第十三章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与社会的关系研究 134
第一节 社会对行业特色高校的需求 134
第二节 行业特色高校服务社会的方式 135
第三节 社会需求对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推动作用 136
第四节 社会需求对行业特色高校发挥作用的途径 136
第十四章 “四元关系”对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模式变革的相互作用机制 138
第一节 各因素对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 138
第二节 提升行业特色高校治理机制的途径 138
第五篇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发展机制:以国防军工行业特色高校为例
第十五章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发展机制的内在逻辑与影响因素 145
第一节 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发展机制的内在逻辑 145
第二节 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 146
第三节 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 151
第四节 行业特色高校的科研与学科建设 163
第十六章 高校创新发展机制的案例研究 165
第一节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国防科技领军人才 165
第二节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国防科技工业急需高层次专业人才 169
第三节 技术、知识创新方面:大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73
第四节 协同创新方面:大力推进科教产教协同育人 176
第五节 治理体系创新方面:着力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178
第十七章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发展机制的构建策略 185
第一节 人才培养创新举措 185
第二节 科学研究创新举措 192
第三节 社会服务创新举措 195
第四节 文化传承创新举措 196
第五节 国际交流合作创新举措 19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