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游式教育的现代形态(以西南联大为个案的诠释)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42179
  • 作      者:
    作者:王喜旺|责编:朱丽娜//高丽丽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德才堪为学生楷模的教师高度集中、日常生活中的师生密切接触、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教育家的倡导等方面展开,探讨“从游式”教育的生成机制:从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的游谈、“沙龙”与讨论会中的“脑力振荡”、旁听与演讲中的追随、在“私相授受”中共同探究、社会实践中的把臂同行、题词中的劝勉、作为特殊“从游”方式的读书等方面,呈现“从游式”教育的外显形态: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激烈辩论中的思维磨砺、感通中的陶冶、放松中的思维散射等方面,分析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机理:从精神境界的提升、学术研究范式的形塑、探究方向的导入与学术观念的传承、德性的养成等方面,探查“从游式”教育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作用。最后,对西南联大“从游式”教育经验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创造性阐释。 本书可供研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的学者、研究生参考,也可为各个层级的教育决策者、大学校长确定中国大学改革方略时提供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
  品味教育世界散发的醉人芬芳,破解那醉人的芬芳得以化生之“道”,是每一位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望的研究者共同的追求。令人遗憾的是,面对整全的教育世界,一些研究者主要把目光投向了正规和制度化的教育目标设定、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的展开、管理制度的建构、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于师生日常生活中所散发出的教育芬芳的关注度非常低。即使有少量关注师生日常生活的研究,也往往是以一种单主体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如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读书、政治活动参与等日常生活,或者关注教师的衣食住行、学术研究、政治活动参与等日常生活。这样的研究有两个不足:其一,只是把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教育实践发生的背景来描述与分析,没有充分揭示其教育意义;其二,在描述与分析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时,没有引入主体间性思维,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交集的部分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有鉴于此,非常有必要把我们研究的视线大幅度转移,转向充满生命的温情的教育世界:在制度限定的课堂教学之外,学生自觉地追随教师,参与教师的日常生活实践。在这样的世界中,师生之间进行着自然而频繁的互动。这样的互动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教诲在悄然间发生,学生的心智亦随之潜滋暗长。从这一意义上讲,师生共享的日常生活的教育芳香自然而然、源源不断地流溢而出。
  当然,我们之所以要关注师生共享的日常生活的教育芬芳,并不仅仅因为它是既往研究的缺失,更为内在的根源是,与其他教育世界散发的教育芬芳相比,师生共享的日常生活的教育芬芳具有不可替代性。本书研究拟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师生“从游”的历史经验为质料,在还原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阐释。在开始属于自己的解析之旅之前,先让我们看一看研究者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得出了哪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动态
  “从游式”教育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从孔子开始,其倡导者、实践者代不乏人。因此,将“从游式”教育视为中国教育传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对其进行整体性的宏观透视,自然就成了研究这一课题难以回避的视角。王文凯(2011)的《中国传统“从游”教育模式平议》一文便是在这一视角指引下的一种探索。在该文中,王文凯在展示从先秦到宋明许多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语句分析与共性经验归纳,深入分析了“从游式”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从游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或隐或显地绵延不绝,离不开教育家的倡导与支持。因此,在关于教育家的研究中,常常会有“从游式”教育研究的印记可寻。例如,在关于梅贻琦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便常常将“从游式”教育的思想与实践资源的挖掘作为其重要研究内容。吴洪成和甘少杰(2011)在《梅贻琦“从游论”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启示》一文中便是这样做的。在该文中,他们指出,梅贻琦的“从游论”教育思想既是对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发扬光大,也是对中国当时大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深刻反思。显然,吴洪成和甘少杰是把“从游论”教育思想作为梅贻琦教育思想中一个*立的元素来看待的。可是,在另外一些研究者的视野中则不然。如刘剑虹和杨竞红(2005)在《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引论》一文中,则把“师生从游”作为通才教育实施的途径来看待,认为其有整合学生知识和人格的作用。可见,刘剑虹和杨竞红是把“从游论”思想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的。无论前面的研究者是把“从游论”的思想作为一种*立、自足的思想要素来看待,还是将其视为大的思想系统中的一个结构元素,都是从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论述的。与此形成视差的是,另外一批研究者则是从师生关系的视角来透视“从游论”的。如屈志斌(2015)在《梅贻琦的师生关系理念及其实践》一文中,把“从游论”视为梅贻琦师生关系理念的核心,并把该思想解读为: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不仅负有传授知识的责任,还肩负着以身示范、培养学生人格的使命。
  当然,“从游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传统能够在中国历史上或隐或显地绵延不绝,固然需要教育界有影响力的人士大力倡导,更离不开实体化的教育机构承担相应的实践重任。因此,除了关于教育家的研究之外,在关于教育机构的研究中,也常常会有“从游式”教育研究的辙迹。如推行“从游式”教育成就卓著的西南联大,常常会有研究者聚焦于其间的“从夫子游”。笔者在《学术与教育互动:西南联大历史时空中的观照》这一著作中,便做过这一工作(王喜旺,2008)。在这本专著中,笔者先是从学术对教育的塑造作用的视角描述、分析了西南联大的教师与学子在课外热情论道的图景,然后从教育对学术的反向作用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从夫子游”对学生精神成长所产生的潜隐而深刻的作用。
  “从游式”教育作为中国历史上持续存在的一种教育形态,不仅引发了许多研究中国教育史的学者的兴趣,促使他们从中国教育传统、人物与机构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其中闪现出来的智慧灵光还激发了那些身处教育改革一线的学人,促使其从传统资源的当代转换、应用的视角提出了若干创造性设想。王一川等(2009)在《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的“从游式”教学模式》一文中便做了这样的尝试。在该文中,他们认为,在当前的研究型大学中,应当借鉴中国悠久的“从游”教育传统,实施“从游式”教学。另外,他们还对“从游式”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与主要路径进行了探讨。该文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操作设想上可以说是相当系统化、具体化的。遗憾的是,该文的学理根据不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王一川(2010)在《中国古典“从游”传统与重建本科艺术专业教育》一文中对“从游式”教学的学理根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发。王一川认为,中国历史上悠久的“从游式”教育传统与美国20世纪90年代力图改革本科教育的《博耶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存在着精神上的高度契合、关联。有鉴于此,吸收二者的思想精华,我们应当倡导一种新时代的“从游式”教学。
  总之,虽然上述几种研究取向都有其合理性,也做出了一些可圈可点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笔者看来,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尚有很大拓展、深化的空间。对传统的“从游式”教育的研究,应该是在思想与实践传统的纵向勾勒基础上进行整体性、横断性的分析,可是目前仅仅有篇幅甚微的一些横断研究成果,纵向勾勒式的研究还寥寥无几。如果把“从游式”教育看作教育家整体思想中的一个结构要素,仅仅关注提倡“从游式”教育甚力的梅贻琦是远远不够的,对孔子、孟子、朱熹、王国维、马一浮等教育家有关思想与实践的研究亟待展开。当我们把“从游式”教育视为教育机构的重要实践时,只是关注西南联大,视野还是太狭窄了。中国古代的太学、书院以及近现代的复性书院、清华国学院等机构的相关实践,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即使针对西南联大的相关研究,也非常不充分。目前,对于西南联大“从游式”教育的研究,只有个别学者进行的从课外师生之间的学术性游谈这一侧面的形态展示与功能分析,更多层次的形态展示、功能分析,以及对原发性的发生机制、作用机制的描述与分析,几乎没有。至于站在传统教育资源的当代转换、应用立场上的研究,虽然成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可操作性,但是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其理据还是不够充分的。无论是从孔子到梅贻琦的传统呈现,还是对《博耶报告》的分析,都只是为“从游式”教育提供了若干精神指引、理念支持,更为自觉、系统的理论思考还是付诸阙如。在笔者看来,关于“从游式”教育的理论研究,如概念界定、发生机制、具体形态、作用机理、育人功能等是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的问题。系统地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是该课题研究的当务之急。可是,迄今为止,我们既没有看到系统的研究成果,也没有看到对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如发生机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的专门成果。相关应用研究都是建立在浅薄、松散的理论“地基”之上的,这样的应用研究成果很难真正令人信服,也难以真正对实践起到正确的指引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今后“从游式”教育研究的努力方向之一便是着眼于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的应用研究。
  正是基于上述对“从游式”教育研究既有成就与努力方向的判断,笔者才确定了以西南联大为个案对“从游式”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的设想。与既往的研究成果比较,本书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为完整地描绘西南联大教育生态的图景奠定重要基础。描绘西南联大教育生态的完整图景,是研治“西南联大”的学人念兹在兹的一个夙愿。可是,迄今为止,这一夙愿还没有完全实现。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从游式”教育作为西南联大教育生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样态始终模糊不清。本书对西南联大“从游式”教育的系统研究,恰恰可以为完整地再现西南联大“从游式”教育的全貌略尽绵薄之力。
  第二,为“从游式”教育理论系统的理论建构做出贡献。翻阅有关西南联大的史料,我们不难发现,不可胜计的追忆者常常聚焦于西南联大学子的“从夫子游”及其创造的“教育奇迹”,抚今追昔,一唱三叹。这让我们在神往不已的同时,还深深地感到西南联大的师生之间真正是梅贻琦所倡导的“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从游”关系,建基于这一师生关系的教育形态亦是典型的“从游式”教育。就此而言,西南联大的“从游式”教育是中国现代大学中“从游式”教育的典范。因此,本书研究以西南联大为个案,针对“从游式”教育的概念界定、发生机制、一般形态、作用机理、育人功能等问题,在历史经验还原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理论思辨,对于“从游式”教育理论系统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三,弥补关于梅贻琦研究的缺失。梅贻琦作为现代教育大家,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甚众,研究成果也甚为丰厚,可是对其“从游式”教育思想的研究,无论是把“从游式”教育思想作为*立的教育思想元素来看待,还是将其作为通才教育思想或师生关系思想的一部分来考察,大多数没有对梅贻琦论述“从游式”教育思想的文本《大学一解》进行细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从游式”教育思想进行全面、准确的诠释。本书研究将在对《大学一解》及梅贻琦的其他文本进行互证、互释的基础上,对梅贻琦“从游式”教育思想的本相进行还原,这对于呈现一幅完整、清晰的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样貌,具有拾遗补阙之功。
  (二)应用价值
  本书研究以理论思辨、历史经验参照、现实国情与学情分析三个维度的考察为基础,为“从游式”教育在当代大学的推行提供条件支撑、策略确定、路径选择等方面的系统操作方案。这对于完善中国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操作方案、切实提升中国当代大学教育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研究内容
  本书主要沿着以下的逻辑思考线索展开:**,探讨“从游式”教育的生成机制。“从游式”教育从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一系列条件的支撑。德才均堪为学生楷模的教师高度集中,是先决条件。不过,要使这一条件能够发挥作用,就必须依靠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师生密切接触,把教师的过人才智与高尚品格*大限度地示现出来,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教师产生敬重。当然,要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变为师生充满生机的“从游”,还需要教师与学生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后需要说明的是,学校领导者的自觉倡导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起到了推动诸多条件尽快发挥作用的功效。第二,展现“从游式”教育的外显形态。本书主要从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的游谈、“沙龙”与讨论会中的“脑力振荡”、旁听与演讲中的追随、在“私相授受”中共同探究、社会实践中的把臂同行、题词中的劝勉、作为特殊“从游”方式的读书等方面,呈现了“从游式”教育的外显形态。第三,探讨“从游”中教师影响学生的机理。本书主要从“对话”中的探察与了知、自由展示中的心灵冲击、论辩中的思想交锋、极度松弛中的思维散射、感通中的陶冶等方面,挖掘“从游式”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心理机制、思维机制。第四,分析“从游式”教育的影响。本书主要从精神境界的提升、学术研究范式的形塑、探究方向的导入与学术观念的传承、德性的养成等方面,探讨了“从游式”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分析了“从游式”教育对教师的反哺作用。第五,对“从游式”教育的历史经验之当代价值进行阐释。本书主要从“从游式”教育的特征、“从游式”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意义、“从游式”教育实现的条件、“从游式”中教师影响学生的
展开
目录
目录
绪论 1
**章 “从游式”教育的生成机制 8
**节 学识与德性兼美的“大师”高度聚集 8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魅力展示 17
第三节 师生共同的学术救国意识 23
第四节 亲切而纯洁的师生关系 30
第五节 梅贻琦的自觉倡导 34
第六节 云南的边地色彩与宽松氛围 47
第二章 “从游式”教育的外显形态 51
**节 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的游谈 51
第二节 “沙龙”与讨论会中的“脑力振荡” 58
第三节 旁听与演讲中的追随 66
第四节 在“私相授受”中共同探究 75
第五节 社会实践中的把臂同行 83
第六节 题词中的劝勉 93
第七节 作为特殊“从游”方式的读书 95
第三章 “从游”中教师影响学生的机理 100
**节 “对话”中的探察与了知 100
第二节 自由展示中的心灵冲击 104
第三节 论辩中的思想交锋 111
第四节 极度松弛中的思维散射 120
第五节 感通中的陶冶 128
第四章 “从游式”教育的影响 133
**节 精神境界的提升 133
第二节 学术研究范式的形塑 136
第三节 探究方向的导入与学术观念的传承 143
第四节 德性的养成 152
第五章 师生“从游”历史经验的当代价值阐释 170
**节 “从游式”教育的特征 171
第二节 “从游式”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意义 173
第三节 “从游式”教育实现的条件 182
第四节 “从游”中教师影响学生的策略 196
结语 210
参考文献 215
后记 22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