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着战火蔓延,平津地区的教育文化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摧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相继被日军占领,南开大学更是被日军炮火摧毁,几成废墟。
国难当头,为保存中华文化教育命脉,三校被迫南迁,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937年11月1日正式开课。不久,南京沦陷,战火逼近武汉、长沙。日机空袭日益频繁,长沙临大已不能维持正常的教学。几经研究,临时大学决定西迁昆明,继续办学。
1938年2月中旬,三校师生从长沙出发,经海陆两路分批前往昆明。
1938年4月,师生陆续抵达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三校从平津辗转南下湖南长沙,旋又西迁昆明,虽历经磨难、流离千里,而弦歌不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迁移,更是一次教育的长征。
而值此国难之际,三校爱国救国传统益发彰显,最终会聚昆明,开启了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恢宏篇章。
“五四”传统与爱国三问
1935年,华北已成危局。这一年南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张伯苓对学生提出了三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便是著名的“爱国三问”。
国难之际,南开有此爱国之问,虽是呼应时局,追根溯源,也与学校的办学目的和办学传统有着紧密的关系。与之类似,爱国传统在北大、清华早期的办学历程中,同样是非常凸显的。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学校逐渐进行了民主主义改革,并最终彻底摆脱了封建主义的羁绊,成为近代中国科学与民主的坚强堡垒。1917年,蔡元培担任校长后,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多方的改革与整顿,并延聘当时具有先进思想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学者到校任教,使北大走在了新思想、新科学的最前沿,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19年5月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及工业、农业、医学、政法等十几所专科以上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齐聚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高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会后,举行盛大游行,火烧外交次长、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反动当局当场逮捕32名爱国学生,其倒行逆施更加激起社会各界义愤。一时间,全国响应,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纷纷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浪潮。
五四运动以后,进步青年的眼界扩大了,政治觉悟也进一步得到提高。1919年8月,《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写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一年后,李大钊等9人又发起成立“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集中研究并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北大成为我国最早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成为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摇篮。
1930年蒋梦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明确提出了“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再次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抗战爆发前的几年里,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迅速提升,已逐渐确立了其在华北地区学术研究中心的地位。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为清华学堂,是用1911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1年梅贻琦担任校长后,积极延聘名师,推行“通才教育”和“通识教育”,实施“教授治校”,教学与学术空前发展,成为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