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就业指导投入产出研究(精)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7762846
  • 作      者:
    作者:阮守华|责编:任彦霞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现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北京十二中副校长,丰台区心理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丰台区首届专家委员会德育学科专家,大兴区名校长培训班实践导师,北京市十佳心育工作者,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导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高校就业指导、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参与或主持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相关课题,在国内刊物发表相关文章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投入产出的现状、问题和变化趋势,来诊断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投入与产出存在的问题,厘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根本原因,改善高校就业指导的投入与产出状况,缓解就业压力。二是通过分析高校就业指导投入产出各要素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有利于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高校就业指导投入产出中存在的问题,将众多单项研究转变成系统研究,将就业指导理念贯穿于高校招生、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就业机制中,统整于高校管理体系中。三是通过对高校就业指导投入产出的系统研究,着力建构合理有效的高校就业指导投入与产出新模式,以期达到改进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的实际工作,改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展开
精彩书摘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已很难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毕业生缺乏对社会的适应性,使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之间的矛盾显现。教育内容过于陈旧、教学形式过于简单、培养目标过于单一、专业设置不尽合理、高等教育规模扩招使得毕业生人数剧增、一些学校教育质量滑坡,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发挥高校在就业教育功能上的积极作用,使得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一方面可以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增加他们对就业岗位的社会适应性,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发挥聪明才智。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就业指导改变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所形成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加强对工作和社会的责任感,提高毕业生择业的意识和积极性,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帮助大学生实现理性择业和顺利就业。当前,学校的就业指导体系中还存在着严重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高校或专业的培养目标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一些社会上已经饱和甚至需要淘汰的专业却还在大量招生,造成人才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二是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不尽合理。一些高校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过细过窄,专业设置重复或长线专业过多。三是课程设置比例欠妥。专业课偏多,普通课程偏少,片面强调“专”而忽视了“博”,课程内容陈旧、交叉重复现象严重。四是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一些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滞后,以及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五是就业指导效果欠佳。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强,就业指导教师中还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知识老化、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科研能力较低等现象。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滞后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着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着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只有切实转变办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