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度的敬业精神
提及“敬业”,南宋朱熹曾有云:“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作为一名教师,其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不仅包括爱业、乐业、勤业、精业,且还包括创业。身为创业教师自然也应当具有覆盖全面的优良素质与能力,其中,敬业精神便是创业教师最为基本的素质。教师敬业的核心是尊重职业、精通职业、献身职业。
第一,教师应当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其必须且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态——热爱并尊重岗位,尊重自身职业所从属于的教育事业。教师要对教育这项事业的重要性有清晰且深刻的认识,其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正确而充分的认识,才会对教育工作有执着的追求,方能乐此不疲,矢志不移。教师应当培养自身的职业理想,应当具有事业心与责任心,真正地尊重并坚定无悔地投身于教育这项伟大的事业。教师应当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具有热爱的情怀,唯有如此,其才能够从这份职业中收获强烈的荣耀与自豪感,进而能够更加严于律己,更好地致力于教师这一岗位。
第二,教师应当能够做到精通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根本力量,作为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富有意义,希望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能够不仅为自己,更能够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创造价值、产生意义,那么教师自然也是如此。然而教师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必然要刻苦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精益求精,以期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工作能力。
第三,教师应当有献身于所从事职业的精神。只有真心热爱教师这份职业,不遗余力地投身子这份职业,教师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追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中,认为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需求,就是要把献身职业和做出成就看成自己的职责、使命和责任。成就感的来源离不开一份对于职业的热爱,更离不开为了事业而孜孜不倦的奋斗与磨炼,因此教师应当在具备敬业精神的基础上,全身心地投入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才有可能收获幸福感与成就感。
(三)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
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不变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由此看来,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对于创业教育工作的展开而言不可或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也曾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这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人才培养体制的建立还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人才培养观念的具备,此外,人才培养观念对于人才培养体制而言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因此,创业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与时俱进,确保自身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师生观念。
教师应当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这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致力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在以育人为根本的同时,坚持德育为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应以理想信念为核心,要大力推行公民的道德教育以及民族精神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高校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的提升,在培养其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其创业实践能力,因为正确的劳动观念、态度及良好的劳动技能是创新创业型人才所需具备的几项基本素质。
人人成才观念的树立就等同于人人都能创业理念的树立,也就是说,要争取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必要的支持。人人成才观念的树立有利于及时发现及正确对待创新创造型学生。教师在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既要鼓励冒尖,也要允许落后,此外还需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从而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第一,教师应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念。《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师生关系的哲理。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新型的师生观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是否能发挥的条件就是民主。”教师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既要做学生的慈母,也要做学生的严父,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师生之间要真诚、坦率、平等相待、共同合作,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有自主意识,即更加具有自觉性与主动性。勇于创新,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二是要教学相长。创业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作为教育活动的双方,其二者之间是既相互制约又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