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校园欺凌概念解析
2.1 校园欺凌的概念演化
2.1.1 校园欺凌的研究由来
2.1.2 校园欺凌近义词辨析
2.1.3 校园欺凌相近概念辨析
2.2 校园欺凌的行为界定
2.2.1 校园欺凌的行为类型
2.2.2 校园欺凌与嬉笑打闹的区别
2.3 校园欺凌相关理论述评
2.3.1 国内研究观点
2.3.2 国外研究观点
2.3.3 社会生态系统观点
3 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结果
3.2.1 校园欺凌的行为特性
3.2.2 校园欺凌的发生原因
3.2.3 校园欺凌的相关因素
3.2.4 校园欺凌的应对方式
3.2.5 校园欺凌动态发展模型
4 校园欺凌行为量表编制与测评
4.1 量表编制与修订
4.1.1 量表编制
4.1.2 量表修订
4.2 量表初步测查
4.2.1 样本选择
4.2.2 研究工具
4.2.3 项目分析
4.2.4 探索性因素分析
4.3 量表正式测查
4.3.1 样本选择
4.3.2 研究工具
4.4 信效度检验
4.4.1 验证性因素分析
4.4.2 信效度分析结果
4.5 研究结论
4.5.1 关于量表编制
4.5.2 关于量表结构
4.5.3 关于量表质量
5 校园欺凌的影响机制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研究设计
5.1.2 测量工具
5.1.3 样本城市选择
5.2 研究结论
5.2.1 问卷回收情况
5.2.2 基本情况描述
5.2.3 阶层回归分析
6 校园欺凌的识别与测评方法
6.1 理解校园欺凌的基本特征
6.2 识别校园欺凌的行为类型
6.3 定义校园欺凌者的范畴
6.3.1 欺凌者基本定义
6.3.2 欺凌者分布特点
6.3.3 一种快速鉴别方法
6.4 量化校园欺凌的关键因素
6.4.1 模型设计
6.4.2 总体讨论
7 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对策
7.1 奥维斯反欺凌方案
7.1.1 奥维斯欺凌预防计划的理论依据
7.1.2 奥维斯欺凌预防计划的基本措施
7.1.3 奥维斯反欺凌计划的干预效果
7.2 KiVa反欺凌项目
7.2.1 KiVa反欺凌项目的理论依据
7.2.2 KiVa反欺凌项目的基本措施
7.2.3 KiVa反欺凌项目的干预效果
7.3 修复式正义实践
7.3.1 修复式正义实践的理论依据
7.3.2 修复式正义实践的操作模式
7.3.3 修复式正义实践的干预效果
7.4 尼尔森正面管教
7.4.1 教师干预
7.4.2 学校干预
7.4.3 家长干预
结论
附录
附录1:中学生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附录2:校园欺凌相关法规
附录3:校园欺凌情境测试问题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