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绪论
一、为什么要关注儿童身体哲学
(一)身体层面的认识被拒之于儿童学习之外
(二)儿童肉身:身心二元论破解的可能之道
(三)作为开端的儿童:特殊存在者的道说与启示
二、传统的认识:身体与心灵的概念发展史
(一)身体与心灵的词源学考察
(二)身心问题的哲学和教育学传统解释
(三)身体与心灵概念的界定
三、必要的回顾:我们在身体道路上走了多远
(一)西方哲学中的身体研究——梅洛-庞蒂与身体现象学
(二)中国哲学中的相关研究
(三)身体的社会学、政治学、美学、文化学、宗教哲学透视
(四)认知神经科学与具身认知研究
(五)身体与教育之关系——当代教育学视域中的身体研究
四、关注的问题与运用的方法
五、研究的总体思路
第一章 身体的“找寻”:肉身与认识的历史
一、哲学开端的认识:肉身层面的“伟大”
二、沉于冰山之下的肉身:失去根基的意识
(一)古希腊哲学精神中肉身的第一次“被抛”
(二)笛卡尔的“我思”:身心二元论的助推
第二章 走向精神的肉身:梅洛庞蒂的“道路”
一、感性直观的认识构成与先验知识的先天存在
(一)感性直观在个体认识发生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二)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知性的作用
(三)精神发生学的客观性与物质性重构
二、意识哲学的挽救:胡塞尔的努力与肉身的显现
(一)尼采:个体的存在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
(二)胡塞尔:纯粹意识的被给予性与肉身的侵袭
(三)发现肉身:胡塞尔对传统感觉主义认识论缺陷的克服
(四)生活世界的复归: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割裂的批判
三、转向肉身哲学:从意识主体到肉身的认识
(一)海德格尔:指向个体存在的实存论的肉身
(二)梅洛一庞蒂:作为含混性存在的精神化肉身
(三)二元论的克服:肉身哲学中的身心一元论
(四)后现代的解构:作为物娱主义的综合体肉身
第三章 中国哲学的回溯:积极的身体观
一、二元论的消弭:古代哲学的“体用不二”
二、肉身与精神:内外合“一”的修身之道
(一)体知之知:儒家的学问之道
(二)身心之学:心学的深层语法
(三)“道”成肉身:道家的身心一元论
第四章 进化中的肉身:精神形态的考察
一、儿童身体与大脑:先天的有机统一体
(一)存在的身体是特殊的认识形态
(二)婴儿的身体诠释着理性的进程
(三)构成认识的身体:具身哲学的证据
二、被遗忘的默会知识:走向儿童认识的深处
(一)婴幼儿的知识形态显现为默会认识论
(二)儿童的身体之知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之知
(三)进化而来的非言述心灵能力成为精神的不竭之源
三、“我思”的肉身:儿童精神现象寻根
(一)身心二元论的桎梏及其必要的超越
(二)可感的肉身:儿童拥有比成人更丰富的“意义世界”
(三)主客体的消解:作为第三维与可逆性的儿童身体
(四)回到“我思”的肉身——身心一元论的显现
(五)认识的源起:奠基于肉身的儿童精神生活
第五章 身体存在的本质与儿童的再认识
一、回到本源:身体与精神的原初不可分性
二、儿童肉身:厚重精神历史的可能与显现
三、从肉身哲学重新认识儿童及儿童教育学
(一)认识之根:无身客观主义思维的危机
(二)儿童认识:身体发生与精神发生的历史生成
(三)儿童身体:肉身与文化辩证意义之融合
(四)反对无视:肉身层面是儿童认识发生学上的开端
第六章 重构儿童教育中身体与知识的原初联系
一、知识的无身性与教育的心智训练
二、走出儿童教育的二元论困境:杜威的尝试
(一)卢梭:儿童的生长需要一个“理性睡眠期”
(二)儿童的知识来源于身体与心智的融合
(三)儿童教育是身体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一体化进程
三、思维的身体发生论:皮亚杰的突破
(一)“非二元论”思维:儿童认识的开端
(二)儿童认识发生:从身体动作到身体图式
(三)肉身认识:梅洛一庞蒂与皮亚杰的“对话”
第七章 儿童教育:身体转向之理路
一、儿童教育学是身体教育学
二、身体转向的现代教育学逻辑
(一)传统“无身性”教育的本体论挑战
(二)重新审视教育场域中的“无身性”现象
(三)具身教育学的复归与重建
三、我是我的身体:身心一体的教育
(一)身体的“空场”与“在场”
(二)从身体的束缚到身体的解放
四、身体转向的实践:具身教育课程简论
结语 走在身体教育学的途中
参考文献
修订时的思考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