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解读中国父母成长之路!送给中国父母的成长书!
孩子的问题在家长,家长的问题需成长
不懂得自修的家长,眼里永远有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很多时候,你不止在爱孩子,还在伤害孩子!
人生早期99%的心理创伤来自父母没有界限的爱!
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自我疗愈
新晋人气心理咨询师鲍阅全新解读父母成长之路
献给所有在亲子关系中受过伤害的你!
献给每一个在亲子关系中迷惘无序的你!
成长自己,成就孩子!这是本书的灵魂。
很多时候,与其说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我们在接受孩子天真淳朴的爱的洗礼。你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远比成人懂得爱与被爱,他们身上永远有一股爱之清泉在自然地流淌。作为新手父母,生于物质相对匮乏,文化相对落后的年代,我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饱受摧残,很多时候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里,重新寻回自己,做回健康的自己,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我们自己成长了,我们才不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迷茫无助,才不会机械地沿袭我们从父辈母辈身上习得的教养陋习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也才能真正把健康的爱传递给孩子,从而养出健康的孩子。
成长自己,成就孩子!这是本书的灵魂。
第一章 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自我疗愈
爱孩子最好的
方式,是父母的
自我疗愈
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自我疗愈
上中学时,我曾对自己的亲人夸下海口,信誓旦旦地说要写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许那时我就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今生的使命与此相关,这可能和我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有关。
我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用两个字可以概括——溺爱,而我的姥爷姥姥则正好相反,他们把苛责做到了极致。我的父亲是从小被惯大的家中幼子,而我的母亲是从小在挑剔和苛责中长大的家中长女。可想而知,这样的两个人的结合注定以分离为结局。从小游走于两种极端家庭教育模式中的我,很小的时候便觉知:人世间的悲剧多源于极端的教育方式。
失败的家庭教育无外乎走了两种极端:一种是养育人无条件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无视规矩,漠视规则,甚至锒铛入狱;另一种是养育人过度严厉,教育孩子时甚至违背个体基本的成长规律。
然而,两者殊途同归,最终受伤的都是孩子。
是的,正如越来越多的家长所焦虑的一样,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爱与规矩的天平如何平衡,爱与自由的度如何把握!
事实上,教育从来不该如此费力。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我们不该如此焦虑。
对孩子而言,成长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其实就是父母养育我们的方式。
像我一样刚刚做父母的这一代人的父母出生于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时代。在那样的时代,很多家庭物质生活都难以得到保证,何谈对孩子的科学养育?!当时人们习得的教育模式很多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相较而言,我们的孩子是幸运的。在当下,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无比丰富的情况下,我们有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孩子!但这条路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并不是都能很好地掌握教育的度,仍很容易走极端。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给孩子健康的爱,然而前提是要让健康的爱在我们与我们的父母之间流淌起来,正如我的父母受我的影响帮我照顾女儿的过程。接近花甲之年,我的父母才开始学习如何健康地爱自己的孩子。
很多时候,与其说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我们在接受孩子天真纯朴的爱的洗礼。你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远比成人懂得爱与被爱,他们身上永远有一股爱之清泉在自然地流淌。我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饱受摧残,很多时候要在养育他们的过程中寻回最好的自己,做回健康的自己,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孩子的问题在家长,家长的问题在童年。
古语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里面蕴含着无穷的智慧。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试图给孩子更好的早期教育。而现实是,很多家庭,父亲长期缺位,母亲一个人照顾孩子吃喝拉撒。由于习得的育儿理论不系统,其中好多又是彼此对立的,很多母亲陷入空前的焦虑中……
此外,现在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争先恐后地想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从而导致不能尊重父母是孩子第一养育人这一事实的情况频频发生。因此,如何让孩子的各个养育人各归各位,也是目前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工作中接触的大量个案告诉我:很多家长尤其是母亲的焦虑,要么源于过度重视理论,从而被理论所绑架;要么源于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方法……归根结底,我们对于孩子成长的特点和心理规律还不够了解。
以上都是我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我希望自己能做好!
医生面对病人时要用到的很多东西都不是从书本中学来的,毕竟那种以人为本的懂得共情的情怀是任何照本宣科的学习都学不来的。合格的父母也不是仅仅通过照本宣科的学习能修炼成的,因为一颗真诚的能真正体察孩子的心并不是通过书本学习能修炼成的。
希望更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能不断修炼自己!
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自我疗愈。
不能治愈自己,就爱不了孩子
一个人孩提时期会把父母的形象以及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内化到自己的心里,成年之后甚至会按照这种既定的关系模式处理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
有一次,我到一家公司工作,不久就怀孕了。我为此深感内疚,感觉自己还没有为公司作什么贡献就成了公司的累赘和负担,感觉欠领导的人情似乎很难还上。我的一个同事感觉非常奇怪,他说:“女员工孕期享受照顾合理合法。你虽然怀孕了,但你的业绩并不差。你并没有因此耽误工作,至于这么内疚吗?”
是呀,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我会如此内疚呢?我不断地追问自己。其实,类似的情况一直伴随着我。出现在一个团队的时候,我十分害怕自己成为团队的负担,因此总是十分努力。我不止一次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我慢慢地觉察,这和我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关系。父母离异之后,我是奶奶抚养大的,奶奶非常辛苦。周围的人总是有意无意之间流露出对奶奶的心疼和对我的埋怨。很多时候,我明显感觉到,他们认为我拖累了奶奶。因此,我的心里总有这么一个包袱。
这样的内疚一直深深扎根于我的心里。因此,在任何一种关系里,别人对我很好而我却无以为报的时候,我就会深感内疚。如果没能达到别人的期许,我甚至会有十分强烈的负罪感!
这样的情结通常还会成为我的手段。我特别容易内疚,也喜欢通过让别人内疚的方式控制对方。比如,跟初恋男友相处的那段时间,我很没有安全感,在和他的相处中总是很忐忑,不知道这段关系能不能长久。这样的交往让男友很累。他想分手,我不愿意。之后,我对他相比之前更好,想让他因为内疚而不得已维系这段关系。
生活中,我见过太多女性控诉婆婆对自己的忽视,其实很多时候这种“被忽视感”源于原生家庭父母对我们的忽视,比如母亲更宠哥哥、父亲更爱弟弟等。带着这样的心理长大的女性,到了婆家,必然遭遇“被忽视”的处境,婆婆不可能在乎你胜过在乎她的孩子。
不仅如此,这种心理模式常常导致我们忽视自己。一次,我的一个朋友说:“老公在家的时候,婆婆会做很多好吃的,而老公不在家的时候,那就是另一番情景。”我问:“你老公不在家的时候,你会做好吃的给自己吗?”她说:“不会呀。如果老公不在家,我就热点儿剩菜对付一下。”
感觉总被人忽视的人,本身就习惯忽视自己,不爱自己。再好的人也有弱点,你都不爱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人家怎么爱你?总因为这样感觉委屈的人,常常看不见自己对自己的忽视。
一次,我在某地做讲座的时候,有个学员向我分享了她的困惑。
我曾经做过一些连自己都感觉十分荒谬的错事。我上小学时,家里条件不好,我平日里的穿着总是补丁摞补丁。每每看到别人穿着好看的衣服,我心里都很难受,感觉自己的生活很糟糕。
有一年的儿童节,父亲说:“如果你能参加学校的六一晚会,我就给你做一套新衣服。”我好开心,盼着有机会参加六一晚会。可我是一只丑小鸭,我没有这样的机会。我十分渴望有一套新衣服,于是我第一次向父亲撒了谎。
我拥有了新衣服,但我没有机会参加表演。看着别人参加表演,我心里很难过。又想到自己向父亲撒了谎,我心里十分内疚。
父亲知道实情后,没有打我,只是说了一句:“你小小年纪,这么虚荣!”从那以后,这句话一直刺激着我,以致我后来又犯了好几个更大的错误。我讨厌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能干出那些事。每每想起这些,我心里都特别难受。现在,这样的经历仍在影响我与老公的相处。
我该如何面对这些?我感觉自己好猥琐。
这位女士是一个高中生的母亲。她小时候,父亲对她极其严厉。她父亲已经过世多年,但她父亲严厉的形象仍深深地刻在她的内心。当年她的需求本该得到尊重和理解,但她却被父亲形容为“虚荣”。这对她来讲几乎是一场灾难,她由此认同了自己的“虚荣”。在成长过程中,她心中的父亲形象,会经常挑剔她,让她憎恨自己。不但如此,她内心的父亲形象还会逼着她挑剔自己的丈夫和女儿。
内心的纠结有主体,就有客体。她内心有内化的挑剔的“父亲”,与此相对应的是害怕被挑剔的自己。她内心越是有一个害怕被挑剔的自己,越容易关注到外界对自己的挑剔。如果外界没有人挑剔自己,那么她内化的挑剔的“父亲”便会活跃起来,挑剔别人。挑剔别人其实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越是挑剔别人的人,越是怕别人挑剔自己。“挑剔”与“被挑剔”如影随形。
她经常挑剔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又有一次,她向我倾诉道:“今天早晨,女儿又向她爸要钱买零食,她爸又是无条件满足了她。看着他们的互动,我内心的火不由得蹿了起来。首先,我生女儿的气。她已经这么大了,我已与她交流过很多次:过多的零食对身体没有好处,只有坏处。为什么她就是不接纳?其次,我生她爸的气。女儿从小到大每次张口要钱,他从不知道拒绝。结果,女儿爱零食胜过三餐!我一直在反思,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我唯一能做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什么都没看见。然而,我内心还是过不了这道坎儿。我尝试改变这些,可结果总是让我失望!我该怎样帮助女儿?”
很明显,她烦恼的根源不在丈夫,也不在女儿。她继续向我倾诉:“女儿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她为什么还不懂得珍惜?她居然吃那么多零食。我小时候可没有这样的待遇。我上高中后每次放假回家,父亲见到我时都会说:‘讨债鬼回来了!’每每想到这样的场景,我感觉自己心都要碎了!我甚至感觉自己是多余的,是累赘,是不值得别人爱的。因此,我恨自己,讨厌自己。
“我真想不到我与父亲的纠葛会这么强烈地影响我的生活。真的,我真恨当时的父亲,他那么伤害我。我原以为那些痛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我忘记,我真的没想到这一切会如此深刻、如此持久地影响我……”
健康的爱一定来自成功的自我疗愈。我们不能治愈自己,就不能给孩子健康的、有益的爱!
先做好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有一次,一位来访者向我讲述生活中的困惑。她说她总因为两件事情生气:一是她某个同事一遇到什么事情就推卸责任;二是她老公经常不等孩子做完作业就带孩子出去玩儿。她经常因为这两件事发脾气,但事后又会因为深感后悔而对同事和老公表达歉意。
事实上,这两件事情都与责任有关。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样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情况是当事人本身没有责任感,但是又不能接纳自己的不负责。这样的人一旦发现周围人有不负责任的表现,就会很气愤。这实际上是外界的“不负责”勾起了他们对自己“不负责”的不接纳。
另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当事人责任心太重,因此承受了过多的压力,活得很辛苦、很累。这样的人潜意识里其实很期待自己也能够偶尔像上面案例中的“同事”和“老公”那样“不负责”。
我带着这位来访者做意象对话。在做意象对话的过程中,她感觉自己很累,不自觉地就看到了弟弟的形象,她说她想对弟弟说:“你能不能别什么事情都找我。”
到这时,她才明白,原来她一直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弟弟买房、买车等。长期背负着这样的压力,她感觉自己活得很辛苦。也是到这时,她才明白,她之所以对同事和老公的行为不能理解,多半的原因在自身。当我们追溯她这些行为的心理动因时,我们才发现这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和她长期以来积压于心底的情绪有关。
显然,她的情况更符合上面所说的第二种情况。她的内心好像有一对互相矛盾的钩子——不时地在向不同的方向拉扯她。实际上,她内心也渴望自己能像她所批判的对象那样“不负责”。然而,对方的“特质”是她可望而不可即的,她因此感觉身心俱疲。她总是用责任捆绑自己。对方很轻松地推卸责任,激活了她长久以来被压抑的不满,致使她把内心的情绪毫无控制地发泄出来。
类似的情况在我身上也时常发生。从小到大我都是让父母非常省心的那种孩子,不但自己很独立,还能帮助父母做家务。而我的妹妹到上高中的时候,连洗袜子甚至洗内裤这样的事情还需要爸爸妈妈代劳。还有,妹妹动不动就像小孩儿一样和爸爸撒娇,这让我很是看不惯。
事实上,我内心特别渴望像妹妹一样,做回父母的孩子。一直以来,不懂得担当的父亲,并没有正确地站在父亲的位置上。继母含辛茹苦地照顾着全家,要同时承担父亲和母亲的责任。我很多时候也在扮演母亲的角色,要照顾妹妹、洗衣、做饭……我没有办法做回父母的孩子,但内心十分渴望像妹妹一样能经常跟爸爸撒娇,享受父母的关爱和照顾。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内心都有一对互相矛盾的钩子——在向不同的方向拉扯我们。一个方向是我们当下的自己,另一个方向是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妹妹的行为常常勾起的正是我特别想找回的那一部分自己。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在大多数多子女家庭,总是至少有一个特别让人省心的孩子,但也总是至少有一个特别让人操心的孩子。热播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就是家中那个特别懂事、特别独立、特别要强、特别懂得付出的孩子,而她的哥哥恰恰相反,买房子需要妹妹帮忙付首付,房贷需要妹妹帮忙还,自己的孩子需要妹妹帮忙管,甚至在外面闯了祸也要找妹妹分担责任。
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在有姐弟组合的家庭更为常见,正如本文开头讲到的那个来访者的家庭。如果这样的家族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那么这种现象更加常见。大多数情况是,姐姐勤劳、上进、独立、有出息,弟弟则好吃懒做、一事无成。由此,父母会更加偏心:“你看你弟弟这个样子,你一定要多多照顾你的弟弟。”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姐姐在潜意识层面为了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为了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常常会扮演一个不计回报、甘愿付出的“好女儿”“好姐姐”形象。这样的姐姐如果在潜意识里无比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就必然会像樊胜美一样陷入为哥哥或者弟弟不计回报地付出的无底洞。
我一个朋友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但她的处理方式,我是十分赞赏的。每当她妈妈开口说“你要照顾你弟弟”时,她就会这样回复——“他是你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这样的话看似不近人情,却十分在理。这可能才是对自己、家人更负责任的处理方式。
再回到我前面所说的那对矛盾的钩子。刚才我所讲的情况,都是当事人渴望成为自己做不到的那个自己。现在我们看看另一种情况——当事人不能接纳自己。这样的人本身不能接纳自己身上的很多特质,一旦看到身边的人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情况,就会不自在甚至十分愤怒。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常和我说:“我曾经特别讨厌我的公公,无法接纳他的很多行为。然而,经过长时间的觉察,我发现——虽然我非常不愿意承认——我所讨厌的公公的许多行为,我也有。”
不得不承认,我自己也有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我特别不能接纳母亲的某些行为,而这些行为我也常有。比如,母亲有段时间经常用苛刻的卫生标准挑剔我,我很抵触,甚至十分反感。可是她不在我身边的日子里,一旦我焦虑了,就会用我的卫生标准挑剔婆婆和老公。我挑剔他们和母亲挑剔我如出一辙。可见,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接纳别人的某些行为,恰恰是因为我们有类似的行为。这种情况的根源是我们对自己的不接纳。
父母与子女,互为对方的影子,都能通过彼此看到自己最真实的样子。我们很难看清自己,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可以通过父母或者子女看到自己的样子,但即使这样,我们很多时候还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更不愿意改变自己。比如,有一位母亲常对我说:“我孩子脾气越来越不好,我该怎么办?看见他这样,我就忍不住,常常批评他。其实,我脾气就不好,我真不希望孩子像我。”
我觉得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在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会习得父母的诸多特质。父母不能接纳自己的样子,更不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样子,你说怎么办?正如我刚才讲的那位母亲,她明明不喜欢自己暴躁的脾气,也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但还是忍不住会用这样的方式应对孩子的问题。请问,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如何习得好性格、好脾气?
正因如此,我们身边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常常处于这样一种纠结的状态:父母每天呈献给孩子的是一个自己也不喜欢的模板,但是又不想让孩子成为这种模样。矛盾自此产生,并且不可调和!这样的家教往往是失败的。家长不懂得自修,不注重自身的成长,从没想过改变自己,却非要强迫孩子不跟自己一样,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些在家庭教育上非常成功的父母则恰恰相反,他们不会刻意地在孩子身上使劲儿,他们会修炼自己,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例如,想养育出快乐的孩子,父母就不能每天郁郁寡欢、愁眉苦脸;渴望培养出勤劳上进的孩子,父母就不能每天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等等。
如果父母不懂得自修,不注重自身的行为,还会导致另一个极端。很多时候,家长身上的某些特质(如行为、习惯等),家长越不接纳,孩子越容易习得。
比如,父亲喜欢打牌,母亲特别讨厌打牌。如果母亲经常对自己的儿子说“你长大了千万别像你爸一样嗜赌成性”,普遍的情况是,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赌徒,因为母亲一直在进行负强化。
再比如,如果母亲不能接纳自己的婚姻,感觉自己太辛苦,因而常常嘱咐女儿“你长大后千万别像妈妈这样累”。那么,这样的女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像母亲一样对婚姻充满抱怨。
这样看来,家庭教育是否能成功多半取决于父母。父母通过不断的努力,解除内心不断向不同方向拉扯自己的互相矛盾的钩子,消除内心的冲突,真正与自己和解,而不是把自己的问题代际传递给儿女,才可能在家庭教育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接纳自己,接纳孩子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这些年,我发现,一个人内心的成长和他本身的接纳能力有莫大的关系。接纳度越高的人,成长越快,成长之路越顺畅。反之亦然。
我对此深有体会。比如,我挑剔我老公和婆婆的时候,通常都是我身体不舒服、有负面情绪、压力大的时候,尤其是没及时完成工作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自觉地就会把愤怒发泄出来,从而伤及别人。幸运的是,我现在已经开始反省。
一个人对自己的接纳度有多高,对别人的接纳度就有多高。一个整天看别人不顺眼的人,实际上对自己的接纳度也非常低。一个整天对世界充满抱怨的人,实际上对自己身上的缺点也总是耿耿于怀。
这样的人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他们每天不是抱怨自己的爱人懒惰、不体贴,就是抱怨孩子不听话、不孝顺,甚至抱怨生活,抱怨命运。这样的人大多没有什么爱好,没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他们从内心对自己的生活极其不满,以致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当然也不能很好地接纳周围的人。因为对自己不够接纳,他们郁积的负面情绪会越来越多,时间长了就会全盘投向外界。他们会不断地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在跟他们作对。
这样的人养大的孩子,自然会有不少问题。家长一旦把这样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不出问题很难。
那么,问题来了。有朋友问我:“我可以接纳我的缺点、我的抱怨……然后呢?比如懒惰,我可以接纳我的懒惰。那我就一直懒下去吗?我怎么提高自己呀?”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用一个案例来回答。我非常喜欢的网球运动员李娜2014年1月25日获得了自己的第二个大满贯冠军。当时,我在网络上看了赛后采访。有记者问李娜:如果没有现在的教练,你会拿到这个冠军吗?李娜说:我不知道,或许不会;第一次见到现在的教练时,我就觉得他与众不同,他当时对我说:“运动员不需要赢得每一场比赛。”
也许正是教练的这句话,让李娜有了平和的心态。多么治愈的一句话!运动员不需要赢得每一场比赛!同理,我们也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得完美无缺,因此没有必要倾尽自身全部能量关注过往,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能量“打好当下的球”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看过体育赛事的人都明白,世界顶级选手一起角逐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真正决定比赛结果的往往是选手的心态。人生路上,激烈的角逐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一定要有一颗从容淡定的心。
所以,接纳不完美不是不上进,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智慧地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接纳无法改变的事情,接下来我们才有能量做出改变。
我几乎会让每一个参加我课程的学员画一幅图,确切地说是画一个圆圆的大饼。这个大饼由过去、当下和未来三部分组成。之后,我会让每个人计算一下,每天会花多少能量关注过去,会花多少能量关注当下,又会花多少能量关注未来。
结果表明:耗费很多能量懊恼、悔恨,不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人幸福指数很低,他们的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等都不会很好;而耗费许多能量担忧未来的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也不会很好,幸福指数也不高。
只有能坦然地接纳过去,不耗费过多精力担忧未来,淡定地安驻当下的人才会幸福。
有一段时间,一位同事在工作上遭遇瓶颈,每天生活得十分痛苦,希望我帮她联系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们聊着聊着,忽然发现我们的父母都是在我们同样的年纪离婚的。说起过去的事情,她说上学期间特别担心老师让学生拿户口本到学校,尤其担心同学看见她家的户口本。她极其不希望同学知道她的父母已经离婚。也就是说,她一直没有接纳父母离婚这个事实。
因此,我也就理解了她的纠结。已经发生了近20年的事情,她仍不能接纳,无法释怀,怎么可能快乐!同样面对父母离婚的事实,我从小到大从来没觉得父母离婚是一件多么难以启齿的事情,毕竟这又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相反,我常常听到老师和同学的家长说:“你看鲍阅,人家虽在单亲家庭长大,却那么优秀!”
很多时候,影响我们的不是某些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解读。
让我们回到孩子的问题。正在为孩子的问题而苦恼的父母,要想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孩子,接纳当下。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来找我,并急匆匆地对我说:“你帮帮我的孩子。你让我做什么都行,只要孩子能好起来。”孩子身上的问题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我想说的是,我在帮“问题孩子”之前,好像得先帮帮“问题孩子”的父母。
某大学分尸惨案凶手的母亲听到儿子行凶杀人的噩耗时几近崩溃,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儿子第一次出现暴力问题。这个孩子在读中学时就曾两次割腕自杀,第一次发生于初一上学期,第二次发生于高一上学期。这位母亲说,从初一到高一是一个阶段,从高中到大学又是一个阶段,明明一切都恢复正常了,为什么又发生了这种事?
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自杀,这背后一定有强烈的心理动因。可惜,多少父母与上面这位母亲一样,只希望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完成学业,根本无法接纳孩子的任何问题;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大学,甚至不惜隐瞒、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这样的父母完全不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正如上面的例子一样,孩子虽然可能按照父母的期待回归学校,但是其内心的问题终有一天会酿成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