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规则样例学习理论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56992
  • 作      者:
    作者:张奇|责编:孙文影//高丽丽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规则样例学习主要是通过样例(动-静态样例、范例和例题等)学习,归纳和运用新规则的过程。笔者将样例学习划分为问题解决样例学习与规则样例学习两种,并开展规则样例学习研究近20年。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解题、写作和语法规则等样例学习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8种规则样例学习模式,建立了规则样例学习理论。在促进迁移问题解决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规则样例学习迁移理论,并将其扩展为样例学习迁移理论和规则学习推理迁移理论。 期待各类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阅读并从中受益。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样例学习研究的悠久学术背景
  样例学习研究有一个久远的过去和不长的历史。说其久远,是因为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样例学习与教学的思想和方法。说其历史不长,是因为样例学习的科学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不到40年。所以,本章首先从中国古代的样例学习与教学思想谈起,然后简要介绍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学习理论研究以及学习迁移的理论研究,并阐述它们与规则样例学习研究或规则学习研究的联系。
  第一节中国古代样例学习与教学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其间,思想家各抒己见,阐述了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治国理念等,涌现出“诸子百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在《老子》《论语》《墨经》《学记》等经典著作中不乏求知、做人、教学和育人的思想和方法。虽然墨学形成于儒学之后,但《墨经》中包含了样例学习的基本思想。所以,本节先介绍《墨经》中的有关样例学习思想和方法,然后讨论《论语》和《学记》中有关样例学习与教学的思想和方法。
  一、《墨经》中的样例学习思想
  《墨子全书 经上》谈到“知”,即“知,材也”,“知,接也”。还有一句谈到“知”,即“知,明也”。“材”可以理解为各种感官、感受器与其适宜的刺激、信息或能量。“接”可以理解为适宜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或感受器与适宜刺激的相互作用在意识中形成的感觉。“明”就是经过思维加工将“感觉”与人已有的有关知识、经验建立对应的联系,并理解“感觉”或“刺激”的心理意义的知觉过程或认知过程。所以,“知”有感受器与适宜刺激的相互作用、感觉、知觉三层含义。
  《墨子全书 经上》中还有两句话,即“知,闻、说、亲。名、实、合、为”。第一句中的“知”指的是建立在各种感觉基础之上的各种知觉、认知或认识;“闻”是指从他人或别人说过的、讲过的或描述过的事情、经过或信息中学到的知识;“说”指的是分别在“知”或“闻”的基础上,或者在知与闻同时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他人所说或所讲的内容进行自我思考、推理或判断得来的知识;“亲”是指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各项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探究、亲手操作或自身活动,并经过反省思维或反思、推理、判断获得的直接经验知识。所以知,闻、说、亲是人们获得知识或习得知识的4种途径或方法。“知”和“亲”为通过对自身直接经验的思考与反思、推理或判断获得直接经验知识;“闻”和“说”为通过聆听他人讲述或说教,并经过自我思考、推理或判断获得间接经验知识。因此,无论通过哪种途径或方法获得或习得知识,都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推理或判断等思维加工,才能形成自己理解的或相信的知识。所以,知,闻、说、亲是人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4种途径或能够引起人们思维活动的4种信息来源。第二句中的“名”指的是人们给具体事物或某类事物所起的名称和定义的概念;“实”指的是人们用其名称、代号或概念指代、表达、表征的真实事物、事件、具体事例等;“合”指的是“名”与“实”,即概念和名称与其具体事物、事例或某一类事物、事例在意识中或心理上经过思维加工所建立的一一对应的联系,也可以泛指对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的思维加工与整合,即对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进行对比或比较、分析与综合、建立联系与区分、推理与判断、抽象与概括等思维加工。“为”指的是人们按照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所从事或做出的各种动作、操作、运动、行为、行动、实际活动或实践活动等,也可以泛指人们对习得知识和技能的亲自运用。“名、实、合、为”4个字简要并概括地表达出了知识或规则学习的过程、阶段和目的。学习过程包括各种感知或认知过程,尤其是思维加工过程、概念学习过程、规则或原理的学习过程、规则的运用过程以及技能形成过程。学习阶段包括概念学习、事例学习、规则或原理的学习以及规则或技能的实际运用4个阶段。学习目的就是把习得的概念、规则、原理或技能亲自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尤其重要的是,“名、实、合、为”4个字还表达出学习过程就是通过思维加工在概念、事例、规则或原理及其具体运用方法四者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多重联系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不仅在《墨子全书 经上》中有“法,所若而然也”和“圆,一中同长也”两句话,而且在《墨子全书 经说上》中也有两句话,即“法,意规员三也俱,可以为法”和“圆,规写支也”。这四句话是中国古代典籍
  中对规则样例学习思想和方法的*直接、*具体和*明确的表达,而且与规则样例学习研究和规则学习直接相关,笔者分别解释如下。第一句中的“法”可以解释为“方法”或“法则”。所以,可以将第一句话理解为:法则是人为了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或完成想要完成的任务所必须这样做或那样做的方法。根据平面几何关于“圆”的定义,第二句话很容易被理解为“圆是圆周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几何图形”。第三句中的“法”也是“方法”“法则”“规则”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运用画圆的法则或规则有三种具体方法:一是根据圆的概念或定义画圆;二是用圆规画圆;三是照着圆的图形画圆。其中的第三种方法就是规则样例学习,即临摹画出圆的图形。这句话说明,一个原理或规则可以有两种或多种应用或运用的方法,例如,临摹画圆可以采用描画、刻画和拓印三种方法。第四句“圆,规写支也”的意思是:圆形是用圆规中的一支从起点画到终点并使终点与起点相重合的图形。这句话的意思在于,一个概念或规则可以根据其具体运用方法的不同做出或提出不同的操作定义。  
  总之,在《墨子全书 经上》和《墨子全书 经说上》中,中国古代学者以画圆为例阐释了规则与其运用方法之间、规则与操作定义之间以及规则与学习规则的方法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或内在联系正是规则样例学习或规则学习可以利用的一般规律。
  二、《论语》中的样例学习与教学思想
  《论语 述而》中的第七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表达出孔子启发式教学和样例教学的思想和方法。
  朱熹将“愤”注释为“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将“启”注释为“启,谓开其意”;将“悱”注释为“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将“发”注释为“发,谓达其辞”(朱熹,1987)。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当学生没有达到或处于渴望求知、明理的状态时,教师不要给他讲解知识或道理;当学生没有达到或处于欲言不能的状态时,教师不要把话说出来或者把道理讲出来。反言之,只有学生渴望求知或明理时,教师才能向他传授知识或讲解道理;只有当学生欲言不能时,教师才能把道理讲出来。为什么要这样教学呢?朱熹用程子(程颐和程颢)的思想或理念回答了这个问题,即“愤”和“悱”是学生真诚求知时的表情和渴求达理时的言语状态。学生没有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就教给他,学生的印象不深刻,学得也不牢固。因此,只有当学生处于真诚且渴求的状态时教师才能教给他,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学得牢固并心存感激。
  如果学生既“不愤”也“不悱”,教师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呢?对此,教师往往表现出三种教学态度或采用三种教学方法。积极的态度或方法是教师采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认知兴趣、学习动机或学习积极性的各种方法或策略将学生调整到“愤”或“悱”的状态,然后再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称为“启发式”教学法;消极的教学态度或方法是,无论或不顾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教师只管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采用既定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往往会导致“填鸭式”教学;第三种教学态度或方法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即虽然采用了一定的方法或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认知兴趣或学习动机等,但是在还没有使学生达到“愤”或“悱”的状态时就急于进行教学了。这种教学表面上看来似乎也是启发式教学,但是与真正的启发式教学相差较远,也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效果。
  例如,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也向学生提问或发问,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答对了,也有答错的,甚至可能还有学生连问题都没有听清楚。可是不管怎样,只要学生中有人答对,教师就急于往下讲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使一些学生学懂,而使另一些学生似懂非懂、根本不懂或“跟不上”。因此,在这种教学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三种学习心态:第一种是一些学得懂的学生的“享受”学习心态;第二种是学得似懂非懂学生的“难受”学习心态;第三种是根本学不懂、跟不上学生的“忍受”学习心态。有些课堂教学甚至如同《学记》中所描述的那样:“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朱熹,1987)!“呻”就是“吟诵”,“占”就是“看着”,“毕”是指古代写有文字的竹简或木简,所以“呻其占毕”可以被理解为“照本宣科”式教学,或者教师看着教案、讲稿进行教学。“多其讯言”意指“满堂灌”教学或“填鸭式”教学。“及于”即是“急于”;“数进”指教师讲得“烦琐”“快速”或“赶进度”。“刑”意指“成就”或“成效”。这段话描写的师生状态在现实课堂教学中也不少见。即有些教师要么是照本宣科地教学,要么是满堂灌式教学,要么是讲得快、赶进度,要么是讲得令学生心烦或者令学生不明白。一些教师为了赶进度,既不顾学生是否理解或能否记牢,也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或积极性,更不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既违背教学原则,又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厌恶学业、埋怨教师、苦不堪言且不知学习究竟好在哪里,所学的知识也会很快就忘掉。这样的教学没有成效的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对例子、例证或样例的理解能力。他对那些“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学生采取“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的教学态度。就是说,即使教师举出了学生熟悉的例子,学生也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地联想或理解,教师就不能再给他讲下去了。
  从表面看来,这似乎与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不符,其实不然。因为孔子总的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简言之,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从孔子与其弟子的一些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学生的性格、志向和能力之间均存在个体差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不仅有年龄差异、水平差异,还有类型差异和性别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不能消灭,只能缩小。孔子甚晓其理,所以才提出“因材施教”的普适教学原则。
  至于为什么孔子认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这样的学生不能再教下去了,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或类比推理能力还有限,还没有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二是采用实例或例证的范例教学已经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了,用此方法尚不能被启迪的学生,恐怕难寻他法了。所以,只能等学生的理解、联想或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以后再教。
  三、《学记》中的样例学习与教学思想
  《礼记 学记》中有“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高时良,2016)。这段话列举了技术规则学习的三种实际情况:其一,优秀冶炼师的儿子必然学会修补鼓风机裘皮漏洞的技术。因为古代冶炼金属所用的鼓风气囊是用兽皮缝制的。冶炼时溅出的星火会烧坏裘皮,裘皮出了漏洞需要缝补。对于古代的技师而言,儿子就是他的徒弟。父亲冶炼金属时,儿子当徒弟给冶炼炉鼓风是例行工作。鼓风机的皮囊被烧漏了,父亲必教儿子缝补,所以冶炼师的儿子一般要学会修补裘皮漏洞的技术。这就如同厨师的儿子要学会磨刀、瓦匠的儿子要学会和泥一样。其二,优秀的制弓师傅,其子一般都能学会编制筐篓和簸箕等技术。因为父亲在制弓时削下来的竹枇还另有所用,烧掉可惜。所以,父亲在闲暇时会教他的孩子利用这些竹枇废料编筐织篓。在这种条件下,制弓师傅的儿子就能学会编织筐篓和簸箕等手艺。其三,小马驹长大后也要像其“父母”那样驾车。小马驹学驾车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必须从小就跟在“父母”所驾马车的后边学习驾车时的步伐。笔者下乡插队学习赶马车时,曾经向车把式请教过这个问题。“大把”(相当于赶马车的“大碗儿”)告诉笔者:把马驹拴在车后,为的是从小就让它跟着大马学习驾车所走的步伐。
  上述三句话讲述的显然是技术规则学习和技能训练的三种条件或途径:第一种是学习与冶炼技术相关技术规则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样例学习研究的悠久学术背景 1
第一节 中国古代样例学习与教学思想 1
第二节 学习理论研究 7
第三节 学习迁移研究 20
第二章 样例学习研究概述 27
第一节 样例学习研究的起源 27
第二节 样例学习研究的兴起 48
第三节 样例学习研究的进展 54
第四节 样例学习研究的成就 75
第三章 两种样例学习的划分与规则样例学习的实验研究 114
第一节 两种性质不同的样例学习实验研究 114
第二节 定义不明确的规则样例学习实验研究 121
第三节 定义明确的规则样例学习实验研究 130
第四章 规则及其学习原理 180
第一节 关于规则的概述 180
第二节 规则样例学习模式 221
第三节 规则样例学习原理和规则学习一般原理 265
第五章 规则学习推理迁移理论 327
第一节 促进迁移问题解决的规则样例学习实验研究 327
第二节 规则样例学习迁移理论 364
第三节 样例学习迁移理论 380
第四节 规则推理迁移理论 388
参考文献 396
后记 42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