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及不足
六、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说明
第一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先秦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周公家教:以《康诰》、《大诰》与《酒诰》为中心
二、孔子家教
三、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经典:“五经”与“四书”
第二节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刘邦《手敕太子文》
二、董仲舒的家庭教育思想
三、司马谈的《命子迁》
四、诸葛亮的《诫子书》与《诫外甥书》
五、古今家训之祖:《颜氏家训》
第三节 唐宋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完善
一、李世民的家庭教育思想
二、范仲淹的家庭教育思想
三、包拯的《包拯家训》
四、欧阳修的家庭教育思想
五、司马光的家庭教育思想
六、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
第四节 明清时期:儒家家庭教育的繁盛及转向
一、王阳明的家庭教育思想
二、古代最著名的《朱子家训》
三、千古第一家训《曾国藩家训》
四、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近代转向
第二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
第一节 儒家天人关系中的人
一、天人合一与人的属性
二、天人合德对人的本质规定
第二节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一、人性
二、人性之善恶
三、人性之善何以可能
第三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明人伦
一、人伦
二、亲亲与尊尊
三、知爱与知教
第二节 正家风
一、家风
二、正已正家
三、宜其家人
第三节 美风俗
一、家风与世风
二、厚俗与新民
第四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 正家之道
一、父慈子孝
二、兄友弟恭
三、夫义妻贤
四、长幼有序
第二节 家庭美德
一、勤俭
二、忍让
三、仁爱
四、谦虚
五、忠孝
六、重学
七、和睦
第三节 家国情怀
一、齐家
二、亲宗族
三、睦乡邻
四、爱国家
第五章 儒家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第一节 儒家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家训教育
二、家规教育
三、家礼教育
四、私塾
五、交游
第二节 儒家家庭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法
二、循序渐进法
三、宽严相济法
四、榜样示范法
五、说理教育法
六、启发诱导法
七、内省自觉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