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整个社会陷入危机,教育领域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顿。诚如朱熹的名句“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所描绘的: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会同相关机构密集出台了一批新政,借助教育政策的组合力量,瞄准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调性,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困局中谋发展促发展,为教育优先发展破解难题、谋篇布局,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应变,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效实施“停课不停学”,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进一步加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立德树人育人机制,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持续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圆满完成各项事业发展任务,为引领“十四五”期间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带来威胁和影响,整个教育系统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支撑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推进教育事业全面有序发展。
(一)稳步落实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
教育系统是全国疫情防控的关键领域,处理过程稍有不当,会直接影响抗疫效果。面对持续恶化的疫情形势,政策的实效性折射出整个教育系统的危机应变能力。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标志事态严峻,1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在寒假伊始就作出大中小幼适当推迟春季开学的战略决策。“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成为教育部门应对疫情防控延期开学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截至2020年2月2日,教育部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2月4日,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20〕2号),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充分利用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3号),全面落实“停课不停学”工作,要求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专用电视频道、部分省市和中小学校网络学习平台、电子版教材等学习通道。2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频道接收传送工作的通知》(广电办发〔2020〕23号),要求全国各有线网络传送机构切实做好中国教育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空中课堂频道(CETV-4)的接收传递工作,打通网络与电视“双渠道”,保障农村及偏远地区学生的居家学习。3月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4号),总结推广了前一阶段“停课不停学”的典型经验,为深入推进在线教学提供参考。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是教育危机决策的关键,直接影响了决策效果。在这场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教育实验中,“停课不停学”政策,以及对疫情的发展形势和民众的心理反应的预判精准,传递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政策价值取向。在政策出台前做的大量铺垫工作,以及此后针对教学资源供给、平台升级、青少年近视、政策推进经验的及时跟进与反馈,体现了政策的系统性。此外,“停课不停学”政策得以在多机构、多部门、多地区顺利推进,也得益于教育部及其相关部门统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内部协调性。
(二)大力保障在线教学质量
为了提升在线教育教学质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在线教育资源是首要任务,教育部会同财政、工信等相关部门,从经费、技术、教师等多个层面出发,保障在线教育教学质量。
2020年2月6日,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教技厅函〔2020〕7号),提出加强对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的网络保障服务,汇聚社会各方资源,支持线上教学工作。2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财办教〔2020〕11号),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要求地方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及时研究制定学校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政策措施,支持学校确保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疫情防控。2月10日,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教师厅函〔2020〕2号),要求因地制宜组织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做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和师训资源开放共享工作。2月14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教师司函〔2020〕4号),要求调整国培项目安排,因地制宜开展教师在线教学培训。3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5号),要求切实加强教学保障,科学有效安排教学时间,做到教学内容适当、教学时间适当,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三)组织推进健康公平高考
高考关系着国家人才选拔与社会公平,关联着千万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虽然“停课不停学”降低了疫情的影响,但在线教学与集中备考存在明显差异,加上各地在线教学经验与水平不同,学生的复习效果难免受到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考生复习备考的影响,切实维护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在“健康第一”和“公平第一”的理念下,教育部决定将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这是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延期,决策的背后不仅是对考生和家长关切的回应,也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大中小学全学段全面开展复学复课工作。在“分级分类分区、错峰错时错段”政策引导下,到2020年6月,整个教育体系稳步进入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各项工作中,高考工作的组织实施也被提上日程。2020年的高考殊不寻常,报名人数1071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全国设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不仅要严格执行命题、制卷、试卷保管、施考、阅卷等各环节的管理,确保考试组织万无一失,还需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6月11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陈宝生提出确保“健康高考”“公平高考”“平稳高考”“温馨高考”和“诚信高考”的工作要求。7月5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2020年高考防疫家长关键提示10条》,从健康检测、卫生习惯、防疫知识、送考安全等多个角度确保考生和考务人员掌握防疫必备技能,为顺利举行高考提供安全保障。最终,教育战线以最严格的措施做好疫情防控,以最严格的标准确保考试安全、公平、科学、规范,赢得了疫情防控和高考工作的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