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类知识演化史(精)
0.00     定价 ¥ 1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525013
  • 作      者:
    作者:(德)于尔根·雷恩|责编:王佶|译者:朱丹琼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雷恩教授分别考察了文字的演变、科学在古代世界的出现、近代早期的科学革命、知识的全球化、工业化等重大历史事件,最终在更广泛的知识史中重新构建了科学技术史。其研究方法借鉴了进化生物学、认知科学的相关成果,也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的视角,又通过力学、化学、地质、农业等方面的具体例子,将多项具体研究整合进了一个大框架内。因此,本书不只是一种通俗意义上对科学的“文化史”叙事,更是通过专业、清晰、严谨的方式,对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内的具体研究进行的深入分析。科学被置入更广泛的人类知识背景,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 针对当前的“人类世”地质年代及其带来的多重挑战,本书还在最后部分提出了一个切实而饱含希望的建议:如果我们能够基于新兴的社会网络分析,更充分和完善地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全人类共同的“认知之网”,也许,人类自身及其文化将最终得以长久存续。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中文版序
本书的故事
一项长期研究项目及其根源
研究的两大轴线
力学思想史
知识史的纵向研究
知识流通研究
知识的更广阔背景
走向知识的历史理论
致谢
第一部分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知识?
第一章 人类世的科学史
暴风雨
谁在破坏我们的地球?
作为知识问题的世界
在科学史与知识史之间
作为勾勒姆的科学
知识如何演化?
进化论的启发作用
《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全球学习过程?
第二章 人类知识历史理论的要素
本书的框架
知识结构如何变化
知识结构与社会如何相互影响
知识如何传播
我们的未来依赖何种知识
第二部分 知识结构如何变化
第三章 抽象与表征的历史性质
抽象的力量
哲学上的挣扎
心理学的视角
皮亚杰的抽象概念
社会实践中抽象的根源
作为物质实践的行动
知识之物质体现的作用
从发生认识论到历史认识论
历史语境中的社会认知
外部表征的生成性歧义
谁抽象地思考?
知识的三个维度
第四章 知识系统中的结构性变化
知识系统及其架构
认知科学的作用与达尔文的榜样
……
第三部分 知识结构与社会如何相互影响
第四部分 知识如何传播
第五部分 我们的未来依赖何种知识
术语汇编
注释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