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
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罗伯特·洛根:《字母表效应:拼音文字与西方文明》/
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留声机电影打字机》/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
雷吉斯·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
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
保罗·莱文森:《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
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媒体考古学:论技术视听的深层时间》/
列夫·马诺维奇:《新媒体的语言》/
马修·福勒:《媒介生态学:艺术与技术文化中的物质能量》/
保罗·亚当斯:《媒介与传播地理学》/
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
施蒂格·夏瓦:《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
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奇云:媒介即存有》/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