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互联网群聚传播(2022)(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55520
  • 作      者:
    作者:隋岩|责编:杜长清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互联网虽具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属性,但本质属性是传播主体极端多元的群体聚集性传播。速聚速散的群集,形式酷似“快闪”,但绝不同于“快闪”背后的组织传播本质。时间碎片化与空间叠加且加速流动,赋子群聚传播生成条件,促使大众传播时代的离散社会,演变为互联网空间中常态化的社会聚集,即原本非常态的集合行为常态化了。 多元主体聚散瞬间化、常态化的社会表达,既直逼话语权力和舆论角逐,又反映出虚、实社会结构的“共变共振”关系。群聚传播以表征符号映射社会结构冲突,用情绪发泄裹胁民意,激发真相难辨的网络狂欢,把个体事件、局部问题扩散演化为整体问题,转化为舆情海啸,不仅可以绑架个人、机构、企业、行业,甚至可以影响任何国家的外交政策乃至战争走向和国际格局。 本书涉猎的论题较广泛,可供传媒、社会、语言、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
  群聚传播: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虽具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属性,但其本质属性是传播主体①极端多元的群体聚集性传播,本书称为互联网群聚传播②(the internet-based assembly communication),即指极端多元的网络主体因事自发聚集在互联网空间中,以去结构的方式展开的传播活动,是原本非常态的社会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在互联网传播中的常态化,换言之,是大众传播时代的离散社会③演变为互联网空间中的常态化社会聚集。
  一、互联网传播的“群聚”本质
  “群聚”即群体聚集,群体是主体,聚集是主体的行为。主体和主体的行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下面从两个方面,即互联网的主体和主体的行为来理解互联网传播的本质。
  首先,如何理解互联网中的“群体”?有别于传统意义的“群体”,互联网群聚传播中的网络群体,既非首属群体,也非次属群体,还有别于所谓网络社群传播中的社群④,而是原本分散但又能因事迅速聚集的离散性多元主体的暂时性群集。这样的多元主体群集因某一事件在互联网平台自发聚集形成,主体通常具有匿名性,主体之间联系松散,甚至可能此前、此后永远不存在任何真实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这是一种随着被关注事件的更迭而移动不居的、暂时性的隶属群集,隶属的是被关注事件,而非组织性的群集;当被关注事件冷却、淡出视野或结束后,群集迅速散去。这种迅速聚集又迅速散去的传播形式,形式上如同“快闪”,但又与“快闪”有本质的区别———“快闪”的背后是有组织的,是一种组织传播。
  “群体”的视角意味着从主体的角度来认清极端多元主体涉入是互联网传播的本质。但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互联网群聚传播中的极端多元主体,不仅包括数量庞大的网民个体,也包括自发形成或非自发形成的各类社会组织主体、政府职能部门主体以及智能化的数字主体等。活跃在互联网中的各类行动者,都是互联网传播的主体,也即,互联网群聚传播中的主体是多类型的极端多元主体。随着元宇宙和ChatGPT等新技术的发展,包括AI虚拟人、网络机器人等在内的众多数字主体,将会继续丰富互联网群聚传播的主体类型,使互联网群聚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同时,与之伴生的问题或许是如何理解数字主体与网民主体、组织主体、媒体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评判前者可能对后者造成的误导乃至操控,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
  其次,既然互联网的传播主体是极端多元的,其传播行为就必然是多元且由聚焦而生发又不确定的。互联网提供的超时空、泛传播的媒介环境让多元主体只要能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参与到聚集性的传播中,从而造就了互联网群聚传播的即时化、常态化。在深度媒介化的社会,所有信息传播的主体都被新的互联网传播机制捕获,或者说都可以借助互联网传播机制产生群体聚集效应。小到个体事件的聚集性评论,大到社会议题的全民参与,都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发生碰撞、形成叠加,从而体现出互联网传播的“聚集”本质,可谓以往社会生活中非常态的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在互联网传播中常态化了,催生出一个多元主体聚集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生产无限量信息的互联网群聚传播时代,或者说是催生出一个互联网社交媒体所营造的信息环境时代、拟态环境时代。
  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是,互联网的聚集功能,不仅产生了强大的传播能量,而且塑造了传播的海浪状形态。这种强大的传播能量像大海的巨浪一样,一波紧跟着一波,究其根源,是其“因事聚集”的动力机制。互联网传播中的聚集,并非无缘而聚,而是因事而聚。因事聚集的“聚”,及伴随“聚”而生成的庞大参与群体,以及信源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信息间的互文性,才是互联网海浪式传播能量的根源。每一次海浪式传播皆因“聚”而来,也可因下一次“聚”的发生,阶段性结束上一次“聚”所引发的传播。因“某明星逃税被罚1.06亿”的群聚传播,可以结束“某明星逃税被罚13亿”的群聚传播;因“国足失力”开启的群聚传播,也可以结束“某明星获国家精神奖”的群聚传播。换言之,因下一个事件而“聚”的传播,结束着因上一个事件而“聚”的传播。因事聚散的更迭,成为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所以说,互联网传播的聚集,是暂时而又接连不断的聚集。
  互联网传播的“群聚”本质,为这个时代带来了新的活力与风险。一方面,传播的自主自由形塑了新的社交场景、社交方式和信息生产与交换方式,使网络空间的社交黏性、群体聚集的活跃性、信息的极大丰富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扩展了主体性的动力机制;而且也成为可增值的社会资本,催生出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时代精神的迭代更新与社会结构的嬗变。
  另一方面,极端多元的传播主体的无限量生产与传播不仅使信息体量暴增,还造成了信源的高度不确定性、匿名性、无序性;权威信息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而导致的权威性丧失,给互联网群聚传播中的感染性和盲从性以更大的可乘之机;虚拟网络连接起来的弱关系,甚至无关系在扩大聚集规模的同时,隐含着情感情绪的爆发力,尤其个体情感情绪的社会化传播成为常态并聚合成势,导致网络的群聚行为如蚁群行动,隐含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巨大破坏力;在群聚传播过程中,多元传播主体聚散瞬间化、常态化的社会表达,引发舆论快速发酵,每一次群聚都是一次集体无意识的“围剿”;失去理性的舆论极化并多次反转,群体的共情、移情“围剿”能力得到空前释放,加剧了群聚传播引发的诸多不确定性,直逼话语权力。*终,在互联网群聚传播的狂欢和“围剿”中,以表征符号映射社会结构冲突、以个体情绪裹胁公共意见逐渐成为常态,个体事件、局部问题扩散成为整体问题,甚至发酵成为舆情海啸,不仅可以绑架个人、机构、企业、行业,甚至可以影响任何国家的外交政策乃至战争走向和国际格局。信息环境、象征性现实僭越了客观环境、客观现实,成为民众头脑中主观性现实形成的决定性力量,给社会认知、价值判断、行为选择、社会秩序与管理带来风险。总之,虚、实社会结构共变共振,活力与风险并存,是互联网传播“群聚”本质的凸显。
  二、“群聚”赋予互联网传播的新内涵
  互联网群聚传播看似满足了个人主体性的建构需求,也推动着社会信息的共享与意义生产。其实,在媒介技术的赋权下,主体间的聚散关系改造了互联网传播的多元主体,使其演变为情绪先行的狂欢者与意义的再生产者,并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资源配置的新型平台。因此说,“群聚”赋予了互联网传播新的内涵。
  (1)互联网群聚传播是以传播主体为核心的关系型传播。互联网媒介的连接属性与居间者的角色,使“主体关系”成为互联网传播的始基与价值所在。传播形态的变革与媒介技术的牵引密不可分,媒介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导致传播在时间或空间维度上产生偏倚,进而对文明的走向产生影响。随着时空边界的消融,原有的时空秩序也被打破和重构,散落在世界各处的人们能够在同一时间与他人共处于同一信息场,这就为大规模的主体关系聚集提供了可能,并不断推动新的主体关系实践。这种新的主体关系实践包括个体、群体、民众、组织、政府职能部门等多层面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与文化关系,表明了群聚传播是以传播主体为核心的关系型传播。群聚传播关系实践中的主体不仅是流动不居的、随时生成的,且具有意向性和超越性;主体之间的关系虽是偶然邂逅的,却是有机融合的,也是情感交织互构的。
  (2)互联网群聚传播是感性化特征凸显的情感型,甚至情绪型传播。互联网技术为个人情感的社会化传播创造了介质条件,而互联网群聚更是为个人情感的社会化传播提供了动力机制。这里的情感既有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共有性、结构性情感,也有短暂而强烈的情境性与极化的情绪。作为一种特殊信息,情感情绪具有传染性、累积性,情感情绪的流动推动着信息在互联网中不断地生成、变化、叠加、撞击,并依靠情感情绪的关系聚拢起来。同时,群聚传播的情感情绪偏向也带来了社会整体文化生活中感性意识的彰显。群聚传播中多元主体的传播模式和媒介表达都呈现出感性化特征,这使得群聚传播成为一种多元主体日常化的感性交往实践。这种感性交往所激发的社会认同力量,不仅赋予了普通个体在关系构建时的极大选择性,还意味着感性选择成为群聚传播中主体关系建构的重要机制。
  (3)互联网群聚传播是井喷式的叙事型传播。互联网是一个传播和叙事的喷井,并因“井喷”而产生强烈的互文性、过度阐释、无限衍义。表面上是新媒介技术使得非线性叙事结构和交互性叙事方式成为可能,本质上是网络技术带来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群体叙事、群体传播,才使得关于同一事件的众多叙事文本组合交织在网络空间中。互联网群聚叙事超越了传统叙事中本事、底本、述本的关系,形成了事件相关体、文本集合体和具体文本的三个层面,从“本事”到“事件相关体”的演变、从“底本”到“文本集合体”的演变、从“述本”到“具体文本”的演变,可以发现三组相对应,但截然不同的概念演变,能够帮助我们认知网络叙事机制,揭示出正是事件相关体、文本集合体与具体文本三个层次的关联机制协同推动叙事与传播进程。首先,具体文本与文本集合体在主题建构和表达形式等方面形成彼此指涉、互为参照的互文链。在群体传播的推动下,这种互文链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网络叙事意义的动态层累也由此形成。其次,网络文本的叙事意义经历着文本集合体内部文本间相互交织的共生过程,一则,形态丰富的副文本不仅能烘托语境和勾连意义,也能促进情感召唤和情绪感染,甚至还会对社会事件的现实发展造成影响;二则,通过关键词搜索、主题词关联等链接方式,具体文本的正文本和副文本,以及具体文本与同步文本、前文本、后文本之间建立起比以往任何媒介环境下都更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成为网络叙事中意义不断再生的关键性推手。再次,网络文本的叙事意义也源自作者与读者的双向建构,不同阶层、群体、代际在信息接触、选择、认知、表达和传播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导致网络叙事文本的生成与阐释也更为复杂。人人皆有叙事和阐释的权力与机会,离散的个体化叙事在群体传播系统中被链接,并发生关系、产生互文性。在具体的阐释过程中,多元主体的二次叙述作为重要的接收与阐释环节,通过还原式、转述式以及创造式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再度阐释与建构,以及转发、评论、跟帖、回帖、链接等互联网特有的传播方式,形成过度阐释和无限衍义。多元传播主体或通过解构、借题发挥等方式对具体文本、文本集合体进行多层次的无限衍义,或在解读文本前将预设意义赋予被阐释文本,从多维度进行过度阐释。这不仅形成多元阐释间的张力,也必然影响相关事件社会舆论的演变。而这一切都是随着互联网群体的聚散叙事、聚散传播而发生和演变着。
  (4)互联网群聚传播是拓展社会资源分配方式的平台型传播。凸显传播主体关系的互联网群聚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格局,为人类的信息生产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以传播者为中心的线性传播模式,构建了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的传播关系结构,赋予了普通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情绪社会化传播的可能,颠覆了信息生产者的既有身份和地位,因此也带来社会资源分配方式的革新。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挑战了大众传媒只将社会资源配置给精英群体的模式,开启了将社会资源配置给普通个体的历史。草根、网红火爆的现象说明,普通个体可以通过互联网群聚传播吸引社会注意力,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获取社会资源,进而重构资源分配关系,改变社会资源格局,部分地再生产社会结构。
  三、认知互联网群聚传播本质的价值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新型“群居”生活打开了方便之门,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依赖身体共在与空间实存的传统群体传播方式,一种脱身、解域,依靠符号聚集与符号想象的互联网群聚传播模式被建构起来。群体聚集从传统的身体聚集转向互联网的注意力聚合和表达聚合,群体传染从接触性传染转为无接触传染,群体暗示也从现实情境转为符号情境。
展开
目录
目录
绪论 群聚传播:互联网的本质/001
第一章 群聚传播中的主体关系/011
第一节 网络群体的观念演变与价值反思/011
第二节 群聚传播中的主体关系偏向/030
第三节 群聚传播中的主体关系建构/044
第四节 群聚传播中的主体聚集与认同重构/063
第二章 群聚传播中的网络行为与心理/074
第一节 互联网群聚传播的行为模式/074
第二节 群聚传播中的非理性互动/086
第三节 群体心理的网络呈现与作用机制/102
第四节 群聚传播中的互动模式与心理/121
第三章 群聚传播中的传播特性/143
第一节 群聚传播中的网络互文性/143
第二节 群聚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160
第三节 群聚传播中关系结构重塑/170
第四节 从混沌理论认知群聚传播特性/180
第四章 群聚传播中的信息生产/192
第一节 群聚传播中的信息选择与倾向/192
第二节 群聚传播中的信息扩散机制/203
第三节 群聚传播中的情感说服方式/234
第四节 群聚传播中的信息生产方式/248
第五节 加速社会与群聚传播:信息现代性的张力/281
参考文献/300
索引/313
后记 用时间征服空间的传播趋势/316
CONTENTS
PREFACE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 THE NATURE OF THE INTERNET/001
CHAPTER1 SUBJECT RELATIONS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011
1.1 Concept Evolution and Value Reflection of Internet Crowds/011
1.2 Bias of Subject Relations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030
1.3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Relations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044
1.4 Subject Aggregation and Crowds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063
CHAPTER2 INTERNET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074
2.1 Behavior Mode of the Internet-based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074
2.2 Irrational Interaction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086
2.3 Internet Display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Group Psychology/102
2.4 Interaction Mode and Psychology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121
CHAPTER3 COMMUNICATIVE CHARACTERISTICS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143
3.1 Network Intertextuality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143
3.2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160
3.3 Relationship Reconstruction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170
3.4 Understanding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haos Theory/180
CHAPTER4 INFORMATION PRODUCTION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192
4.1 Information Selection and Tendency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192
4.2 Information Proliferation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203
4.3 Emotional Persuasion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234
4.4 Information Production Mode in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248
4.5 Introduction Accelerating Society and Assemblage Communication:The Tensions of Information Modernity/281
REFERENCES/300
INDEX/313
EPILOGUE THE COMMUNICATION TREND OF CONQUERING SPACE WITH TIME/31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