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全面系统地阐述先秦以来江苏地区出版活动的发展全貌,包括发生在江苏地区的出版大事、诞生于江苏地区的精品著作,也包括活跃在江苏地区的一代又一代出版人。丛书展示了江苏地区出版文化特点及其当代价值,有助于推动全国出版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走向进一步深化。
第一部以江苏地区出版活动为记录和研究对象的通史性著作
一
本书所称的江苏当代出版业是指从1949年四五月间江苏全境解放以后开始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本书记载截止于2008年。
解放战争后期,华中新华书店在苏北解放区已经建有自己的出版系统。其后,新华书店工作人员紧随解放大军的步伐,每解放一座城市,立即进行旧政府的出版资源接管并创建新华书店。在1949年4月渡江战役之前,苏北地区各城市的新华书店已先后建立,形成了苏北地区的图书发行网。
从1949年到1957年,江苏当代出版业稳步前进,不断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949年4月25日,苏南新华书店总店在无锡成立;5月12日,南京市新华书店成立;5月17日,苏北新华书店总店在泰州成立。江苏当代出版业大幕开启。
在其后的几年时间里,江苏出版业遵从上级指示,完成了出版、印刷、发行的专业分工和企业化,1951年分别建立了苏南、苏北人民出版社和各自的印刷厂,各级新华书店也成为专业发行机构,出版工作逐渐进入正轨。
1953年江苏省恢复建制,苏南人民出版社与苏北人民出版社合并成立江苏人民出版社,苏南、苏北、南京三个新华书店合并成立江苏省新华书店。次年,原苏南新华印刷厂、苏南日报印刷厂、苏北日报印刷厂合并组成江苏新华印刷厂。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私营的正风出版社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全省523家私营书店、书摊和几百家私营印刷厂,先后并入当地国营新华书店和国营印刷厂。
江苏人民出版社建立后,一方面接续苏南、苏北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工作,另一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当年就制订出一整套出版工作规章制度,包括《稿酬暂行办法》《著作物出版合同》《关于编制出版计划的暂行规定》《原稿审阅简则》《编辑出版方针和工作任务、编辑工作人员职责及工作条例》《选题计划》《十二年(1956—1967)出书初步意见》等。出版工作按照“地方化、大众化、通俗化”的方针,主要出版以工农群众、县以下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通俗读物。建社第一年出新书84种,总印数190万册;期刊4种。到1956年,年出新书达600种,总印数2147万册。“医学丛书”“农业生产知识丛书”“江苏民间戏剧丛书”,小说《荣誉》《公民》《解约》《出嫁》《在泉边》,儿童文学《一支钢笔》《小虎》,人物传记《忠王李秀成传》等,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经过这三五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700多人的作者队伍,逐步改变了解放初期出版社编辑和作者合二为一的状况。
江苏新华印刷厂是江苏书刊印刷的主要基地。1954年建成时有职工242人,固定资产50万元:全张机2台,对开机8台,四开机1台,单色胶印机1台。年生产能力:铅印印刷1.8万令,胶印印刷1.2万色令。由于课本、图书和政治文件宣传材料的印制任务很重,又在全省各地发展了40家书刊印刷厂,但仍有40%的教科书等大宗书刊和高档次画册要到上海去印制,为此,特在上海设立了江苏人民出版社驻上海工作组。1960年江苏新华印刷厂新厂房建成,1961年撤销驻上海工作组。
新华书店系统从江苏全境解放起,就是省内最主要的发行渠道,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成为全省唯一的图书发行渠道;期刊则由省邮电管理局发行。1953年,江苏省新华书店成立后,大力加强发行网点建设,各市(地)县新华书店有65个,城乡门市销售点95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图书发行网络;同时加强发行工作的计划性,推行图书预订制度,实行图书征订和零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发行工作逐步走上健康的运行轨道。1956年,全省的市(地)、县新华书店门店发展到78个,城乡门市销售点107个。全省农村供销社普遍建立了图书发行专柜,县以下农村发行除课本预订和系统发行的图书外,都由供销社供应。全省新华书店职工数由1953年的1305人增加到1445人。全省图书销售总额,1953年为867万元,4476万册;1956年为1620万元,8542万册,总额和册数均增长了近一倍,而其中课本的比重,从1953年的46.3%降为1956年的43%。省店的发行额1953年是92万元,占总销售额的10.6%;1956年为588万元,占36.2%,全省图书发行呈有计划有秩序发展的态势。
目录
概 论……………………………………………………001
第一章 江苏当代出版业的创建………………………019
第一节 接收与创建……………………………………019
第二节 国营出版业走向专业化、企业化……………022
第三节 苏北当代出版业的雏形………………………024
第四节 苏南新华书店的开局与演进…………………027
第五节 苏南人民出版社的成立与成长………………031
第六节 南京市新华书店的出版活动…………………034
第七节 其他出版活动…………………………………035
第八节 出版管理与公众服务…………………………043
第二章 江苏当代出版业的初步发展(1953—1965)……046
第一节 江苏人民出版社的组建与曲折发展………………047
第二节 江苏出版管理机构的建立与模式的演变…………095
第三节 早期的期刊出版……………………………………100
第四节 早期的书刊印刷……………………………………105
第五节 图书发行业的体制变化……………………………116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与拨乱反正时期的江苏出版业(1966—1980)……129
第一节 “文革”时期的江苏出版……………………………130
第二节 艰难的复苏……………………………………………140
第三节 独步发展的印刷业……………………………………156
第四节 图书发行的政治化……………………………………160
第五节 波折中的期刊出版……………………………………164
第六节 特设机构的出版管理…………………………………169
第四章 江苏当代出版业的快速发展(1981—1995)………172
第一节 出版机构迅速增多……………………………………172
第二节 逐渐显现的出版“双效益”…………………………183
第三节 期刊出版如火如荼……………………………………191
第四节 印刷生产力与时俱增…………………………………198
第五节 图书发行改革方兴未艾………………………………206
第六节 出版管理不断加强……………………………………213
第七节 版权保护与版权贸易…………………………………223
第五章 江苏当代出版业的现代转型(1996—2008)…………229
第一节 江苏精品图书生产的总体格局…………………………231
第二节 江苏图书出版的板块结构与演变………………………247
第三节 江苏当代期刊业的演进…………………………………283
第四节 江苏数字出版的兴起与跌宕……………………………294
第五节 江苏当代出版业的改革与产业发展……………………308
第六节 江苏图书发行业的勃发…………………………………330
第七节 江苏印刷复制业的产业化进程…………………………351
附录一 江苏出版大事记(1949—2008)………………………373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