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流行之道(在潮流中把握真实世界)(精)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663047
  • 作      者:
    作者:胡泳|责编:孙志文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审视数字时代的《娱乐至死》,建立现代人的思想支点!抖音、电子游戏、直播、特斯拉、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当新的潮流袭来,我们真的做好迎接它们的准备了吗?他们又会给我们的认知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跟随著名传媒学者胡泳,一起解剖“流行”,展露世界的底色。
流行与时代同步,喧嚣与冷静抵牾。毫无疑问,流行是当下的产物,但每个当下,都会被卷进历史的洪流中,流行也就变成了时代潮头上的一朵朵浪花。历史告诉我们,反思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每一轮流行的大潮都向着它的未来退去,并在沙滩上留下痕迹。

展开
作者简介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


因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而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严复”,研究领域为数字媒介与数字社会、网络政治学、数字经济与管理,是国内媒介生态领域最有发言权的学者之一,在《财新》《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平台发表专栏文章。 2018年,被Thinkers50(全球管理领域的权威排行榜)选入“Thinkers50 雷达”名单,名列可能对未来组织机构的管理和领导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30位世界思想家之一。


译著:《数字化生存》(1996)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2009)

      《知识的边界》(2014)

著作:《网络为王》(1997)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2008)

      《数字位移:重新思考数字化》(2020)


展开
内容介绍
流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为什么有些歌曲、电影、游戏、应用程序或名人会爆红,而另一些则会失败?“走红”到底是运气还是有科学依据? 本书虽名为“流行之道”,但并不能揭示某种单一的流行秘密——流行从来没有完整和完美的公式,因为假如有的话,每个人都会竭力仿效它,那么流行物反而随之变成大路货了。 然而,尽管没有流行的成功公式,但流行背后还是有规则可循。这些规则事关我们为什么喜欢我们喜欢的东西,以及流行背后的文化是如何变化的。本书试图探讨这些规则,并折射流行背后的文化变迁。
展开
精彩书摘

元宇宙社会的新乌托邦想象


随着以“移动互联”“应用生态”“全息互联网”等为关键词的新一轮数字革命的全面展开,以及虚拟现实、沉浸环境、区块链、开放源代码等媒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加之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趣缘社群逐渐成为成熟的网络文化生产机制和主体组织方式,元宇宙“顺势而出”,在当下被历史性地定位为内嵌在整个互联网以及数字化发展序列中的新阶段,并被赋予了超脱话语层面之外的社会意义和未来想象。从其内在技术、机制和价值设想中可以看出,元宇宙作为一个依然携带硅谷话语的乌托邦式的社会构想和社会实践,在生产与创造、认知与经验、社群与身份 3 个方面都呈现出有待激发的潜能和变革性影响。但是这种潜能和变革性影响又深受物质世界的制约,元宇宙社会也因此展现出和现实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连接。 

随着马克·扎克伯格的商业布局变动和资本市场的新一轮 狂欢,“元宇宙”成为当下产业界和学术界风光无两的热门概念。然而,元宇宙并非具有历史断裂意味的“新发明”,而是一个经由 30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讨论和实践,而被我们早已熟知但不自知的“旧概念”。因此,对元宇宙的历史性梳理和学理化建构,将是对数字革命开启至今的一次管中窥豹式的阶段性总结,以及对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与想象。 

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曾指出,20 世纪后期美国的科学文化中有 3 处至关重要的边界崩溃:首先是人与动物的界限被打破;其次是人、动物和机器之间界限趋于模糊;最后是物质世界与非物质世界的相互渗透。这三重界限的不断消弭使得“赛博格人类”的想象成为可能。21 世纪第二个 10 年开启,这三重边界的崩溃突破了时空的限定来到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因此,当我们讨论元宇宙时,所讨论的绝不仅仅是互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或资本投资的下一个风口,而是一个关乎另类社会实践的可能性以及人类种群如何与技术共处、与机器共生、与代码共事的后人类境况议题。 

“元宇宙”的语汇缘起与历史叙述

“Metaverse”作为一个词语和概念上的舶来品,在本土的语境中被对应为“元宇宙”这一并不具有明确意涵和具体所指的词语。除此之外,该词亦有“超元域”“后设宇宙”“形上宇宙”“元界”“超感空间”“虚空间”等翻译。而在诸多翻译中,我认为“超元域”一词相较而言更准确地指涉了这个概念的关键含义,即超越次元的场域。“Metaverse”本身就是前缀“meta”(超越)加后缀“verse”(宇宙)的组合词。因此,它的字面意思是“超越物理世界的宇宙”。更具体地说,这个“超越的宇宙”指的是数字生成的世界,同时也就与同样超越物理领域的形而上学或“精神”概念相互区别开来。 

当下对“元宇宙”概念的溯源,大多回到尼尔·斯蒂芬森在 1992 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此概念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是被印在一张名片上:“名片背面是一堆杂乱的联络方式:电话号码,全球语音电话定位码,邮政信箱号码,六个电子通信网络上的网址,还有一个‘超元域’中的地址。”在小说中,斯蒂芬森所想象的元宇宙在形式上和操作上本质都是一个巨大的且人满为患的虚拟世界,而不是一个具有特定参数和目标的游戏环境,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与物理领域并行运作的开放式数字文化。可见,斯蒂芬森对“Metaverse”的想象依然内嵌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数字化生存”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序列中。 

斯蒂芬森对元宇宙的叙述对之后的虚拟游戏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比如 1995 年的虚拟世界 Active World 就是基于《雪崩》这一小说开发的,2003 年的开放式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也受到了斯蒂芬森的影响。由此,对“元宇宙”的历史梳理就存在另一条脉络线索——虚拟世界和开放式游戏。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文本互动游戏,比如 1974 年的《龙与地下城》(Dungeons and Dragons)和 1975 年的《洞穴探险》(Colossal Cave Adventure)就被视为元宇宙的史前叙述。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计算能力和计算机图像学的进步,基于文本层面的交互逐渐进阶为基于 3D(三维)图像和开放式社交的虚拟世界,如 1994 年的多人社交游戏 Web World 和 1995 年的内容创作虚拟世界 Active World。到了 21 世纪,大规模多人在线游戏和开放式游戏蓬勃发展,其中就有一度被西方学术领域当成元宇宙样本进行研究的《第二人生》,以及标志着元宇宙在资本和产业领域登场的《机器砖块》(Roblox)。 

除了借助文学、游戏这两个领域进行元宇宙的历史叙述之外,产业视角也是进入这一概念的一个窗口。有研究将元宇宙按照虚拟沉浸体验的程度来进行历史分期,具体划分为无沉浸期(2014 年 Facebook 收购 Oculusa 之前)、初级沉浸期(2015 —2018 年诞生第一代 VR 产品)、部分沉浸期(2019 —2021 年 5G 发展、虚拟现实生态成型),同时预测,到 2026年将进入完全沉浸期,其特点是网联云控和有机融合。可见,当前产业界习惯用当下互联网平台正在进行的生态搭建与元宇宙进行类比,是持续的硅谷话语的一部分。元宇宙更像是一系 列高新技术的“连点成线”,许多科技公司联合起来,拥抱一个新鲜的、模糊的概念,就像旧日的大数据、物联网一样,听起来既充分具有未来性,又能够对喜欢大场面的投资者产生崭新的吸引力。在这套话语中,元宇宙被视作一种人类进行全面数字化迁移的生产、生活、生存的载体,也成为具有超越性力量的新型媒介。 

在对元宇宙的历史发展分期的叙述中,2020 年至 2021 年被不约而同地看作是元宇宙发展的爆发增长期,朱嘉明从社会动力学的角度将其归纳为 2021 年出现了元宇宙要素的“群聚效应”(critical mass)a ,并将元宇宙现象与 1995 年互联网的群聚效应进行类比。2021 年围绕“元宇宙”这一概念出现的周边元素在产业内呈现星火燎原的态势,比如 2021 年 4 月互动娱乐公司和 3D 引擎技术商 Epic Games 完成了 10 亿美元的融资并宣布该融资将主要用于与元宇宙相关的开发。2021 年 8 月建立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的数字宠物游戏 Axie Infinity 在市场上破圈并联通 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 领域,得到了产业关注度和大众认知度的提高。几乎在同期,中国的 互联网平台企业也纷纷将产业转型和升级的着陆点定位在元宇 宙上,例如腾讯提出的“全真互联网”c 的概念以及将“QQ 元宇宙”“王者元宇宙”等商标注册。基于这些产业动作,元宇宙之于我们终于不再是文学文本中的一个虚幻概念,而是切实影响到未来人类社会的变革性因素。 

可以明确的是,在新技术革命经由一轮又一轮迭代的当下语境中讨论的“元宇宙”乃至 20 世纪 90 年代斯蒂芬森所处的 时代语境下诞生的“Metaverse”,无论在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上,都具有超越性的差异。然而,在这 30 年的发展过程中,对元宇宙的讨论常常和“虚拟现实”“数码游戏”“应用生态”等相似概念缠绕在一起,比如 2007 年出版的著作“《第二人生 

先驱报》:见证元宇宙黎明的虚拟小报”(The Second Life Herald: The Virtual Tabloid that Witnessed the Dawn of the Metaverse)就是围绕开放式游戏《第二人生》中的虚拟报纸《第二人生先驱报》(Second Life Herald)展开讨论的。无独有偶,2012 年关 

于虚拟现实和元宇宙的论文集“虚拟世界与元宇宙平台:新的沟通和身份范式”(Virtual Worlds and Metaverse Platforms : New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Paradigms)则收录了大量以开放式 游戏《第二人生》和多人互动游戏《魔兽世界》为案例的相关研究。因此,若想辨析元宇宙所蕴含的与前列概念不同的差异性力量,就必须对元宇宙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厘清和总结。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顺流而为

流行的事物总是引人追逐。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潮流意味着成功的机遇,以及时代前进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流行并非泡沫,它的背后有确凿实在的内容。


短视频·直播·真实内容·算法·沉浸·自我定位·网红·社交资产·多频道网络·冒险·改变世界·关心人类 ·顾客至上·飞轮效应·新物种·新媒介·架构·体验与感知·模拟人生·虚拟世界


TikTok 的流行之道 _003

15 秒会造就什么? _011

未来每一位名人都是网红 _039

马斯克:钢铁侠还是魔法师? _062

贝佐斯:想大事,但从小事干起 _077

当麦克卢汉驾上特斯拉 _099

智能汽车:移动时代的里程碑 _108


第二部分 逆流而思


潮流陷阱:“风口”还是“虎口”?

“站在风口上,连猪也会飞”,无数追逐潮流的人,梦想着麻雀可以站上枝头变凤凰。但想象性感,现实骨感,盲动者往往遭遇吃人的獠牙。


元宇宙·乌托邦·流量·内容产业·伪个性化·机器学习·A I决 策·算法复杂性·量子计算·量子伦理·区块链杀手·加密术与密码解析·AIQC 契约·消费技术·社区团购·民间互助·直播电商·马太效应·金融科技·信用监管


元宇宙社会的新乌托邦想象 _134

流量密码 _159

人工智能不智能 _174

量子伦理 _184

区块链“杀手” _191

消费技术最新的“大决战” _196

直播电商从风光到失色 _205


汹涌暗流:不为人知的盲点

消费时代里,人们面对流行,如同聆听一首颂歌,唱出来的都是好听的。那些要紧的反调,像是波涛之下的暗涌,无法被轻易发现,但却影响至深。


后真相状态·信息流行病·公共利益·个人隐私·群己界限·数字排斥·数字包容·数字化养育·无屏幕生活·无媒体时间·交互式媒介使用·数字化成长·移动互联网·围墙花园·网络暴力·集体羞辱·在场与缺场·数字游牧


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_212

危机时刻的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 _242

数字弃民 _254

新数字鸿沟 _263

技术改变了青春期的面貌 _271

乔布斯: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罪人” _274

社交媒体何以变成愤怒机器 _278

永远生活在别处 _281


第三部分 大潮反卷


流行与时代同步,喧嚣与冷静抵牾,历史告诉我们,反思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每一轮流行的大潮都向着它的未来退去,并在沙滩上留下痕迹。


知识媒介·分布式认知·个体学习·大众媒体·社交网络·失忆陷阱·人类经验实验室·最重要的世纪·存在风险·水平化·多极化·生产率悖论·技术解决主义·脆弱的世界·共同生活的艺术


互联网作为知识媒介 _287

历史的“插入语” _300

没有历史感会怎样? _303

人类历史的枢纽期 _312

全球化已在我们身后 _321

“技术解决主义”的愚蠢 _328

人类步入“危机社会” _34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