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津博物馆论丛(2021)
0.00     定价 ¥ 2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5249
  • 作      者:
    编者:天津博物馆//天津文博院|责编:张亚娜//闫广宇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为“天津博物馆论丛”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包括文物学研究、博物馆学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革命文物研究、历史学研究五个部分,汇总了文博界相关研究人员就博物馆展览、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新技术、博物馆藏品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问题的最新思考。本书内容所涉主题皆是当下中国文物及博物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的作者也多是奋战在文博行业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这些思考对高校文博专业的研究人员、相关文博机构的从业人员势必有所启发。 本书可供高校博物馆专业师生、文博机构从业者,以及对文博专业感兴趣的人员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文物学研究
  天津博物馆藏武丁时期甲骨卜辞中所见古代民族举隅
  张夏(天津博物馆)
  摘要:天津博物馆所藏武丁时期甲骨的卜辞之中,有不少关于古代民族情况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散见于方域类和战争类的卜辞之中,生动勾勒出了当时区域内不同民族各居其地、各守其土,并在战争与和平中不断交流融合的史实轮廓。
  关键词:甲骨卜辞 古代民族 战争 地理
  一、引 言
  虽然汉语中早就有诸如“民”“族”“种”“人”“部”“类”“民人”“民群”“民种”“祖种”“族部”“族类”等与民族含义相近的词汇,但“民族”一词在汉语中出现得却相当晚。最早将“民”和“族”二字连用,并用来翻译西方的“nation”一词的,是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人。而正如一些学者所揭示的那样,统一的日本民族意识的塑造,恰是同西方对日本的侵略同步进行的。以“民族”一词的迻译为标志,相关概念在日本的意识形态领域也逐渐站稳脚跟。与此同时,日本也从一个传统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大概晚至十九世纪末,“民族”一词才随着民族主义思潮从日本传入中国,随即成为当时各大革命派唤醒广大民众、振奋民族精神、抵抗列强侵略、挽救国家危亡的鲜明旗帜。而学界针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问题的研究也随着这个“新词”的“成立”而正式展开。非常凑巧的是,沉睡地下三千多年的甲骨文也正好在这个时期被学界发现。于是,对老一辈甲骨学家来说,使用“民族”这一锐利的概念工具剖解甲骨相关卜辞,实在是太过自然和“时髦”的一件事情了。最开始的时候,学者们的目光可能还停留在将甲骨文中的那些方国名与传世文献(如《周易》《诗经》)中所记录的古代少数民族名进行比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的视野被迅速打开,而所讨论的问题,也远远超过了传世文献的范围。很快就有学者明确指出:“商、周以前的古史,实则一部古代民族史。”如果此说成立,则民族问题俨然便是古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了。
  在当下语境中,“民族”一词一般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我国目前的五十六个民族,基本就是按照这一通用定义进行区分的。但是,“民族”这一名词还经常被用于更广泛的意义上。比如,“民族”一词还可以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蒙昧民族、野蛮民族和文明民族,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和现代民族等;也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印度民族、伊朗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不过,在使用“民族”这一概念研究甲骨卜辞中的古代族群之时,似乎不宜采用太过狭窄的民族定义。这一方面是因为材料相当有限,且难如研究当代民族一样进行细致、周密、全面的民族学调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三千多年前处于文明史上游的商代,也不可能跨越时代地存在近现代意义上的作为“想象的共同体”的民族。因此,在借用“民族”这张网对当时社会某些方面进行检索、筛查和捕捉时,很可能得到的却是当下通常意义上的所谓“民族”的远亲或远祖。不过,在要求并不十分严格的情况下,似乎也没有生造出几个新词来精确描述的必要。
  综合以上考虑,本文采用了宽泛的“民族”概念,也即既不在人种、语言、文字、生计(经济)等问题上过多纠结,也不强求古代民族成员自证其是,而是更多地基于现有材料,强调以专名和固定地域为主要特征的“认同”作为确定古代民族的最重要依据——不管这种认同是其自我认同还是第三方给予的。
  限于篇幅,本文所讨论的材料一般不超出天津博物馆所藏武丁时期甲骨中和古代民族问题相关的部分卜辞。正因为此,本文具有比较明显的馆藏资料再整理的性质。除“羌”之外,本文所论的各古代民族一般按照地域区分,这主要是因为甲骨卜辞中的古代民族,往往都是和地域深度绑定着的。
  二、天津博物馆藏部分民族问题相关卜辞
  1. 商
  首先讨论的是商民族。这一古代民族似乎可以看作当时社会的核心民族,也是甲骨卜辞叙事体系中无可争辩的主人公。
  天津博物馆所藏有关商的两片甲骨释文并说明如下。
  商武丁 王入于商卜骨(《合集》7780,图一)
  图一 430-拓-正
  (拓片号:430)
  释文:
  正:
  (1) 王入于商。
  (2)□□[卜],□,[贞]王入于商。
  (3)□□[卜],.,贞生七月王入于[商]。
  (4)戊寅卜,.,贞生七月王入于[商]。
  (5)辛巳卜,.,贞王于生七月入[于商]。
  (6)甲申卜,.,贞王于生八月入于商。
  反:
  图二 14-拓
  □□卜,
  岁母庚。
  说明:
  此卜骨为王襄先生旧藏,正面所刻卜辞记录了贞人.在戊寅、辛巳、甲申等日重复贞问商王是否要在未来的七月、八月进入商邑之事。
  商武丁 贞商其卜骨(《合集》1136,图二)
  (拓片号:14)
  释文:
  (1)贞
  [从]雨。
  (2)贞烄闻,
  从雨。
  (3)贞勿烄闻。
  (4)贞商其。
  (5)贞商不。
  说明:
  此卜骨为王襄先生旧藏,正面所刻卜辞记录了贞问用名闻的巫奴行焚烧之祭是否会有大雨,以及商会不会失败等事。
  补说
  上列第一片卜骨卜辞中的“商”为地名,而第二片甲骨中的“商”似乎已经不是单纯的地名,而是就生活在商这个地方的一个族群、一个共同体而言的。从以上卜辞中,可以看到古代民族和地域的深刻绑定,也能看出当时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共同体意识了。
  图三 1329-拓
  2. 基方
  天津博物馆所藏有关基方的一片甲骨释文并说明如下。
  商武丁 子(商)基方卜骨(《合集》6570,图三)
  (拓片号:1329)
  释文:
  (1)乙酉卜,內,贞子(商)基方。四月
  (2)丙戌卜,內,我乍基方 二告
  说明:
  此卜骨为方若先生旧藏,所刻卜辞记录了三月乙酉日贞人內贞问王子商攻打基方等事。
  或释为“封”,有封疆的意思。“我乍基方”,可能是指吞并基方使之为商代领土的意思。
  补说
  从现存甲骨卜辞综合分析,基方应为晋南的一个重要方国,原本臣服于商,后又在缶的主导下背叛。从民族属性来看,基方似乎是介于与商未融合和完全融合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的民族。
  综合分析现存其他卜辞,可知以子商为主将的这次平叛战争至少持续了四个月,过程颇为周折。最终,商伐灭了基方缶,该地区也纳入了商王朝的四土范围。天津博物馆藏这片卜骨的占卜时间似正处于战事正酣之

展开
目录
目录
一、文物学研究
天津博物馆藏武丁时期甲骨卜辞中所见古代民族举隅张夏(3)
天津石刻考工录杨新(24)
蓟州盘山碑刻塔幢辑校白仁杰(38)
略谈葬玉文化中的玉琀成昕(58)
关于天津博物馆藏文徵明楷书《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册相关问题考释刘姝伊(65)
天津博物馆藏中国古代铜镜概览孟婷(77)
浅析天津博物馆藏赵孟頫《洛神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陈韵竹(87)
天津博物馆藏西夏铜官印考释王震(98)
李叔同关于美术中临本的讨论张伟(109)
邮品上的抗美援朝苏芃芃(115)
罗振玉对中国铜镜的收藏及研究——兼谈纪年铜镜的若干问题张岩(128)
中国写意精神与当代美术的民族化——以天津美术馆藏品为例刘丽芳(143)
天津博物馆藏晋察冀边区公债票尹航(150)
背上彩虹——右江民族博物馆藏壮族背带选析麻晓荣(160)
从清代绘画看古代家具中桌子的演变张旭(172)
二、博物馆学研究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马楠(189)
人物类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的叙事特点分析——以“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邓颖超”展览为例张樱烁(194)
新形势下博物馆发展如何迎合观众的新需求——以天津博物馆为例郝婧谢亦琛(201)
后疫情时代达纳运营博物馆思想在中小型博物馆的实践应用与探索王春慧(209)
5G时代博物馆网站建设的作用马川(216)
从“馆校合作”看博物馆教育的开发与实践边静(220)
用手语让文物活起来董一晶(226)
由博物馆的力量说开去李君(229)
文博视角下的俄罗斯文化传承与发展举措赵晓月(236)
艺术学在当代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吴珂(245)
浅论5G技术在天津博物馆的应用——天津博物馆5G智能互动体验展周晓丁(248)
对博物馆文化创意在现实生活中重要意义的认识杨帆(253)
“人民至上——天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展示设计刍议郭术山(257)
双向沟通与连接:构建新型博物馆与观众关系陈晓冉(264)
苏东海先生的博物馆物人关系观述略邵凡晶(272)
当前博物馆教育与公共考古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王菁(281)
简析展览“交融肇兴——辽金时期的天津”刘翔(286)
新冠疫情防控下博物馆空调通风系统的科学管理李光(296)
浅谈博物馆的网络安全任宇(303)
精心选题创新叙事——以“他们与共和国同龄”肖像油画展为例谈重要历史节点策展之我见孙禹(309)
三、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梵夹装藏文古籍《金刚经》的保护与修复王博刘薇丁莉仁增白姆(319)
浅析清钱慧安十二条屏绢本书画的修复李炯(334)
天妃宫遗址的日常监测与保护相军秦晓禾(341)
传统器物类文物复制工艺初探张艳红(348)
古生物装架标本藏品巡展包装的制作崔冠瑜韩怡(357)
天津卫故城遗址典型城墙基础标本的整体提取尹承龙(365)
四、革命文物研究
新时期传承党的优良传统,践行“红色精神”浅析——“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的实践探索祁雅楠(377)
革命纪念馆如何利用革命文物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以平津战役纪念馆为例韩盼(384)
浅析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在平津战役中的体现徐静(391)
中国精神为青春导航——引导青年从历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陈宝来(397)
以革命文物为媒,让红色记忆闪光——融媒体时代,天津博物馆红色文化传播新探索郭庆丽(400)
五、历史学研究
从亚历山大博物馆看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社会思想体系构建宋旭东(409)
浅析“上下同欲者胜”兵学思想在平津战役中的体现赵佳美(414)
由乱到治:解放前后天津社会秩序的变化——基于1948年间美国驻天津总领事电报的观察武思成(421)
严修与晚清科举制度郭辉(430)
宋代基层司法腐败状况探研——以受理、审判及狱政为中心胡晓文(437)
物语与意象——安第斯前印加文明陶器中的精神世界韩琳(446)
查理大帝与法兰克王国的基督教化——以查理大帝敕令为中心徐广泰(451)
简述晚清时期我国进口枪械的来源涂小元(458)
关于《天津市志文物博物馆志》编纂工作的思考崔婷(46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