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信息社会符号学/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学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21495
  • 作      者:
    作者:唐小林|责编:常春娥//宋丽|总主编:赵毅衡//胡易容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信息社会符号学的论著。它视符号为世界本体,把人类对社会的感知(阅读)、表征(书写)及其解释(接受)等全部实践活动看成符号行为,以信息社会的符号行为及符号文本为研究对象,着力考察并深刻反思信息社会的意义建构方式及运作方式。本书认为信息社会具有媒介、智能和消费三副面相,因而它是媒介社会、智能社会和消费社会的三位一体。媒介、智能和消费的符号互动各有侧重地构成了信息社会意义建构的表意机制、生产机制和动力机制。超连接、拟演示、诗性符号、装框则分别呈现为信息社会的文化主型、体裁偏向、文化景观和意义生产方式。本书在对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生存等的分析中指出,信息社会已经演进到元意识、元时代阶段,它召唤一门新的虚拟性的符号学的出现。 作为首部系统探索信息社会符号学的著作,本书可供符号学、媒介学、传播学及信息理论学界的专业人士参考,亦可供高等院校人文学科相关领域的师生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导论
  一、世界的符号构成
  信息社会符号学是关于信息社会的符号学,乃是研究信息社会的符号行为及符号文本的学科。信息社会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阶段,它的符号状况与其他社会阶段的符号状况,比如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一样,都是奠基于世界的符号构成的。所以在正式开始信息社会的符号学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厘清世界的符号构成。
  有一个问题看似与世界的符号构成无关,实则互为前提。那就是人们经常在问:符号学是本体论还是方法论?至今未见有人明确回答,大家都稀里糊涂,埋首于各自的研究,而把这个问题悬置了起来;或者是认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就像多年以来人们宁愿把“美是什么”搁置起来,而把精力放在讨论“审美”和“美感”等其他问题上。不过笔者不这样看,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的犹疑,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世界的本体是什么”的模棱两可。世界的本体是符号吗?反正查尔斯 桑德斯 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对此是缺乏信心的,他说世界充满了符号,而没有说世界就是符号。巴赫金(M.M.Bakhtin)也说过“哪里没有符号,哪里就没有意识形态”,但他没有说过没有符号就没有世界。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越来越多的符号学家认识到了符号的重要性,他们纷纷指出人们正在被符号所包围,浸泡在符号当中,但包围也好,浸泡也罢,都不是在说世界本来就是符号,反而是指有一个没有符号的世界存在,只不过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符号越来越多了,使人们深陷符号的重围。这就迫使笔者在这里亮明本书的第一个观点:世界的本体是符号,世界是以符号的方式存在的;离开了符号,世界就从人类的视野中消失了。
  为何如此众多的符号学家都没有挑明这个观点?原因很多,有的原因可能还有些莫名其妙,比如有的学者担心指认世界的符号性质会被指责为唯心主义,因为他们不愿承认符号是物。当然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依然将“符号”当“记号”,把符号简单作为自然语言,看成是记录和反映事物的工具,认为符号是“一物代一物”,是事物简化了的代号。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池上嘉彦在一本薄薄的符号学入门书中就指出,现代符号学中谈论的“符号”不是上面我们谈到的“记号”,而是“能当作意义解释”的事物,它在更多的时候甚至与“符号现象”“符号过程”同义,意指“给予意义”的行为,亦即“给予某种事物以某种意义,从某种事物中领会出某种意义”,所以“凡是人类所承认的‘有意义’的事物均成为符号”。一言以蔽之,符号乃是任何“被认为携带着意义而接收的感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斯特 卡西尔(Ernst Cassiere)认为“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符号学是意义之学,它致力于对人类意义活动的考察。
  如果跳出记号的阴影,做个彻底的符号之“意义主义”者,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世界的符号构成如表0.1所示。
  表0.1中有两个术语不好理解,一是“反符号”,二是“非反符号”。这两个术语是笔者生造的,它们来自笔者对A.J.格雷马斯(A.J.Greimas)符号矩阵的运用。在今天的符号学家眼里,格雷马斯的这个结构主义式的符号矩阵已经过时了,但它对于笔者描述世界的符号构成却是有用的。要描述整个世界的符号构成,需要覆盖全域的术语,否则就会留下“飞地”,使这样的描述不可靠。格雷马斯推演“意义的基本结构”的这个符号矩阵,尽管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简单化、机械化、刻板化的毛病,却可以实现笔者的意图。由于大家对这个符号矩阵非常熟悉,在这里笔者不再多做解释,直接代入“符号”,矩阵就变成了图0.1。
  图0.1符号构成的符号矩阵
  根据格雷马斯的理论,“符号”和“反符号”形成的语义轴与“非反符号”与“非符号”形成的语义轴之间,构成了意义的绝对真空。“符号”与“反符号”之间、“非反符号”与“非符号”之间构成了反义关系。这也就是说,这四个术语分别代表了互不交叉重叠的四个全域;而“符号”与“非反符号”之间、“反符号”与“非符号”之间又构成蕴涵关系。笔者理解,连接“符号”与“非反符号”两端,就形成了“符号”的整个光谱;连接“反符号”与“非符号”两端,又形成了“非符号”的整个光谱。这四个术语如此两两合作,同样能够涵盖“符号”和“非符号”的全域。这样,笔者就可以用这些术语来描述世界的符号构成了,“反符号”和“非反符号”也就出现在图0.1中了。
  “反符号”是什么?不知道。“反符号”存在吗?谁又知道呢?宇宙太过浩瀚,对于人类来说还有多少未知?但未知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爱因斯坦、霍金的理论出现以后,人类关于宇宙的认知发生了多大的改变?就像“反物质”是一种假想的物质形式一样,“反符号”也可以是一种假想的符号形式,现在不存在并不能说将来就不存在。即便不存在,“反符号”这个术语至少在世界的符号构成中是具有想象空间和阐释效力的。
  在表0.1中,世界的符号构成分为“背景”和“前景”两个部分。背景是非人类世界,也是非符号的世界,它属于非人化自然,即“自在世界”。前景则是符号世界,也是人类世界,它由自然符号和人类符号组成。自然符号在这里具有特定的含义,它意指“人化自然”。人化自然的内涵在哲学上已经约定俗成,它由马克思首先使用,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改造,使之打上人类的烙印,成为人的所造物,变成人工自然。在马克思那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面对自然界,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人“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而人化自然就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的力量在自然界中对象化的结果。在这里,笔者要提出的明确观点是:人化自然的过程,就是自然的符号化过程,人化自然就是自然的符号化,因此,人化自然是以符号的方式存在的,它是构成世界符号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与人类符号区别开来,笔者把属于人化自然的这部分符号称为自然符号。
  为何人化自然就是自然的符号化呢?简单地讲,人化自然就是人类给予自然以意义。这种“给予”是广泛的,也内在地包括人在自然中“领会”出的某种意义,比如从白云中领会出羊群的意义,从一叶飘零的树叶里领会出人生的暮年已至;比如把一条河叫作长江,把另一条河叫作幼发拉底河,而把一块石头作为部落的界石或者敲开坚果的工具;再比如把靠近水源的坡地开成麦田,用牛而不是猴子来耕地,种出小麦,用以换貂皮,送给另一个部落的姑娘作定情之物;等等。这一切人类活动所触及的自然之物,均化身为符号,因为它们都融入了人类的意识、计划和期望,刻上了人类意志的痕迹。凡是进入人类视野、被人类注视、被意识朝向的自然之物,无不成为符号。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改造自然就是在创造符号,或者是以创造符号的方式进行。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世界符号构成“背景”的“非人化自然”,即是那些完全没有进入人类视野的自然—我们甚至无法举例,一旦举例,它们便顷刻为人类意识所照亮,化为符号—并非不重要,它虽然不是唯一的,但它是人类符号的一个重要源泉。
  人类世界就是符号世界,它由“物符号”和“符号物”构成。物符号是被人类给予或领会出某种意义的某物。它们首先是以“物”的形式存在,或者是按“物”的方式生产出来,“物”是其本质特征。物符号又被笔者分成“物符号1”“物符号2”“物符号3”。“物符号1”指的是自然符号,它本来是作为自然物存在的,但后来被人类用作了符号,或者当作符号来使用,比如风、雨、雷、电在影视剧里常常被用来指称惨烈的政治运动。“物符号2”的情况要稍微复杂一些,它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它是人类的所造物,当其作为工具被生产出来的时候,它已经是符号了,因为这个产品身上已经凝聚了人类的意图、谋划和期待,其本身就是人类意识的塑造产物。比如一块榉木是按某个人的“设计”制成了如此这般的一根扁担,这根扁担的构型、长短以及“合目的性”,已将它与纯粹的“自然物”区别开来,只是它首要的用途不是作为符号而是作为使用物。二是指这个物符号再次被“用作”符号,第二次被符号化。比如上文提及的这根榉木做成的扁担被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所使用,伴随这个历史人物被载入史册,它又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陈列出来,以无声的语言叙述那个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蝶化为有关“历史叙述”的文化符号,如此等等。“物符号3”指物的艺术化,比如马塞尔 杜尚(Marcel Duchamp)那个取名为“泉”并被展出的小便池作品。这三类物符号的存在告诉我们,作为人类制品的物符号,在符号的意义上也是且必须是分层的。
  “符号物”与“物符号”有着本质区别。它或者是人类专门作为符号生产出来的某物,或者是人类意识的直接产物,前者譬如红旗、斑马线、货币、文字、音符等,这类符号亦可称为纯符号;后者比如幻想、梦想、思想等。两者都是可以感知的,只不过前者在视觉的意义上是“可见的”,后者则未必可见。既然后者未必可见,那怎么还叫“物”呢?这首先涉及笔者对“物”的理解。这里的“物”是意识面向之物。赵毅衡将这个“物”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惯常所称之“物”,“它们不只是物体,而且包括事件,即物的变化”;第二种是“再现的、媒介化的符号文本”;第三种是“别的意识”,即是被意识意识到的意识,也就是他人的意识,“包括对象化的自我意识”,也包括其他生物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意识”。笔者理解,第一种物所指的事物既包括实物又包括事件,是实物符号和事件符号的合称。实物符号就是前面笔者说的“物符号1”和“物符号2”,事件符号则是“物符号3”,指的是人类的行为符号。举个例子,“我开车去机场,乘飞机去巴黎参观卢浮宫”,这就是一个事件符号。当然这个事件符号只要被纳入“我去参观卢浮宫”这个总体行动,它就还可以细分,比如“我开车去机场”这一行为同样构成一个事件符号。赵毅衡说的第二种、第三种“物”分别指表0.1中的“符号物1”和“符号物2”,而“符号物2”中仅处于意识之内的部分,即纯粹意识的符号物,在通常的意义上是不可见的,比如白日梦。笔者还想顺带说明的是,本书不考察纯粹意识的符号物,除非它以实践的方式进入社会,比如人工智能,否则本书即便偶有涉及,也不会深入展开,因为这不在社会符号学的论题内。
  到此,我们可以说,世界是由非符号和符号构成的,而符号又是由物符号和符号物构成的。符号构成的世界是实在世界,非符号构成的世界是自在世界。实在世界即是被人的意识所照亮的世界,自在世界则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世界。实在世界是意义世界,自在世界则是前意义世界。意义世界是以“有”的方式存在,前意义世界则是以“无”的方式存在。符号学是意义之学,因此实在世界,即意义世界成为它主要的考察对象,但这并非意味着自在世界对于符号学毫无意义。恰恰相反,自在世界作为意义世界的背景,作为符号学的逻辑起点和基座,永远在符号学的视野之内。径直说,没有前意义世界这个背景,对意义世界这个前景的观察就会落空。自在世界之于实在世界,犹如洁白的宣纸之于中国画的黑色、笔触,没有宣纸,中国画不仅不可能存在,也得不到解释;亦如浩渺的宇宙之于地球,没有宇宙,地球既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得到说明。
  翁贝托 埃科(Umberto Eco)在《符号学理论》(A Theory of Semiotics)完成20年之后,作为对那本书“债务”的偿还,就“无物”对符号学的奠基性作用进行过深入的反思。在《康德与鸭嘴兽》(Kante L’ornitorinco)这部著作的开篇,他就将戈特弗里德 威廉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曾经提出而亚里士多德没有提出过的问题—“为什么有某物而没有无物呢?”这个既是本体论问题,又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问题—再次提出来,并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尽管他思考的结论是“存在就是地平线”,“就是我们的感知活动首先在其中展开的地方”,因此“没有必要对为什么有存在提出疑问;它是一个明证”,“是一切话语的基础”,他还指出在马丁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那里,“纯粹的存在和纯粹的无物性是一

展开
目录
目录
“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学研究丛书”缘起
序一:元宇宙的敲门声
序二:符号学的新视野
导论 1
一、世界的符号构成 1
二、信息社会的符号状况 8
三、社会符号学与符号社会学的分野 11
四、信息社会符号学的基本构想和本书的言路 19
第一章 符号学视域下的信息与信息社会 24
第一节 符号学视域下的信息 24
一、信息为事物赋形 27
二、信息是意义的媒介 28
三、信息是组合与传播的数据 31
第二节 符号学视域下的信息社会 33
一、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 33
二、信息理论中的信息社会 35
三、信息社会的三副面相 39
第二章 超连接:信息社会的文化主型 45
第一节 连接作为社会与媒介的本质 45
一、连接作为人类存在的方式 45
二、连接作为媒介是身体的延伸 49
三、连接作为文化符号 54
第二节 人类社会连接方式的演进 55
一、口语-身体媒介时代:强连接 56
二、文字-书写媒介时代:弱连接 57
三、数字-网络媒介时代:超连接 59
第三节 超连接与信息社会的文化变迁 61
一、超连接性与超接触性 62
二、连线为意义奠基 66
三、连线力作为文化权力 67
四、渠道优先与指示符号主导 69
五、聚合翻转与文本偏向 72
第四节 过度连接、过度交往与过度文化 73
一、超连接与弱关系 73
二、超交往与弱理性 75
三、超接触与弱文化 78
第三章 拟演示:信息社会的体裁偏向 82
第一节 演示、记录、拟演示:人类社会的三体演进 83
一、叙述体裁划分与社会形态关联 83
二、演示与记录:两种基本社会形态及其特点 85
三、人类符号行为的演示性标出 90
第二节 以言演事:信息社会的符号行为 96
一、作为言语行为的以言演事 96
二、网络符号的拟演示叙述 97
第三节 空间主导:构筑拟演示平台 98
一、网络社会的空间化特征 98
二、后台翻转:拟演示叙述的伦理学 100
三、没有观众的演出 104
第四章 诗性符号: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 106
第一节 诗性符号景观 106
一、三个概念辨析 107
二、诗性符号与景观 109
第二节 话语领域及生活世界的诗性转折 111
一、话语领域的诗性转折 111
二、生活世界的诗性转折 115
第三节 诗性符号景观的生产机制与意义生态 117
一、双层框架:诗性符号景观的生产机制 117
二、诗性符号景观与意义生态 122
第五章 装框:信息社会的意义生产方式 124
第一节 时间:信息的特殊价值属性 124
第二节 装框:重建或重构空间 126
第三节 装框的意义生发路径及其文化后果 128
一、编码/解码 128
二、认知/建构 131
三、交流/传播 134
四、装框的文化后果 136
第六章 元意识:人工智能的符号学 139
第一节 人工智能与符号关系的进路 139
一、智能:意义能力的符号 140
二、人工智能的三种划分 143
三、人工智能的三条进路 146
第二节 被动与自由:人工智能的两种符号主体 150
一、是智能还是本能? 150
二、自由符号主体如何可能? 153
三、人工智能获取意义的三条途径 157
第三节 超级人工智能及其文化后果 166
一、超级人工智能的设想 166
二、人工智能的文化后果及其批判 168
第七章 数字化生存:元时代的开启 176
第一节 数字化:元符号主导 176
一、物符号、纯符号、元符号的三级跳 176
二、符号迭加:三个符号世界的形成 182
三、倒立的符号三角关系 185
第二节 数字社会的意义生成:跨文本运动 188
一、数字社会:双层文本 188
二、现实与虚拟:跨文本及其关系 195
三、交互文本、交互界面与协商空间 199
第三节 数字社会的符号学批判 202
一、虚拟性的符号学 202
二、及物性:物在意义世界中的位置 204
三、具身性:身体与意义的关系 212
参考文献 218
后记 22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