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巴山传媒论坛文库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16958
  • 作      者:
    作者:颜春龙//赖黎捷|责编:王丹//张翠霞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全国最早十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之一的重庆新闻学院师生深入32个区(县)调研的成果。本书一方面梳理重庆市各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痛点与难点,发掘好的经验与做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另一方面,结合中央相关规划、政策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经验,从媒体融合、版权保护、社会治理特别是县域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等相关领域展开调查研究,以期为全国媒体融合与治理现代化实践带来启迪和作出学术贡献。 本书面向媒体融合研究的学者,面向从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践的党政主管部门、一线工作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面向关注媒体融合理论研究及实践发展的普通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总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重要指示为数量众多、覆盖面广的县级媒体发展指明了方向,让县级媒体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在此之前的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不仅将媒体融合从中央级、省市级媒体向基层媒体纵深延伸,打通媒体融合的“*后一公里”,还能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推动国家传播体系的完善。这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该决定提出建构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其中强调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方式,即通过制度化与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将更多资源下沉,实现精准化与精细化的服务,还特别提出“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可以看出,在这个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基层社会治理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绕不开的一对重要范畴,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是媒体的基层单位、县域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国家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就不仅是媒体专业视域中的问题,还要从国家治理以及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进行考察,进而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向纵深推进。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201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会上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在202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全覆盖。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深化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改革,调整优化媒体布局,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县级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之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级媒体积极展开建设工作。2019年3月,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重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八个单位联合印发了《重庆市加强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了重庆市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该实施方案,重庆市2020年底前将全面建成区(县)融媒体中心;2021—2022年将着力提升区(县)融媒体的“四力”,促进基层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据媒体相关报道,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已在2019年底完成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面临着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头绪多的困难。
  在上述背景下,作为全国首批部校共建的重庆新闻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主动发挥服务地方发展的智库作用,组织开展了“5G时代下重庆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创新发展”专题调研。调研还结合国家相关部委在《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20〕831号)中所提出的建设智慧广电平台、推进5G网络向县城延伸覆盖等要求 ,对重庆市已建和在建区(县)融媒体中心的体制机制、运营管理等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通过调研,一方面摸清重庆市当前各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痛点与难点,发掘好的经验与做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另一方面,结合中央、重庆市相关规划、政策,参考与借鉴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好的建设经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施测,围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展开研究,以期在媒体融合、版权保护、社会治理特别是市域、县域、基层社会治理等相关学术领域做出理论贡献。
  二、调研设计与调研内容、框架
  (一)调研设计
  本次调研自2020年6月23日至9月3日,历时72天,实地走访了包括14个市级试点区(县)在内的重庆市32个区(县)融媒体中心和市级融媒体中心技术平台—重庆广大融媒科技有限公司,样本区(县)点参见表0-1。
  调研综合运用实地研究法、访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展开。座谈会与半结构访谈相结合,分区(县)规划、融媒体中心建设(体制机制、经营管理、内容生产、人才建设、版权维护与运营)、智慧广播三个专题展开;同时,采取街区社会调查与在线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以了解本地用户对本地区(县)融媒体建设的认知度、满意度等。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区(县)委宣传部、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融媒体中心、电视台、新闻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及媒体相关从业者。线上问卷采用问卷星方式,在各区(县)媒体单位的工作群、管理群等发放,共收回问卷980份,经过审核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970份,有效问卷率为99.0%;线下问卷主要采用街头问卷形式,调查对象是本地居民,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本地居民对本地融媒体中心或媒体的认知与评价,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收回有效问卷2630份。问卷等数据利用Excel进行录入,并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表0-1 调研样本区(县)分布
  与此同时,搜集与整理了调研区(县)的融媒体中心建设规划方案、年度总结、员工基础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投入与营收数据,员工管理办法、员工考核方案与奖惩机制,融媒体技术平台、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情况、数字化转型及智能设备运用情况,融媒体中心用户数据、广播电台用户数据、营收情况等第一手资料。
  (二)调研内容与框架
  调研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1)区(县)融媒体中心整体概况与建设进程。深入了解重庆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体制机制、核心业务创新、产业运营等现状与存在的障碍;总结重庆现有区(县)融媒体中心的运行经验,探索符合重庆现实的融媒体中心生产机制和建设模式。
  (2)区(县)媒体融合进程中智能升级进程现状。总结各区(县)媒体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升级转型和节目创新的实践经验;梳理各区(县)媒体数字化转型及其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面临的技术运用、内容创新、机制变革等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3)区(县)融媒体中心助力当地舆论宣传和智慧城镇建设的举措与规划。深入了解各区(县)媒体、融媒体中心在资讯整合、智慧社区打造、城市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网络信息监管、数字文旅、数字经济创意产业等领域的具体措施与发展规划情况,探讨地方媒体及融媒体中心如何发挥综合平台功能,驱动地方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智慧城镇建设。
  (4)区(县)融媒体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发挥情况、版权建设情况以及融媒体中心建设第三方评价指标建立的征求意见等。内容包括:应急广播与乡镇信息传播、生态环境监测等;乡镇通讯员队伍建设与基层网格化管理;版权保护与版权交易等情况;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第三方评价指标建立应纳入的相关考核变量等。
  具体调研框架见表0-2。
  表0-2 调研框架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言
总论 1
第一章 区(县)融媒体中心的体制机制建设 21
第一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概况 21
第二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32
第三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2
第二章 区(县)融媒体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 48
第一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现状 48
第二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55
第三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69
第三章 区(县)融媒体中心的业务状况 75
第一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的业务现状 75
第二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20
第三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业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25
第四章 区(县)融媒体中心的经营管理 130
第一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前后的经营管理状况 130
第二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41
第三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经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46
第五章 区(县)融媒体中心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 154
第一节 评估的总体原则 154
第二节 评估框架及指标说明 155
第三节 评估指标权重计算及模型建构 159
第六章 区(县)融媒体中心的版权保护 167
第一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保护现状 167
第二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180
第三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185
第七章 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智慧广电发展 194
第一节 智慧广电建设现状 195
第二节 智慧广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0
第三节 智慧广电建设的发展建议 202
第八章 区(县)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及受众状况调查 204
第一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受访从业人员基本状况 204
第二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受访从业人员转型调查 207
第三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受访从业人员业务认知调查 217
第四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受访从业人员对管理状况的满意度调查 230
第五节 区(县)融媒体中心本地受众的街访调查 235
后记 24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