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用户?如何留存用户?如何激活用户?如何黏住用户?这是《分享力》聚焦的核心问题。本书为四川在线总编辑赖永强关于新媒体传播与运营策略的著作。其深入分析了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等新传播趋势,提出“无分享,不传播”的传播理念,并辅以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地展开讨论,洞察“分享式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和传播规律。全书直面当前新媒体传播实践中面临的诸多“痛点”,提出塑造“分享力”的实践方法,系统地总结出信息过剩时代引爆新媒体传播突围的十大法则:重构、利益、轻松、热点、情绪、视频、互动、标题、连接、黏性。本书实操性强,可谓新媒体人必备的从业指南。
总有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试图去改变不尽人意的现状……
一、特朗普给报纸“算命”引出的话题
据环球网2019年4月14日报道:当地时间13日晚,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向媒体开炮了。这次的开炮对象是《纽约时报》。
当晚,特朗普连发长文,指责《纽约时报》有关其移民政策的报道不实。
第一条推文:“今天《纽约时报》关于庇护城市和移民的报道几乎所有事实都是错的。他们从不打电话去核对事实,他们引用的消息源往往都不存在,这是一种欺诈行为。他们为了
让我看起来很惨,会尽其所能去撒谎、骗人。再过6年,他们就会倒闭”......
第二条推文:“当我赢得2016年大选时,《纽约时报》不得不乞求退订了他们报纸的订阅者的原谅,因为他们报纸对大选(和我)的报道太烂了!他们一点线索都没有,这很可悲。他们甚至还向我道歉来着。但现在他们更烂了,真是烂报道!”特朗普预测《纽约时报》“再过6年,他们就会倒闭”。
在笔者看来,报纸的前途不至于这么悲观,特朗普的言论很可能是在发泄“旧怨”——2016年底美国大选的时候,在预测谁会是美国总统时,主流媒体几乎全军覆没预测失误。特朗普上任总统之后,就将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主流媒体打入“冷宫”,并正式开启了“Twitter治国”的时代。他不再像前任总统奥巴马那样频频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也很少主动接受主流媒体记者的面对面专访。特朗普总统很喜欢通过自己的推特发布信息——哪怕有时候有些事情还没有定论,他也要提前在推特上“晒一晒”自己的心情,因此经常引发网民热议。
其实,早在2004年,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教授菲利普·梅耶就曾预言:“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此言一出,犹如一盆冷水浇到了报人头上。由于报业当时还处在繁荣发展期,报人的优越感还很强,这一盆冷水不但没有浇醒“梦中人”,反而引发业界人士的“声讨”,纷纷指责专家这一“精确预测”是毫无科学依据的,甚至怀疑菲利普·梅耶发表这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是有一夜成名的企图。
可今天眼前的事实告诉我们:报纸的“寒冬”真的来了——其实,岂止是报纸呢?你家还天天打开电视吗?我家曾经一段时间每周开一次电视,满足孩子每周五看一档娱乐节目,现在孩子习惯在手机上看了,他给出的理由是“开电视麻烦”。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客厅的功能有可能会被重新规划,很难说今后在房屋装修的时候是否还会“标配”电视墙了。
一个时代的变革往往是悄无声息地开始——互联网悄然而至,用户悄然进行规模迁移。当传统媒体醒悟过来时,似乎一切都显得难以挽回了。
2019年3月27日,《成都晚报》在头版发布公告:决定从2019年3月30日起休刊,未来将转型运营新媒体业务。公开资料显示,《成都晚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虽然已经走过了63年风雨,但最终依然作古。可以肯定地说,这需要莫大的勇气。无论多么难舍离,但在笔者看来,这是尊重时代选择的理性之举!
2019年12月底,全中国有26家各类报纸宣布停刊。
——这一切,均是因为有了互联网!
二、场景:信息传播的一个新核心要素
在依靠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时代,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举行一个获取信息的特别仪式:或端坐在办公室座椅上双手摊开报纸,如饥似渴地阅读并享用信息;或准时躺在客厅沙发上收看“新闻联播”——在相对固定的场景满足固定的信息期待。我们也曾经对此很满足,不是用“一张报纸一杯茶”来描述那种幸福状态吗?
不过,这并不能掩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自身局限:读者(观众)与媒体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成本太高——必须通过媒体公开的热线电话联络,说不定在此过程中还会经过几次周转,最终有可能实现“聊上几句”的浅层次互动,并也有可能因其他原因无法实现成功互动。时代犹如开香槟般“砰砰”作响。当互联网进入我们的视野后,可以用“激动”来形容我们的心情。当乔布斯发明了智能手机,并快速在普通大众中普及之后,人与各类移动终端实现“零距离”绑定,人们对时空的感知前所未有:早上起床坐在马桶上可以看看新闻资讯,乘坐地铁期间可以玩玩游戏,等候电梯无聊间可以“刷一刷”朋友圈……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让人激动得忍不住尖叫——终于,学界和业界深刻理解了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经典理论。从此,一个新鲜的词语被人频频提起——“场景”。何谓“场景”?劳伦斯·佩尔温给出的定义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特定的人、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活动。
渴望社会交往是人性使然,正是在一定频次的交往互动中,人与人之间才得以共享信息、交流思想。在传统传播时代,因为受制于介质本身阻隔的局限性,导致人与人之间以面对面交流和电话交流为主。互联网颠覆了传统传播的这种时空限制,创造出了“虚拟场景”,人与人之间实现了跨越时空的高效率连接:与熟人之间连接的频次大大增加,与陌生人之间连接的成本大大降低,并激发了人与人之间连接渴望;基于地理、年龄、兴趣、职业、需求等分类很快连接到地球村中的同类人,并可以在虚拟空间快速完成老朋友般的交流互动。尤其是当移动互联网席卷而来之后,更是为人们描摹了不同以往的场景,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安装各类生活所需的应用软件,把人代入了各种或固定或移动的场景,从而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而在此之前,人们最便捷的交流方式是通过移动电话,这种交流方式是有较高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原本线性的时间切碎,人与人之间构建起了流动空间:只要有网络条件支持,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在线状态。因为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一心多用,还可以根据自己认为的重要性排序随时作出在线切换。因此,今天不要随便问对方“你现在在哪里”,很可能得到的回答是“我在线”。如果你正端坐在餐桌旁享用一道美食,微信提示铃声一响,你可以立即抓起手机查看朋友发来的信息,并作出回应与否的选择,吃得爽口之余再在朋友圈“晒”出某一道爽口的菜品,立即就会引来朋友点赞、留言——彼此交流互动的行为地与空间不需要完全重合。即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边界变得模糊了,两者相互交织、相互转换。
其实,互联网改变的何止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呢?——人与商业消费之间连接方式的改变也是颠覆性的。网络上曾经流行一则无从查找作者和原始出处的段子,可谓是对这种连接方式改变的生动概括:“银行不努力,成就了支付宝;商场不努力,成就了淘宝;电信运营商不努力,成就了微信;邮局不努力,成就了顺丰。”而对于传播业而言,可以说是“传统媒体不努力,
成就了自媒体”。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进步,还将会有眼花缭乱的智能终端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以此适配人类生活中的更多场景,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各类需求。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连接空间无疑还会得到更大的拓展——也许人类对此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但事实上一个“万物互连”的媒介化社会正在阔步走来……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因场景而改变,而信息传播同样因场景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由于人们不停地在不同的固定场景和虚拟场景之间进行切换,对信息的需求则是“移动在线”状态。这就颠覆了人们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那种仪式感,迫切需要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交换信息——而传统媒体过去那种旧传播方式是无法满足用户这类需求的。这正是旧传播意义上的读者(观众、听众)大规模往移动互联网迁移的根本原因。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传统媒体对用户迁移没有足够警觉,直接成就了各类自媒体的迅速崛起。
“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换句话说,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场景。场景成了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种核心要素。”——谁最能“浸入”人们身处移动状态下的各种碎片化场景,并能精准满足用户需求,谁就会是传播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