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上的街市(江南城市文化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精)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3273840
  • 作      者:
    作者:刘士林|责编:李骁飞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江南文化品牌。江南文化是诗性文化。江南城市文化代表了古代中国在审美和艺术上的最高发展水准。借助于江南地区共同的文化源头和密切的交通、经济与文化联系,江南城市创造出远高于其时代、包孕着现代都市文化功能的城市诗性文化,对于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和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标本意义。 本书以江南城市的历史源流、形态变迁、精神创造为研究对象,对古代江南城市与今天的长三角城市群、古代江南城市文化与今天长三角区域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机制和精神演进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客观揭示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矛盾困惑,探索构建江南文化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为当代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提供诗性资源和理性参照,为我国其他城市群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
目录
绪论 江南的历史、文化和城市
一、历史的“变”与“不变”
二、文化的“是”与“不是”
三、城市的“返本”与“开新”
第一章 江南城市文化的诗性内涵与文化阐释
一、中国、南北与江南城市:诗性文化三重奏
二、江南城市诗性文化:语境与阐释
三、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现代性价值
第二章 江南城市群与长三角的历史渊源与当代重构
一、“地方经验”与“历史经验”:城市群研究的新生长点
二、江南城市群的内涵与阐释
三、研究江南城市群的重要现实价值
第三章 苏州篇:江南水乡里的一株睡莲
一、苏州城市文化的起源
二、苏州城市文化的历史流变
三、苏州城市文化的近代化进程
四、苏州城市文化的诗性内涵与特质
五、苏州城市文化对长三角一体化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 南京篇:从“金陵王气”到“六朝烟水气”的变奏
一、南京城市文化的起源
二、南京城市文化的历史流变
三、南京城市文化的近代化进程
四、南京城市文化的诗性内涵与特质
五、南京城市文化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作用和意义
第五章 扬州篇:以“灯火连星汉,帆樯近斗牛”作对联
一、扬州城市文化的起源
二、扬州城市文化的历史流变
三、扬州城市文化的近代化进程
四、扬州城市文化的诗性内涵与特质
五、扬州城市文化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作用和意义
第六章 杭州篇:日常生活审美化很好实践地
一、杭州城市文化的历史源流
二、杭州城市文化的历史流变
三、杭州城市的近代文化形态
四、杭州城市文化的诗性内涵与特质
五、杭州城市文化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功能与作用
第七章 宁波篇:有一颗面向大海之心的江南城市
一、宁波城市文化的起源
二、宁波城市文化的历史流变
三、宁波城市文化的近代化进程
四、宁波城市文化的诗性内涵与特质
五、宁波城市文化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作用和意义
第八章 徽州篇:中国古代城镇建设者出生和出发的地方
一、山行而水处的古越文化
二、“因商而兴、因文而显”的城市
三、近代徽州的衰落与重生
四、徽州城市文化的诗性内涵与气质
五、徽州城市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九章 上海篇:从大海里升起来的伟大城市
一、上海历史是城市的历史
二、文化上海的早期经验
三、月份牌与上海文化的深层结构
四、现代都市文化中心的辉煌与式微
五、江南文化与新时代的上海文化自觉
第十章 建构江南城市研究的诗性人文学术谱系
一、诗性人文学术的逻辑起点与理论源流
二、诗性学术与江南城市的相互适应原理
三、江南城市的典范性及其现代性价值
结语 关于深化江南文化及城市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纵向观察:传统江南文化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问题
二、横向辨析:当下江南文化和城市研究中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
三、前景展望:促进江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