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苏州实践》:
(一)全球化为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了空间,促使文化不断与时俱进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也包括精神生活需要,也就是说,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文化是提升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品质的支撑。如何使文化深入发展,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文化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需求,是我们当前坚定文化自信亟须考虑的问题。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与融合。诚然,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及行为规范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在思维方式方面,西方文化注重思辨、理性、实证,而中国文化注重直观、整体、经验;在价值取向方面,西方文化注重以个人为中心,而中国文化注重群体、社会;在伦理道德方面,西方文化注重崇尚个体自由,而中国文化注重谦虚谨慎;在行为规范方面,西方文化“重利”“重法”,而中国文化更倾向于“重义”“重情”。人类既以个体生命的形式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面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其视角到底是人类个体本位还是社会整体本位,确实是一个“价值两难”问题。历史和现实的人类社会主流价值就是在这两端之间的广阔区间中选择的。比起西方提倡的个性解放和自由,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倾向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完全是两个独立的体系,差异的鸿沟不可跨越。不同文化生产主体有不同文化理念、文化追求,也有不同文化生产方式,与之配套的观念、习俗更是差异巨大。然而,这种差异本身不是问题。带有差异性的文化交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和取舍。换句话说,这种差异性正是我们本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养分。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在文化的对外开放和融合中,在海纳百川中更好地传承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这种开放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
(二)全球化为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供了契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出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苟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对于世界文明来讲,也是极其璀璨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是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文化全球化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可以进行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资源跨地区、跨行业整合,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支持。此外,我们还可通过“国家年”“文化年”及各种各样的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将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出去,使中华文化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肯定。我国一直倡导“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全球化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