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视野
“劳动女性”的发现
——以沈玄庐的社会实践与女性解放叙述为维度
光复初国语运动下台湾本土知识分子的文学活动
——以杨云萍为中心的考察
“夹攻中之奋斗”
——国民党改组派的舆论宣传策略与成效(1928—1930)
山水诗学:山水诗、山水画与社会主义改造
论民国以降国语运动的语言改革
——“活语言”的发现及研究范式的形成
纪念任洪渊专题研究
独行者拖曳着自己的时空“返乡”
从语言本身人手更新汉语言说方式
——任洪渊诗的意义与问题
最高贵的心灵
——怀念任洪渊先生
鲁迅专题研究
从“同路人”到“旗手”
——鲁迅形象塑造及其“杂文自觉”
《野草》与爱罗先珂童话的互文关系
从乡土到都市的启蒙与革命
——再论鲁迅戏剧观
文学档案
在历史、人性与文学审美间
——茅盾长篇小说《蚀》的删改探析
茅盾1938年四则佚文佚简辑释
新月聚餐会、新月社俱乐部相关史实考
拾名(祝世德)传略及著作年表
民国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创生叙事及其缺憾
《桃李春风》的创作、首演与束缚
青年写作指导会与《文学修养》
民国报刊视阈下的“新诗经”研究
论现代小城文学的河流书写
独立品格印象主义理性精神
——京派作家的书评写作
抗战时期女性旧体诗词的艺术新变
燕卜荪与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潮
共和国文学研究
经典文本的沉浮与中国当代朗诵诗选的编纂难题
副文本对比研究
——以莫言《蛙》与葛浩文英译本为例
政治仪式书写与知识分子身份重构
——1978年“悼郭”活动述论
韩少功眼中的昆德拉
——从韩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说开去
危机时刻的抉择
——论宗璞《南渡记》的诗与史
话剧《恋爱的犀牛》中“宗教仪式”与戏剧仪式的转化
著述·综述
每一处边缘都是中心
——《王余杞文集续编》代序
断代史思维、微观史学方法与民国文学史研究
——由《民国文学史论》丛书弓1出的思考
编后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