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沟通(32开平装)》:
【解决方法】
曾经有这样一个著名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有沸水的锅里,它会在瞬间跳出。如果把它放到冷水的锅里,再慢慢加热,等到它觉得忍受不了水的温度再想跳出时,已经无法动弹了。这个实验的方法运用到沟通中,就是要你通过问话来层层剥笋,一步步逼出对方的真实想法。
与人沟通时,为了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人们往往会在最开始的时候问一些看似跟主题无关紧要的话,被问者也是非常不在意地回答,到了最后,当被问者突然意识到问话者话里有话的时候,为时已晚,他已经掉到对方设的陷阱里,爬不出来了。
孟子就使用这种方法,给齐宣王提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有内在的递进逻辑,与齐宣公的关联程度也越来越深。刚开始齐宣王没有意识到孟子问这些话到底是因为什么,前两个问题的目的性非常模糊,直到最后一个问题提出,他才顿悟:原来,孟子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提醒我啊。
这种说服法就像剥笋。笋有多层外皮包裹,剥笋时总得一层层地剥开,才能剥到所需要的笋心。所谓层层剥笋,就是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紧扣主题,从一点切人,逐层展开,直至揭示问题的本质,进而达到让对方就范的目的。恰当地运用层层剥笋术,可使我们的论证一步比一步深入,增强我们语言的说服力量。
说服别人是要讲究技巧的,如果孟子一开始就提出第三个问题,齐宣王非但不会改,反而可能会加罪于他,这就得不偿失。层层剖析,由浅人深,不但可以在最开始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还可以顾及对方的接受程度,慢慢地将对方“吃进”。
要通过问话来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就要懂得问话的三次反应原则。所谓的三次反应原则,就是在提问时遵循三个法则:
1.先问开放性问题,后问是非题
在高难度沟通中,有时需要适当地绕一下路,才能真正抵达目标。你应该先问对方开放性问题,消除对方的戒心,然后再问关键的是非问题,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你的提问必须遵循三个原则:把脉络补上,找到支持证据,破除一概而论。
2.提问不要一棒子打死,而要预留台阶
沟通中为什么会出现僵局和冲突?往往是因为沟通的一方或双方感到自尊受到了威胁,所以为了维护自尊,才固守自己的观点。而当人的自尊没有受到威胁时,却很有可能做出改变。“可能是我弄错了”“或许是我没听懂”等等,这一类的句型有强大的暗示力,特别是对方的基线出现偏离时,先接上这句话再邀请对方响应,对方会觉得和你对谈是安全的,他就有很大的可能愿意沟通。
3.适当地沉默,仔细观察对方的反应
喋喋不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容易让对方反感,而且也不利于你仔细观察对方的反应。因此,你要懂得在沟通中适当地沉默,给对方说话的机会,从而了解对方真正担心与在意什么。适时的提问,会让对方透露更多真实的信息,更有机会了解彼此,而不是用想象在跟对方互动。
问完问题后,你还必须仔细留意对方的回答是否明确,如果对方在你使用以上三个法则时没有明确地说“不”,那说明他被误导的概率非常高。
尤其要注意一点,就是当你提出关键性问题后,一定要停下脚步确认,对方究竟有没有回答你的问题,还是只是打个“擦边球”,试图转移你的注意力。
如果对方试图转移话题,你只需要“态度温和,立场坚定”地把问题重复询问,直到对方说出明确的答案。这么一来,对方也会了解把话说清楚是对彼此最好的做法。
如果对方的回答十分严密、完整,似乎是准备好的一套说法来说服你时,你可以突如其来地从中间挑选一个时间点,以“倒车式”由后往前询问更多细节,然后仔细观察对方的肢体和行为反应,观察他怎样处理这个信号,是否出现偏离基线的行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