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作为在全球市场上的一种竞争优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保证市场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探讨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本书作者及其研究团队,通过连续十几年的调查研究,发布总结报告并成书出版,努力建立一套适应中国公司治理环境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和评价指数,用以掌握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完善状况、公司治理风险的来源、程度与控制,并进一步观察与分析中国公司在控股股东行为、董事会运作、经营层激励约束、监事会监督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风险、治理绩效等。通过该系统可以探索中国公司治理的模式,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及董事会的治理行为,建立良好的高管层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最终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
中国公司治理的研究从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深入到公司治理原则与应用研究,之后从公司治理原则研究进一步发展到公司治理评价指数的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研究发展呈现为渐进式的动态优化过程。具体来说,CCGINK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并组织制定《中国公司治理原则》。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支持下,于2001年推出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被中国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及PECC组织制定的《东亚地区治理原则》所吸收借鉴,为建立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参考性标准。
第二阶段:构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历时两年调研,2001年11月第一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提出《在华三资企业公司治理研究报告》。2003年4月,经反复修正,提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2003年11月第二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征求国内外专家意见。根据前期的研究结果和公司治理专家的建议,最终将公司治理指标体系确定为6个维度,具体包括股东治理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监事会治理指数、经理层治理指数、信息披露指数和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合计80多个评价指标。
第三阶段:正式推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和《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基于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构筑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2004年首次发布《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报告应用CCGINK第一次对中国上市公司(2002年的数据)进行大样本全面量化评价分析,之后逐年发布年度公司治理报告。
第四阶段: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应用阶段。在学术上,公司治理评价为课题、著作、文章等系列成果的研究提供了平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支持,公司治理报告在商务印书馆、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国际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此外,还为监管部门治理监管工作提供支持,为企业提升治理水平提供指导。CCGINK连续应用于“CCTV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年度评选”;应用于联合国贸发会议对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抽样评价和世界银行招标项目,2007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应联合国贸发会议邀请,李维安教授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ISAR专家组第24届会议,并就《中国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项目》做大会报告;应用于国务院国资委国有独资央企董事会建设与评价等和国家发改委委托项目推出的“中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指数”研究;2007年接受保监会委托,设计保险公司治理评价标准体系;2008年接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对央企控股公司治理状况进行评价;开发中国公司治理指数数据库;研发中国公司治理股价指数;设计中国公司治理计分卡。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治理环境特点,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总结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公司治理原则、各类公司治理评价系统以及大量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成果,在2003年设计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2004年公布“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同时发布CCGINK。随后,于2004年、2005年加以优化,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对6个维度评价指标进行适度调整。通过对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的实证研究,对部分不显著性指标进行调整;通过对公司实施公司治理评价,不断检验系统的有效性并进行优化;引入新的公司治理研究思想,例如利益相关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广泛研讨;紧密关注治理环境变化,并及时反映到评价系统中,例如法律法规变化。
第一章 公司治理评价与治理指数
第一节 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公司治理评价的国内外研究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研发历程与构成
第四节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章 基于公司治理指数开展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国内基于公司治理指数开展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国外基于公司治理指数开展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基于公司治理指数研究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体评价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样本情况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体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五章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六章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七章 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八章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九章 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十章 主板上市公司治理总体评价
第一节 主板上市公司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主板上市公司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主板上市公司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主板上市公司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主板上市公司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十一章 主板上市公司股东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主板上市公司股东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主板上市公司股东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主板上市公司股东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主板上市公司股东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主板上市公司股东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十二章 主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主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主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主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主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主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十三章 主板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主板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主板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主板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主板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主板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十四章 主板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主板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主板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主板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主板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主板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十五章 主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
第一节 主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主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主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主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主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十六章 主板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主板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主板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分行业评价
第三节 主板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分控股股东性质评价
第四节 主板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分地区评价
第五节 主板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佳评价
主要结论
第十七章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中小企业板公司治理评价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分组比较
主要结论
第十八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
第一节 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总体分析
第二节 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分组比较
主要结论
第十九章 科创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
第一节 科创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总体分析
第二节 科创板上市公司治理评价分组比较
主要结论
第二十章 上市金融机构治理评价
第一节 上市金融机构治理评价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上市金融机构治理评价分组比较
第三节 上市金融机构治理年度比较
主要结论
总体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