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老板财税思维是企业发展的王者之道
规范财税——财税管理合法合规并实现制度化
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的税务意识和财税管理等都异常薄弱,有的企业甚至还没有税务的概念,完全处于被动的高风险状态。因此,税务风险和财税规范自然也就成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最容易被主观忽视。
一、财务管理合规合法
麦肯锡对中国破产企业的调查表明,中国企业的破产倒闭有三种类型:成长性破产、亏损性破产、盈利性破产。其中30%是盈利性破产,60%是成长性破产,只有10%是亏损性破产。也就是说,有高达90%的企业是在良好感觉中慢慢死去的。它们之所以倒闭,并不是由于亏损,而是因为财务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
企业的失败通常都是由财务管理不完善导致的,但很少有企业老板会关注这个问题。因此,“财务的合规与财务的管理”也就成了企业管理的核心,更是真正能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与竞争力的关键。
合规建设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财务管理的本质就是财务合规管理,只要出现违规事项,就容易引发资金等财产损失。很多企业管理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有效的财务管理。很多曾经声名显赫的“明星”企业,比如新疆德隆系、爱多、科隆、天津顺驰、健力宝、三九集团等都是在一夜之间倒塌的。这些企业倒闭的原因又惊人地相似:缺少有效的财务管理,导致资金链断裂。
二、财税管理的制度化
1.建设和完善税务管理制度
这是企业内部税务管理机制能否正常持久发挥功能作用的关键。
税务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明确企业内部税务岗位的职能分工,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增强当事人的责任感。在建立税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四点:
(1)税务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要明确、具体,力求细化、量化,便于执行和考核;
(2)与税务管理不相容的岗位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以免出现混岗混责等情况;
(3)税务管理制度必须与企业内的其他管理制度连接在一起,有机配套,相辅相成,不能彼此脱节、相互矛盾,否则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4)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修改、补充、完善其内容,提高制度的长效性。
2.规范纳税操作实务
根据税收法规的现行规定,企业要依法缴纳的有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资源税、印花税等,各税种的应缴税额的计算方法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一致,有的差异很大,在纳税申报、缴纳期限、加征减免、代扣代缴、退税返还等方面也各有特点,一旦混淆,就会造成差错而违反税法,引发税务风险。
为了提高税务处理质量,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引发的税务风险,企业要发挥税务管理机制的规范功能,根据现行税收法规,以及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准则要求,将各税种的缴纳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处理,形成从税款的会计处理到如数入库全过程的纳税操作规范,或编成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纳税规范手册,供内部人员参照执行。
3.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认真研究分析,深刻理解该项税收优惠政策出台的背景和目的,以及享受优惠待遇的对象和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科学论证享受该项税收优惠待遇的可能性和受惠程度,调整企业投资方向,加快技术创新进程;
(2)扩大经营范围,改进营销方式,向财务人员提出合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供决策参考;
(3)要以高度的敏感性,衡量该项税收优惠政策可能给本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隐性威胁,提前防范,不能被动。
4.构建税务信息交流平台
在企业内部建立税务信息交流平台,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提高税务信息的科学解读能力;主动通过税务信息交流平台,向企业领导层、管理层、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提供需要引起关注的信息,并对税务信息进行释疑解难,发挥咨询作用。
5.强化税务活动实效考核
要定期组织力量对企业的税务活动逐项进行实效考核。考核的要点如下:
(1)依法纳税的理念是否真正确立;
(2)税务管理制度有无自觉执行;
(3)税收筹划是否积极开展,税务活动是否符合法规要求和操作规范;
(4)税收优惠政策能否充分运用;
(5)在实务处理中,是否存在主观故意或无意出错导致应纳税款多报、少报、漏报等现象;
(6)在税务信息运用中,有无不重视、不分析、不作为等情况。
税务活动实效考核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考核可以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观察、个别访谈、小型座谈等形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考核的过程就是自我评价的过程,重点在于搞清楚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探讨自我完善的途径和方法,鼓励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税务管理机制的多种功能,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因此考核不能走过场,要切切实实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