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知识积累与自主创新--企业内生性成长规律研究(精)
0.00     定价 ¥ 12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58265
  • 作      者:
    编者:张军|责编:魏如萍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知识积累的视角探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机制,进而探索企业内生性成长规律。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多源数据,从不同视角对知识积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进而促进企业成长的规律进行系统性探索,提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冰山理论,识别出知识积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时间滞延与临界规模效应特征,揭示出不同知识积累模式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互补效应与组合效应,及其促进企业成长的不同路径。 本书适合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内专业人士阅读,特别是创新管理领域的高校师生、研究者以及企业管理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1.1 知识积累与自主创新:企业发展的内驱力
  1.1.1 知识积累与持续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1. 创新已成为时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突围之道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使得当今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动荡。21世纪初,全球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2008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随后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仍未解除的欧洲债务危机等,全球经济环境的动荡性与复杂性可见一斑,并且无一不造成企业的生存困境。企业不得不面对日益多样性并且个性化的顾客需求、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意想不到的竞争对手与颠覆式创新带来的市场断裂等挑战。生存,或死亡,对于个体企业而言,往往是瞬息而变的事情。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并能够为未来谋得依旧生存的机会,是每个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在以时基竞争(Rothwell,1994)为特征的背景下,当今世界经济系统发展的*大的悖论之一就是:市场的领导者必须不断地努力使自己*畅销的产品过时——因为他们知道,“在公司的周围,众多竞争者正在‘借用’自己的创意,并且提高同类产品的品质,进而把自己努力获取的消费者群体的胃口又吊了起来——要达到的满意度水平就这样不断地被提升”(Shapiro,2001)。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将我们推入一个“创造性破坏的狂飙”(Schumpeter,1934)时代!创新已经毫无疑义地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
  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正日益转变成为知识型社会(Drucker,1968;Bell,1973;Toffler,1990)。知识型社会的到来,意味着知识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源,而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关键性资源(Drucker,1992),是生产力、竞争力与经济绩效的关键(Prahalad and Hamel,1990)。随着知识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组织的各种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战略与组织创新等(Nonaka,1994)。在应对动态环境所带来的挑战的过程中,企业不再仅仅需要有效处理信息,更需要创造信息和知识,以解决复杂多变环境抛给企业的各种问题。从这个视角来看,创新是知识创造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汇聚、吸纳各种外部知识,并通过内化(internalization)、组合(combin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与社会化(socialization)等活动,实现组织知识创造(Nonaka and Takeuchi,1995)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创新的基础、潜能与手段。而“将知识储存于程序、规范、规则和结构中,并通过向其成员学习和积累这些知识”(March,1991),使得企业能够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内,将企业现有能力与其他知识重新组合,产生能够把握变革的新能力(Kogut and Zander,1992),并*终获得新颖的创新性竞争优势(Leonard-Barton,1992)。因此,知识整合或重构是创新不竭的源泉(Grant,1996;Dosi et al.,1988),而累积性知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知识日渐成为企业战略性资产,创新日渐成为企业竞争利器的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国际经济大潮中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与赶超,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2.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微观基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创新发展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节点,基本可划分为两大阶段。改革开放之前包括仿造到自行设计(1949~1956年)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57~1976年)两个子阶段(许庆瑞等,2012)。其间,我国在一些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两个子阶段的创新主体是国家和政府——倾全国之力在关键领域进行创新,是当时我国国家安全与国家自立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伊始,根据当时国情,我国提出了工业技术发展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追赶路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我国的创新主体从政府主体逐渐向企业主体转变。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明确提出了“企业是创新主体”“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我国产业化发展”的发展方针。此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与产出成果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投入角度来说,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占我国研发费用总量的比例达到68.3%(许庆瑞等,2012)。2018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经费19 677.9亿元,研发强度为2.19%,其中来自企业主体的投入占总经费支出比重达到74.7% 。从产出角度来看,我国国内职务发明专利中,2005年工业企业的发明专利数达到7712项,占到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总量的52.24%(许庆瑞等,2012)。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4.2万件,共授权发明专利43.2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4.6万件。我国有专利申请的企业较上一年新增6万家,对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2% 。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为64.9万件,授权发明专利为23.8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9.2万件,且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18.3万件,占95.3%。至此,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已得到体现。
  然而,在取得上述发展成就的同时,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济增长模式——过于依赖资本与自然资源的投入,而不是建立在知识与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可持续性问题也日渐受到质疑(张春霖等,2009)。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而“促进中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张春霖等,2009)是核心与基础。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自主创新”(增强国内创新能力)、“重点跨越”(选择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实现突破)、“支撑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引领未来”(着眼长远,超前部署)的发展战略。其中,“自主创新”表达了我国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的决心,也是该战略的主题。2010年与2011年,胡锦涛先后在我国两院院士大会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至此,“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战略基点,被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而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战略的重要性得到了特别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调“我们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习近平,2015)。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应对日渐深入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以及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战略性手段。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微观的根本性基础。
  1.1.2 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1. 企业创新能力薄弱是我国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微观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采取技术追赶策略,企业创新主要采取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以及基于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与吸收的二次创新。在追赶中学习,使得我国企业获得了一定的能力基础,工业企业总体的制造能力与技术水平取得较大提高,知识密集程度也呈现出稳步提高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知识密集型行业在经济中比例提高,包括医药制造业、航天航空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与医疗设备及仪表制造业等(张春霖等,2009)。
  但是,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工业企业在国际产业体系中的弱势日渐显现,以我国历史悠久的纺织业为例:纺织材料技术薄弱、印染工艺中后整理技术不足、面料设计缺乏创意等,使得我国大多数纺织企业沦为国际品牌的加工工厂,只在价值链的*低端获取加工费。我国浙江嵊州的领带生产与销售,占到欧洲领带市场的80%以上的份额,却由于没有自主品牌的支撑,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几乎无定价权可言。再如钢铁产业,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已经占到全球总量的46.6%(张军,2012b),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却在高端产品如取向硅钢方面依赖进口,被国际钢铁协会主席评价为“中国的钢铁行业已经成为一些主要的产钢国里*不具有收益性的” 。汽车产业更是几乎全行业都成为外国品牌的加工工厂,即使少有的几个自主品牌的产品,也多属中低端产品,并且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方面仍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以及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我国一些产业在国际上赢取竞争优势的掣肘性因素。
  产业竞争力不足,追根溯源需要在微观的企业主体层次寻找问题。深入到微观层次,我国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提出了“企业是创新主体”的思想,统计数据也显示企业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投入以及企业职务内发明成果在全社会相应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中的比重有所提高(许庆瑞等,2012),但2007年,我国企业提交了5470份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申请,其中1365份来自一家企业——华为(张春霖等,2009)。如果扣除华为的PCT申请数,我国企业2007年PCT申请总量仅相当于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2100份申请)与荷兰的飞利浦电器公司(2041份申请)两家公司的申请总量 。2019年上半年,我国共受理 PCT国际专利申请2.4万件,其中国内申请2.2万件。但是,PCT国际专利受理量排名集中在广东(9807件)、北京(3179件)和江苏(1920件)三省市,约占全国总量的67.8% 。事实上,截至当下,除了一些新兴行业(如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企业以及极少数精英企业(如海尔)之外,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然技术落后、产品陈旧,以加工制造等价值链低端的生产活动为主,创新活动少甚至没有创新。国家统计局对我国299 995家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2004~2006年,53%被调查的大型企业、86%的中型企业以及96%的小型企业都没有持续的研发活动(张春霖等,2009)。即使有创新活动,也大多表现为微调型产品改善,表现为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类专利相对较多,发明专利数较少。2006年,我国内资企业的发明专利只占到专利总量的11%,而外资企业发明专利的比例达到74%(张春霖等,2009)。此外,创新成果缺乏对核心技术的聚焦,没有围绕特定技术的专利簇,因此难以构建有效的技术壁垒以维持自有技术的竞争力(张军,2009)。由此可见,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企业乃至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性阻碍因素。
  2. 知识与能力基础积累不足是创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8~2010年在对以浙江省为主的企业调研及访谈中发现,企业创新绩效不显著,主要源于企业创新资源不足,包括企业的创新经费投入不足与创新性人力资源不足(张军,2009)。
  首先,企业创新经费投入不足,一种是指客观上的创新经费不足,如企业本身规模小、利润薄,没有提供创新资金的能力,也难以吸引到创新基金与创新性人才;另一种则是创新经费惜投所导致。其中,后者往往是由于企业无力感知与把握创新机会而导致的企业内部创新经费瘀滞现象,即企业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创新项目而导致创新经费支出偏低。无论哪种形式的投入不足,深究其深层次原因,则可追溯到企业的能力基础或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层次,即企业创新能力薄弱或相关的知识、经验积累不足,导致其难以有效感知创新机会,对创新活动前景洞察不清,从而导致创新发起困难,对创新成功与否缺乏信心,并进而出现针对创新的资金惜投结果,表现为创新倾向不足。这就形成我国企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知识积累与自主创新:企业发展的内驱力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
1.4 研究方法 15
第2章 理论回溯与整体研究框架 17
2.1 理论基础 17
2.2 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21
2.3 知识与创新关系研究回顾 27
2.4 现有关于知识与创新关系研究的局限 39
2.5 理论架构的提出 41
第3章 自主性辨析视角下企业创新能力 44
3.1 创新、自主创新与创新能力 45
3.2 企业创新能力的解构 49
3.3 企业创新能力量表开发 52
3.4 结论与讨论 62
第4章 不同模式知识积累与企业创新能力 64
4.1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64
4.2 研究设计 68
4.3 实证分析结果 71
4.4 结论与讨论 77
第5章 知识积累、知识激活与企业创新能力 80
5.1 文献回溯与假设提出 81
5.2 研究设计 83
5.3 分析结果 84
5.4 结论与讨论 89
第6章 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动态演化? 93
6.1 知识与创新关系理论述评 93
6.2 方法论与建模思路 94
6.3 知识积累与企业创新能力演化 96
6.4 结论与讨论 108
第7章 知识积累、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 111
7.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2
7.2 研究设计 115
7.3 分析结果 118
7.4 结论与讨论 123
第8章 新颖度区分下知识创造与企业成长 126
8.1 理论回溯与研究框架 127
8.2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130
8.3 案例分析与结果 132
8.4 研究命题提出 137
8.5 基于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138
8.6 结论与讨论 145
第9章 知识观下企业创新能力形成路径 150
9.1 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 151
9.2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155
9.3 案例分析与结果 156
9.4 结论与讨论 161
第10章 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组织机制 164
10.1 理论回溯与研究框架的提出 164
10.2 案例分析与结果 166
10.3 企业创新能力构建的组织机制 172
第11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174
11.1 基于“潜显”区分框架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冰山理论 174
11.2 基于模式区分的知识积累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 176
11.3 知识积累影响企业成长的内在规律 179
11.4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路径:从种子经验到体系化常规 181
11.5 企业创新能力构建的组织机制:聚焦知识共享与集体性解读 182
11.6 展望:遵循知识积累规律 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83
参考文献 18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