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商业伦理学原理(市场逻辑与利己主义批判)(精)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06645
  • 作      者:
    作者:(日)刘庆红|责编:方小丽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商业伦理学原理——市场逻辑与利己主义批判》基于商业伦理学原理,通过对企业?动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市场逻辑与利己主义批判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在企业活动中如何确立有利于提升自身知名度、品牌度及社会责任等的商业伦理问题提出思考,并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容易引发的各类伦理问题进行反思。在当前疫情全球化及商业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都是紧密联系的,人类必须构建共生共存的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也应当重新审视、探索,并构建有利于企业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的新的商业伦理观。
  《商业伦理学原理——市场逻辑与利己主义批判》主要面向大学期间学习商业伦理的学生,或是打算接触商业伦理的初学者。同时,《商业伦理学原理——市场逻辑与利己主义批判》有助于为活跃在商务一线的人士寻求个人及其企业的理想状态及工作意义,并且能够为其未来发展方向的确立予以启示。《商业伦理学原理——市场逻辑与利己主义批判》介绍了笔者对于商业伦理学原理的主要学术观点,希望《商业伦理学原理——市场逻辑与利己主义批判》能为商业伦理学的学术发展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企业与社会
  本章需要掌握市场和社会中企业的本质,了解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慈善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明确商业伦理的定位,了解经济学、管理学中的商业伦理,认识商业伦理的重要性;思考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了解商业伦理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了解实践中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存在哪些挑战,掌握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VEJA:用“道德”来生产鞋履
  VEJA,一个“有道德”的环保休闲鞋履品牌,同时在法国和巴西设有总部。目前,VEJA的产品已经在全球1 000多家店有售卖。该品牌由两位法国人创立。他们25岁的时候,曾在巴西做了一个针对全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项目调研,这段经历促使他们在2005年创立了VEJA品牌。VEJA将“道德生产”的理念践行于原材料供应、生产流程、包装、配送等每一个生产环节。其采用的原材料,包括来自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天然橡胶、有机棉、生态皮革等。VEJA还像一个生态材料实验室,它不停地实验其他特别的生态材质。例如,用罗非鱼(一种巴西当地的食用鱼)皮制的鞋,推出以来很受女性欢迎。在产品设计上,它把球鞋做到了极简,所有款式都没有累赘,只留下一个简简单单的独特的“V”标志。VEJA的产品出现在巴黎、伦敦、纽约等地的全球顶级买手店,还会时不时地和其他时尚设计师合作推出联名款。很多大牌明星都成了该品牌的粉丝。除了自己的社交网络外,该品牌不做任何广告宣传。除了产品,它还会发布一些和亚马孙热带雨林相关的产地和工厂生产基地图片。VEJA的快速崛起,不在于设计理念的超凡脱俗、产品的炫酷,而在于该品牌占领了休闲鞋履的“道德生产”高地。
  该案例充分说明企业在营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践行社会责任。企业的产品就像一个人的能力,而企业践行的社会责任如同一个人的德行。如果能力比较强,德行却极差,那么对社会的危害性是极大的,*终无法获得长远的发展。只有当能力和德行相匹配,有足够的德行来支撑企业的能力时,才能给社会创造更好的福利,企业也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因此,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在给社会带来福利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每一个企业应当让其客户和社会感受到本企业产品的美好,给消费者带来友善的感觉,而非仅仅以营利为目的。以下主要结合企业的本质、社会责任等来阐述商业伦理及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等内容。
  1.1 企业的本质
  1.1.1 市场中的企业
  过去企业都以经营发展为主体,除了从供应商到企业、企业到顾客这种简单的直线关系之外,不存在其他关系(图1-1)。在这样的背景下,弗里德曼(Friedman,1970)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上发表了对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论进行批判的文章。
  图1-1 市场中的企业
  弗里德曼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追求的社会责任应该是遵守公正、自由、公开的竞争原则,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专注于追求利润的经营活动。此时,企业受到社会责任的影响越强,对于自由社会来说越危险。这种现象会动摇自由社会根基,是对自由的破坏。
  1.1.2 社会中的企业
  现代企业已经成为社会中的一部分,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图1-2)。
  图1-2 社会中的企业
  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在企业活动中获得利益或遭受损失,抑或是企业经营活动导致其权利得到尊重或受到侵害的集团或个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是从对企业有一些特别要求的股东这一概念衍生而来的。股东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有一定的要求权,同时,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也拥有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进行一定要求的权利。然而,如何查明这些拥有不同特质的要求则有一定难度。
  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不同的利益集团或个人。其中,内部利益相关者多指投资者、管理层、企业员工;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机构、债权人、社会公众、供应商和消费者。同时,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如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矛盾、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矛盾及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企业应学会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实现其长远发展。
  1.2 企业的社会责任
  前文我们对企业的市场性、社会性进行了说明,而对于社会中的企业想要谋求长远发展,需要先明确现代CSR的核心是什么,明确CSR的核心有助于企业在实践中规范自身行为,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McWilliams等(2006)指出,CSR是管理学科中分歧与争论*大的一部分;Campbell(2007)提到,在不同的情境下,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意义。本节将整合现有的学术意见,试图寻找CSR的核心。现有文献提出,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对CSR影响较为深远的有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慈善责任及商业伦理等方面(Bauman and Skitka,2012)。
  1.2.1 企业经济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企业为保持本身的竞争地位,往往注重对经济责任的追求,即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或企业利益的*大化。但也有观点认为,经济责任并非单指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都应属于企业经济责任,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也支持这一观点。CSR概念在提出伊始就明确反对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正因如此,企业经济责任绝不可能成为CSR的核心。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都归属于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除经济方面的影响外,对社会、环境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企业在承担这些应付的社会责任时,应一视同仁。
  1.2.2 企业法律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企业作为法人,应承担其企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充分履行法律义务,提供能够达到法律*低要求的产品及相应的服务。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公民应尽之责,也是实践CSR的要求之一,但CSR活动的兴起,并不单单是为了重申依法守法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是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低要求,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社会责任的观点依然被广泛重视,这正说明了仅仅遵守法律是不足够的。
  1.2.3 企业慈善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慈善活动也并非CSR的核心。慈善活动是企业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是CSR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些企业在实践中热衷于慈善活动,但在实际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却无视CSR的要求,严重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综上所述,CSR的核心并非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慈善责任。笔者认为,CSR的核心是商业伦理。
  1.3 商业伦理
  本节以对企业及CSR的认识为基础,对商业伦理这门学科进行探讨。
  1.3.1 定位商业伦理
  首先,“伦理”是人在成长道路上所应该遵守的,对善恶正邪进行判断的普遍基准,即道德伦理观念。伦理观念的内涵在于帮助我们辨别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且公平的(Carroll,1991),那么,自然就出现了什么是符合伦理的行为。例如,善意的谎言是否可以被原谅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一个判断标准。尽管当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我们认为,符合伦理要求的行为应该是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利益,并且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研究伦理的“伦理学”到底是什么?伦理学是对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进行约束的规范、原理和规则,是对伦理和道德进行的哲学研究。商业伦理研究的是如何在商业行为及机构政策中加入道德规范,使企业活动、商业行为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那么,不可缺少的决定到底是什么?另外,还存在着应该如何去做这个决定的问题。例如,死刑是否应该存在等备受争议的伦理问题。
  *后,商业伦理一般以公认的社会价值观为基础,对与企业主体相关的制度、政策、行为在道德意义上进行系统的反思。那么,何为有伦理的企业?是赚钱的企业,工资高的企业,抑或是积极雇用员工的企业?显然,这些都是片面的,一个有伦理的企业必然既能营利,又能带给职工福利,还能造福社会。
  当然,这一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伦理是根据人的价值观进行判断的。在现实社会中,价值观受教育、文化、宗教、环境、政治、意识形态等影响而具有多样性。因此,伦理的判断基准也不尽相同。
  1.3.2 经济学与商业伦理
  在经济学中,企业是一个以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效用 的*大化为目标的生产主体。然而,现实中的人和企业表现出过于维持这种“被限定的合理性”,他们的决策是以自我满足为基准进行的,同时还存在被称为“合成的谬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主体想进行合理的行动,但从整体来看这未必是合理的结果,如交通堵塞和生活公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法律、社会规定,抑或是个人的伦理观,都有必要以某种形式对个人和企业的行动加以约束。在经济学中,企业活动是以数量来衡量的,因此,若从经济学的观点对商业伦理进行研究,则需要数据化的伦理规范。目前,经济学研究中忽视伦理的情况很多,但近年来商业伦理问题渐渐被公共经济学重视起来。
  前文已经提及,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存在着很多利益相关者。企业在实现自身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各利益方之间的伦理关系。为此,企业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规范,如交换自由、诚实守信、服务至上及公平竞争等。
  首先,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买卖双方的行为都是在自愿的原则下进行的。供应商自由地决定出售何种产品,消费者根据需求自愿购买商品;对于市场中出现的强买强卖、垄断行为,我们认为其是违反商业伦理的。
  其次,诚实与守信也是道德、经济伦理所要求的。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社会活动的主体都能积极主动地遵守行业准则、承担其社会责任,但这种道德层面的约束毕竟是非强制的,这也就为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提供了土壤。因此,为了使当下的商业伦理更加深入人心,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惩罚性手段来实现。
  再次,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商业的本质就是提供服务,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商家需要确立服务至上的观念,自觉保障产品的生产卫生与销售安全,并主动接受消费者的监督,采纳消费者的反馈意见。
  *后,公平竞争也是商业伦理所需要的。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可以促进社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但商家在争夺市场、争夺消费者的同时,应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改进产品、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市场份额,绝不能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破坏市场秩序。
  1.3.3 管理学与商业伦理
  企业是以通过不断的商品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并从中获得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从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观点来看,经营活动不过是一种手段;而从企业以经营活动为目的的观点来看,利益就会变成经营活动的目的。站在中庸的立场来看,经营活动和追求利益都会变成企业存在的目的。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商业伦理价值管理是一种人类的管理“认识—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包括管理实践和管理认识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个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和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双向螺旋式上升的状态,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那么,企业追求利益是“恶”吗?如果没有存续性,企业就会倒闭,没有被雇用的劳动者就会流落街头。然而,遵守法律一定符合伦理吗?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法律是由人创造的,那么就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方法。并且,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是相通的吗?环境每天都在变化。因此,这些伦理问题会因企业经营者的不同而导致其做出的判断也会不同。
  由上文可知,商业伦理所表达的内容并未获得统一的认识和理解。在学术领域中,可以把伦理学的知识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部分应用于现实实践中。在经营实践中,不仅需要重视经营者个人的伦理观,员工的伦理观也同样需要被重视,包括处于管理职位的企业员工的伦理观都应作为企业实施的伦理方案的内容。换言之,这代表着商业伦理的制度化。
  1.3.4 商业伦理的必要性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企业与社会1
1.1企业的本质2
1.2企业的社会责任3
1.3商业伦理4
1.4商业伦理与社会关系的变迁7
第2章商业伦理相关理论及发展历程10
2.1经济伦理学内涵的演变13
2.2商业伦理学的产生及发展16
2.3当代商业伦理的时代背景19
2.4当代商业伦理的实践20
2.5商业伦理的划时代意义23
2.6未来研究的思路与突破24
第3章现代企业与商业伦理27
3.1备受瞩目的伦理基准28
3.2商业伦理理论机制30
3.3商业伦理的实践方法35
第4章企业商业伦理的营利性与社会性39
4.1企业的营利性与社会性40
4.2企业的内部伦理问题40
4.3企业的外部伦理问题43
第5章企业道德与CSR47
5.1CSR49
5.2企业道德的价值论49
5.3CSR的背景49
5.4CSR的定义50
5.5CSR的特征51
5.6战略性CSR管理53
5.7中国CSR管理55
第6章企业道德与企业理念56
6.1企业理念与企业经营57
6.2企业理念概述58
6.3企业理念的事例64
第7章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70
7.1企业治理71
7.2企业的内部控制77
7.3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79
7.4案例分析81
第8章稻盛和夫商业伦理探究83
8.1引言84
8.2日本企业商业伦理的传统与演化84
8.3稻盛和夫商业伦理的研究综述85
8.4稻盛和夫企业经营实践的实用精神87
8.5稻盛和夫的商业伦理思想实践88
第9章案例研究:BOP产业96
9.1BOP产业概述97
9.2日本的BOP产业100
第10章CSV104
10.1CSV的背景与定义105
10.2CSV与CSR的比较109
10.3CSV具体案例与现实意义112
10.4CSV的发展预测116
参考文献118
索引124
后记127
图目录
图1本书的内容构成iii
图1-1市场中的企业2
图1-2社会中的企业2
图2-1商业伦理学产生的思维导图16
图2-2日本伦理学发展的思维导图17
图2-3商业伦理概念20
图2-4社会规范与企业文化变化思维导图22
图2-5未来研究难点的解决思路25
图3-1商业伦理坐标体系29
图3-2罗尔斯两大原则的优先顺序30
图3-3商业伦理理论机制的研究框架31
图3-4自由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活动31
图3-5企业经营中与个体性原理、社会性原理相关的主要具体项目33
图3-6两个原理系统向四个原理系统转换34
图3-7利润原理与伦理原理的反相关性34
图3-8四个原理的均衡状态35
图3-9社会、企业和环境的关系36
图3-10商业伦理的实施流程36
图3-11商业伦理实践系统的核心伦理项目37
图3-12水谷雅一的商业伦理实践化37
图4-1劳资关系41
图4-2劳动关系42
图4-3商业伦理践行中的消费者问题45
图4-4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45
图6-1企业理念重要性的形成原因58
图6-2企业理念的进化过程59
图6-3企业理念的划分60
图6-4企业理念涉及的内容60
图6-5企业愿景、价值和使命61
图6-6企业愿景、价值和使命的定义61
图6-7具备企业理念和不具备企业理念的企业的差异62
图6-8企业理念的意义62
图6-9企业道德观63
图6-10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机理64
图6-11危机之后雪印乳业株式会社的使命68
图7-1企业治理的背景72
图7-2日本企业组成75
图7-3日本企业治理模式75
图7-4美国企业内部治理结构76
图7-5中国企业治理结构76
图7-6企业内部治理与企业经营目的79
图7-7企业治理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80
图8-1稻盛和夫对商业伦理实践的诠释90
图9-1BOP产业层级97
图9-2BOP产业98
图9-3实现BOP产业的四个关键点98
图10-1CSV的概念层次107
图10-2CSV的三种途径108
图10-3价值创造模型的进化110
图10-4CSR和CSV的区别111
图10-5CSR与CSV的模式比较112
图10-6日本麒麟控股株式会社的企业理念114
图10-7住友林业株式会社的企业理念115
表目录
表5-1美国和欧洲CSR的区别52
表5-2企业的战略性CSR思想54
表5-3CSR的类别54
表7-1企业治理原则与制定机构71
表7-2OECD企业治理原则73
表7-3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73
表7-4内部控制主导型模式74
表7-5家族控制主导型模式74
表7-6J-SOX法中对内部控制的要求78
表7-7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区别80
表7-8日本、美国企业治理的比较81
表10-1CSR与CSV的比较11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