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煤炭清洁利用资源评价方法/中国煤炭清洁利用资源评价丛书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23529
  • 作      者:
    作者:秦云虎|责编:吴凡洁//崔元春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详细介绍了煤炭清洁利用资源评价方法,内容包括清洁用煤调查资料收集技术要求、1:25万清洁用煤专项、矿井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清洁用煤样品测试技术方法、煤质评价指标体系、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及调查综合编图技术要求等,其中对样品测试技术方法、煤质评价指标体系作了重点介绍。 本书可供从事煤炭地质调查、煤炭清洁利用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章 清洁用煤调查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清洁用煤调查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通过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的地质成果,同样,煤炭系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勘探资料。开展了对华北、华南、鄂尔多斯盆地等多个区域聚煤规律的研究,对我国主要成煤期的含煤地层、构造、沉积、煤岩煤质等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主要盆地聚煤规律和我国聚煤作用的演化,特别是近期完成的“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对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资源潜力及供需保障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目前的各项煤炭地质工作离不开上述地质资料、地质成果的积累,因此,地质资料的收集显得尤为重要。
  **节 资料收集基本要求
  为了扎实、全面地收集资料,必须加强、重视资料收集工作,指派专人负责这项工作,采取措施支撑这项工作,必须依靠各种可以依靠的途径,争取多方支持,多方面和多渠道收集各种地质资料。
  广泛收集煤炭、地矿、石油、地震等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遥感、矿产勘查资料,以及地层、沉积、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等专题研究成果,尤其是原地质矿产部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原煤炭工业部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新的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勘查,生产资料及专题研究成果。其中以煤田勘查和煤矿生产资料为主。主要包括以下资料。
  一、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
  1. 主要矿区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
  2. 主要矿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
  3. 主要矿区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
  二、区域遥感调查成果资料
  (一)1∶1万~1∶10万重点矿区航空遥感资料
  (1)重点矿区1∶1万~1∶10万航空遥感图件;
  (2)重点矿区航空遥感地质填图报告;
  (3)重点矿区航空遥感解译成果图件及资料。
  (二)航天遥感资料
  (1)重点矿区1∶25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2)涵盖的重点矿区区域性遥感地质调查报告(1∶25万);
  (3)重点矿区大比例尺遥感地质调查报告;
  (4)重点矿区航天遥感解译资料及其他专题性矿区规划等资料。
  三、煤田勘查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煤炭地质单位累计完成多幅各种比例尺地质填图,开展大量的机械岩心钻探、煤田地震、电法等工作,提交大量的地质勘查报告,尤其是近几年,煤炭地质勘查成果突出,提交了大量的地质报告。
  收集的主要内容:
  (1)重点勘查区的勘查报告(文字报告、主要图件及附表等)。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地质勘查进展情况。在各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报告的基础上,按照表1-1格式填写。主要内容包括矿区名称、所属行政区划、勘查程度、勘查区名称、面积、主要煤类、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储量及资源量等,详细的内容见表1-1及填写说明。
  (3)重点矿区(重点采样的矿区)勘查报告的钻孔资料。主要包括经纬度坐标、主要煤层的化验测试等基础资料。主要内容参照“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表1-2)。
  四、原地质矿产部全国煤炭资源远景预测工作
  (一)全国性的成果
  《中国煤炭资源总论》《中国的含煤地层》《中国煤盆地构造》《中国主要聚煤期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中国煤的煤岩煤质特征及变质规律》等。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成果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和煤田预测报告;
  (2)重点远景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科研成果;
  (3)新疆准噶尔、吐鲁番-哈密盆地早-中侏罗世成煤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
  表1-2 勘查开发资料一览表
  (4)内蒙古早白垩世成煤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
  (5)贵州晚二叠世煤田地质研究;
  (6)四川东部晚二叠世近海煤田地质特征与聚煤规律。
  五、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
  1992~1997年,煤炭工业部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所得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国性成果
  (1)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研究报告;
  (2)1∶200万中国煤田地质图及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
  (3)有关含煤地层、聚煤规律、后期构造变形、煤质等专著。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成果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资源预测报告;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万或1∶100万煤田地质图、构造与煤田分布图、煤田预测图。
  六、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2007~2013年,国土资源部启动了重大项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属于其中的一个工作项目,该项目历经7年,所得成果如下。
  (一)全国性成果
  1. 文字报告
  (1)“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报告;
  (2)《中国含煤地层的多重划分与对比》;
  (3)《中国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
  (4)《中国煤田构造格局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
  (5)《中国煤质特征分布规律》;
  (6)《中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与远景评价》。
  2. 图件
  (1)中国煤田地质图(1∶250万);
  (2)中国煤田构造图(1∶250万);
  (3)中国煤类分布图(1∶250万);
  (4)中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图(1∶250万);
  (5)中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图(1∶250万);
  (6)中国煤炭资源预测图(1∶250万);
  (7)中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部署图(1∶250万);
  (8)中国主要煤矿区勘查程度图(1∶500万);
  (9)中国主要煤矿区开发程度图(1∶500万);
  (10)中国主要煤矿区资源保障程度图(1∶500万)。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成果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资源预测报告;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万或1∶100万煤田地质图、构造与煤田分布图、勘查开发现状图及煤田预测图。
  七、煤炭生产资料
  主要包括煤矿生产勘探、采区地震、矿井地质报告等。
  主要内容包括矿区名称、所属行政区划、矿井编码、利用情况、矿井名称、面积、主要煤类、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保有资源量、储量、资源量、矿井类别、矿井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等,详细的资料收集内容见表1-1、表1-3、表1-4。
  表1-3 资料收集目录一览表
  
展开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章 清洁用煤调查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1
**节 资料收集基本要求 1
一、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 1
二、区域遥感调查成果资料 2
三、煤田勘查资料 2
四、原地质矿产部全国煤炭资源远景预测工作 2
五、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 4
六、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4
七、煤炭生产资料 5
八、科研成果 7
第二节 资料整理与存档 7
一、资料分类 7
二、资料整理 7
三、存档 7
第二章 1∶25万清洁用煤专项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8
**节 专项地质调查工作依据、主要内容 8
一、工作依据 8
二、目的任务、工作内容 9
第二节 工作方法、技术要求 12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12
二、野外调查手图编制 12
三、野外调查 12
四、样品采集 13
五、工作手段经费预算 13
第三章 1∶25万清洁用煤矿井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14
**节 矿井地质调查工作依据、主要内容 14
一、工作依据 14
二、目的任务、工作内容 15
第二节 矿井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技术要求 15
一、部署原则 15
二、控制程度和调查精度 15
三、野外调查手图编制基本要求 15
四、调查内容及要求 16
五、工作手段经费预算 16
第四章 清洁用煤样品测试技术方法 17
**节 样品采取技术方法 17
一、一般规定 17
二、样品采集执行的标准 18
三、技术要求 18
四、煤的宏观煤岩类型描述 19
五、煤样的包装、送检和保存 20
第二节 煤样的制备 20
一、破碎 22
二、筛分 22
三、混合 22
四、缩分 22
五、干燥 22
六、注意事项 23
第三节 测试项目和测试标准(方法) 23
第四节 样品测试技术方法 25
一、煤的工业分析 26
二、发热量 27
三、硫分 28
四、煤的元素分析 28
五、煤中微量元素 29
六、煤灰成分和煤中矿物质 30
七、煤灰熔融性 31
八、煤的气化指标 31
九、煤炭物理化学性质及机械性质 32
十、煤的工艺性质 33
十一、低煤阶煤的特性指标 33
十二、煤岩鉴定 34
十三、成浆浓度 34
十四、扫描电镜 35
十五、X射线衍射测试 36
十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试 37
第五节 测试质量控制 38
一、制样过程的质量控制 38
二、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9
三、试验结果的质量控制 39
四、外部质量控制(外检) 40
第五章 清洁用煤煤质评价指标体系 41
**节 焦化用煤煤质评价指标体系 41
一、焦化用煤的种类 41
二、煤质指标对炼焦的影响 43
第二节 动力用煤煤质评价指标体系 49
一、概述 49
二、煤质指标对动力用煤的影响 50
三、煤的燃烧方式及其对煤质的基本要求 55
四、动力用煤评价技术要求 62
第三节 直接液化用煤煤质评价指标体系 63
一、直接液化工艺 63
二、煤质指标对液化用煤的影响 66
第四节 气化用煤煤质评价指标体系 70
一、煤的气化方法 70
二、固定床气化用煤评价技术要求 71
三、流化床气化用煤评价技术要求 74
四、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用煤评价技术要求 78
五、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用煤评价技术要求 85
第六章 清洁用煤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91
**节 评价内容 91
一、评价单元 91
二、清洁用煤资源/储量分类分级 91
三、工作程序 92
第二节 资源评价方法 92
一、煤质基本数据统计 92
二、煤质基础图件编制 93
三、清洁用煤资源评价 93
第七章 清洁用煤调查综合编图技术要求 96
**节 全国类清洁用煤分布图 96
一、全国类图件成图内容 96
二、成图要求 102
第二节 矿区煤质特征系列图件 106
一、矿区煤质特征成图内容 106
二、成图要求 108
参考文献 11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