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ICT在建筑行业的推广与应用
1.2 建筑行业ICT应用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设计
1.5 研究范围
1.6 研究意义
1.7 小结
参考文献
2 关于ICT采纳的文献综述
2.1 组织采纳ICT的过程
2.2 ICT采纳的关键模型
2.2.1 创新扩散模型
2.2.2 技术接受模型
2.2.3 统一的技术接受和采纳模型
2.3 建设管理领域ICT采纳的研究主题
2.3.1 ICT采纳的类型
2.3.2 ICT采纳带来的价值
2.3.3 ICT采纳的成功因素
2.3.4 ICT采纳的机制
2.4 小结
参考文献
3 ICT采纳的社会技术视角
3.1 社会技术视角
3.1.1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3.1.2 组织的社会技术框架
3.2 技术的社会技术视角
3.2.1 技术的二元性
3.2.2 技术承载的价值观
3.3 社会技术系统中的文化概念
3.3.1 文化的理论议题
3.3.2 组织文化研究的方法
3.3.3 文化动力学
3.3.4 文化与技术采纳之间的关系
3.4 文化匹配的概念
3.4.1 技术-文化匹配
3.4.2 个体-文化匹配
3.5 个体-任务-技术互动
3.5.1 个体-任务-技术交互的现有模型
3.5.2 任务-技术匹配
3.5.3 个体-任务匹配
3.6 小结
参考文献
4 研究模型
4.1 文化、个体、任务和技术之间的匹配
4.2 社会技术系统中的匹配
4.2.1 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
4.2.2 个体与环境的适应理论
4.2.3 认知匹配理论
4.3 研究模型的推演——ICT采纳的社会技术视角
4.3.1 文化在采纳ICT中的作用
4.3.2 个体在采纳ICT中的作用
4.4 研究假设
4.4.1 个体-文化匹配→采纳ICT的意图
4.4.2 个体-任务匹配→采纳ICT的意图
4.4.3 任务-技术匹配→采纳ICT的意图
4.4.4 采纳ICT的意图→ICT的实际使用情况
4.4.5 个体-文化匹配→个体-任务匹配
4.4.6 个体-任务匹配→任务-技术匹配
4.5 最终研究模型
4.6 小结
参考文献
5 研究设计
5.1 研究思路
5.2 试点研究
5.2.1 确定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要研究的ICT类型
5.2.2 完善用于问卷调查的问卷
5.2.3 完善内容分析中使用的编码框架
5.3 定量研究设计
5.3.1 量表选择
5.3.2 问卷设计
5.3.3 抽样
5.3.4 问卷调查
5.3.5 数据分析
5.4 定性研究设计
5.4.1 采访指南
5.4.2 目标受访者
5.4.3 内容分析
5.5 小结
参考文献
6 试点研究
6.1 试点采访
6.2 问卷预调查
6.3 完善编码框架
6.4 小结
参考文献
7 定量研究
7.1 问卷调查的数据筛选
7.2 受访者简介
7.3 方差分析(ANOVA)
7.4 量表的信度分析
7.5 探索性因子分析
7.6 正态性检验
7.7 结构方程分析
7.7.1 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
7.7.2 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
7.8 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7.9 定量研究结果的讨论
7.9.1 个体-文化匹配→采纳ICT的意图
7.9.2 个体-任务匹配→采纳ICT的意图
7.9.3 任务-技术匹配→采纳ICT的意图
7.9.4 采纳ICT的意图→ICT的实际使用
7.9.5 个体-文化匹配→个体-任务匹配
7.9.6 个体-任务匹配→任务-技术匹配
7.9.7 了解个体在采纳ICT时所扮演的角色
7.10 小结
参考文献
8 定性研究
8.1 受访者简介
8.2 编码框架
8.3 访谈内容分析
8.3.1 受访者A的背景
8.3.2 受访者B的背景
8.3.3 受访者C的背景
8.3.4 受访者D的背景
8.3.5 受访者E的背景
8.3.6 受访者F的背景
8.3.7 受访者G的背景
8.4 BIM的技术-文化匹配和实施
8.4.1 数据与个体经验
8.4.2 短期与长期
8.4.3 过程与结果
8.4.4 稳定性与变化
8.4.5 独立与协作/合作
8.4.6 内部与外部
8.5 定性研究结果的讨论
8.6 小结
参考文献
9 结论
9.1 理论意义
9.2 实践意义
9.2.1 对实施ICT的建议
9.2.2 对设计ICT的建议
9.3 研究局限性
9.4 未来研究方向
9.4.1 个体-文化匹配与采纳ICT的意图的关系
9.4.2 采纳ICT时的文化变革
9.4.3 香港与内地使用ICT的差异
9.4.4 跨层的ICT采纳模型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