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绪论 第一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前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二)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样性实践及其历史必然性(一)苏联现代化模式影响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二)东欧剧变后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多样性现代化实践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三、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坚持:土地公有制 (一)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的土地制度发展历程及特点(二)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的土地制度比较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土地公有制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的历史变化与公有制共性 (二)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土地状况与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变革历程 一、中国土地问题的历史背景特殊性 (一)农民对土地的特殊情感(二)封建社会对土地制度的创新:永佃制和押租制 (三)国民党统治时期偏向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四)近代中国土地问题的复杂状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土地制度的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三)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土地制度探索实践的 历史功绩 (一)改造了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 (二)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三)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创造了必要条件 (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贡献 一、土地政策的延续——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二、从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向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一)土地使用权的初步集体所有:农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行(三)人民公社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土地制度的历史贡献 (一)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团结一切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推进了全国土改工作的快速实施 (三)以合作社为生产形式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保障了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四)以合作社为生产形式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 (五)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形成过程中对农民思想观念的改造 (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丰富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形式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对“三权分置”的实践探索 一、“两权分离”: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一)从集体生产到包干到户:家庭承包责任制的产生 (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 二、“三权分置”: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新变化 (一)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背景 (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弱化与土地流转 (三)对“三权分置”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成就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农民工的稳定性 (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现代经济的基础稳定作用(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稳定作用第五章 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与现代化的逻辑起源 一、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意义 (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二)为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出了一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现代化模式 (三)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实践检验的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现代化发展经验 (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重要意义 (五)丰富了世界现代化模式,为人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追溯:资本主义现代化 (一)土地私有制对土地公有制的影响(二)社会主义现代化标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标准的延续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一)现代化产生的现实前提 (二)土地性质的转变(三)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异化 (四)社会生产关系变革与资产阶级革命 (五)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一)土地关系的变革(二)生产力的发展(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生与生产关系的转变 (四)超越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六章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全球扩展及其劣根性 一、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演变 (一)以土地私有和全球剥削为特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源起:英国 (二)以消灭农村和推行城市化为特点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第二阶段二、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球扩展 (二)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与其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三)资本主义现代化标准的全球化三、资本主义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自我修正与完善 (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长期性与优势地位 (三)各国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与现代化道路的多元化四、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及其劣根性 (一)两极对立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与隐蔽剥削 (二)和平与发展主题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对称发展与国际霸权 (三)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科技、资本主导与全面危机 第七章 主权国家多元化现代化模式和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优越性 一、各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苏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二)以中国为代表的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实践 二、其他形式的现代化模式 (一)以土地私有和国有为基础的政教合一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二)君主专制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三、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优越性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经济优越性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非经济优越性第八章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优越性和中国特色上的基础地位和发展前景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优越性上的基础地位表现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作用(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社会主义经济腾飞的基础作用 (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社会主义的政治稳定作用(四)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地位 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的基础 三、全面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原有实现方式的逐步解体(一)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生产稳定作用的减弱 (二)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小(三)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农民增收的帮助越来越小 (四)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农民的约束效力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五)家庭承包责任制受城市化、经济等因素影响,其现实基础被不断削弱 (六)农村人口格局变化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七)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共同富裕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的压力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发展前景(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的动摇不是其制度自身的原因 (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提供变革契机 (四)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方略:乡村振兴 结语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