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本观点与主张
1.3 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 探索与争论:一场没有规划图的变革
2.1 焦虑中的地方探索
2.2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家庭承包经营
2.3 制度变迁的绩效与争议
2.4 关于家庭承包经营缺陷的主要论断
3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三次变迁:“去小农化”与制度供给过剩
3.1 引言
3.2 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场化手段衔接小农与市场的制度创新
3.3 农业合作社的兴起:农民经济组织化的制度创新
3.4 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小农替代型的制度创新
3.5 三次制度变迁的共同特征与动力学分析
3.6 可喜的转变:决策层面对小农户认识的调整
4 “去小农化”的国际背景与启示
4.1 规模化农业投资热的再次兴起
4.2 全球规模化农业投资浪潮的特点
4.3 规模化投资的主要参与者
4.4 规模化农业投资的影响
4.5 启示:土地确权的意义
5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相关的三个理论关系
5.1 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
5.2 劳动力老龄化与农业生产
5.3 兼业化与农业生产
5.4 小结: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升级和城镇化
6 经营制度变革中的小农认知、期望与行为
6.1 农户对农地权属认知的三次调查
6.2 土地确权与经营权的流出
6.3 不确定性与高兼业农户生产退出选择
7 小规模农业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再认识
7.1 小农经营的普遍性与本质
7.2 小农理论简要评述
7.3 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视角下小农经营的角色
7.4 中国小农经营的现代农业特性
7.5 小结:现代小农应该是看待中国农业问题的基础
8 农户内代际传承:家庭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8.1 农业家庭代际传承的必要性
8.2 农业经营代际传递现状及影响因素
8.3 农业家庭代际继承现状与影响因素
8.4 小结:“无人种地”伪命题性
9 改革取向:完善家庭经营的制度环境
9.1 明确永久不变的土地承包制度
9.2 出台农户承包地自主互换制度
9.3 出台并完善高龄农民市场化有偿退出制度
9.4 构建内生性核心农户培育制度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