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引进俄苏农业技术结构变迁及本土化研究(1840-1966)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38120
  • 作      者:
    作者:宋超|责编:李春伶//李秉乾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引进俄苏农业技术结构变迁及本土化研究(1840-1966)》根据史志、档案和农业史料写就。重点探讨中国自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俄国(苏联)农业技术的历史背景、途径、方式、结构变迁以及成效和影响;总结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个历史时期中国引进俄苏农业技术连续性、积累性、涌现性和本土化的特点;阐释引进技术的系统化,在应用推广和本土化进程中的边界效应、技术差势、技术流作用,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等。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引进俄苏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导 言
  中国与俄国(1721年彼得一世建立俄罗斯帝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称苏俄;1922—1991年称苏联)山水相连,从俄国境内(地域包含苏联时期的广大地区)引进农业技术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就从大宛引进苜蓿、葡萄、大宛马等农牧品种,广泛种养并实现本土化。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引进俄苏0F①农业技术种类增多,数量、规模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引进技术包括农作物品种(含中国原来没有的作物品种)1F②、畜牧品种、农业机械等物质形态技术,农业生产经验、技能、技巧等经验形态技术,以及知识形态技术。这些技术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具有清晰的变迁脉络、层次结构和特定功能。中国引进俄苏农业技术结构的变迁对其推广应用和本土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问题提出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农业文明历史近万年,农业科技发展走过辉煌灿烂的历程,在传统农学等领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正如科学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所言:在公元3—13世纪,中国一直保持着一个令西方世界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其主要支撑体系就是中国传统农业。2F③明清鼎革之后,由于封建政府虚骄自大,闭关锁国,轻视科学技术,中国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缓慢,日渐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鸦片战争以后,尽管中国开始引入西学办洋务,但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统治和长期战乱,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科技发展滞缓。至1949年,农业良种化、商品化、机械化水平仍然十分落后。
  为发展农业,清政府设置农业机构、农业试验场,兴办农业教育。鸦片战争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只要学习了西方的“船坚炮利”,中国就能中兴自强。而有识之士则认为,为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也要振兴产业,尤其是振兴农业。孙中山强调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同时,倡导学习国外农业科技。1895年,孙中山提出关于创办农学会的主张,“首以翻译为本,搜罗各国农桑新书”,译成汉文“以教农民,照法耕植”。3F④1895年4月,康有为等联名发起“公车上书”,提出应该学习外国科技和经验,改进中国农业。他们研究外国农书,仿照外国设农会,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兴办农业学堂,培养农业技术人才。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等文中主张讲求农学,行四国农学所得之法。4F⑤1898年,上海农学会设立农事试验场。1902年,保定建立直隶农事试验场。1903年,清政府成立掌管全国农商矿等政务的商部,内设平均司,专司农务、蚕桑、树艺、开垦、水利诸事,省级设农务局。1906年,平均司更名为农务司,职能范围新增农业教育及农场、农事试验场、农业公司设置与管理等。同年,农工商部筹建直属农事试验场,设园艺、树艺、蚕桑、病虫害、化验等5个部门;在张家口建立模范牧场1处。与此同时,各省也先后兴办了农事试验场、棉作试验场、茶叶试验场等。同年,奉天省设立农事试验场,并在锦州、绥中、海龙等地设有12个农事试验场分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建立中央、省级农业行政机构和农事试验场,部分县也设有农事试验场。国民政府接管已有农牧试验场,并在北京、武昌、长清等地设立林业试验场;在北京、河南安阳、河北正定、湖北武昌、江苏南通等地设立棉业试验场;在安徽凤阳和北京西山设畜牧试验场;在江苏海州、浙江定海新建或扩建渔业试验场。省、县农业事务分别由各省实业厅、县实业科掌管。
  中国早期农业试验机构大多于20世纪初开始设立。设立之初科研条件简陋,缺乏农业科研人才,但注重翻译外国书刊、学习国外农业生产经验和引种试种。吉林省农事试验场从1909年开始,引进了俄国青豌豆、白菜豆等一些蔬菜新品种在吉林试种,吉林农安县农事试验分场还试种了俄国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金瓜等蔬菜新品种。5F⑥当时的这些举措在总结农业生产经验,保持种质,引进国外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892年,张之洞在湖北引种美国陆地棉。1904年,中国开始试用国外化肥和农药。中国*早选育的稻、麦、棉等优良品种,大都来自高等农业院校。1930年后,中山大学丁颖教授育成“中山一号”水稻良种,金陵大学沈宗瀚教授等育成“金大2905”小麦良种。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善宝教授引进意大利“明他那”小麦,育成“中大2419”小麦品种。中央农业实验所H. H. 洛夫(Love)教授(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聘请)选育出“斯字”棉和“德字”棉。6F⑦
  农业教育方面,1898年,杭州知府林迪臣发起创办浙江蚕学馆。湖北及其他相关省份相继兴办农务学堂、农业学堂。1905年,京师大学堂筹办分科大学,设有农科。至1909年,全国共有5所高等农业学堂,学生530名;31所中等农业学堂,学生3000多名。1913年,改学堂为学校。到1919年,全国有农科大学4所、农业专门学校8所,学生1554人,每年毕业生不到500人。7F⑧五四运动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分三个层次:大学院、大学校和专门学校。1927年,大学院改为大学的研究生院。20世纪初期,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农科、金陵大学农科、广东大学农科及岭南农科大学等早期建立的农业高校,培养人才和科研成绩较为显著。虽然中国农业学校教育的兴办始于19世纪末,但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农业教育基础依然非常薄弱。1948年,全国有公立、私立高等农业院校58所(含专科),在校学生仅1万人;中等农校271所,在校学生2.2万人。1932—1947年,共毕业农科大专学生1.3万人,中等专业学生约5万人。所有学校师资不齐、设施简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多数学校历经搬迁合并损失严重,有的停办或濒临关闭。成人农业技术教育几乎处于空白。8F⑨
  农业生产方面,仍主要使用传统小农具。因战乱频繁,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以前,中国工业技术装备和机器制造业十分落后,农机具制造业几乎是一个空白。20世纪40年代末,近代机器工业在全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7%。9F⑩因而,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使用由铁匠、木匠手工打制的传统小农具,采用近代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农具的微乎其微。1840—1949年,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农业生产力落后,粮食平均单产低于清代中叶。日本侵华推行“以战养战”政策,肆意掠夺。在抗日战争中,仅晋察冀边区农具损失就达2621万件,猪、羊损失370万头(只),粮食损失1333万吨,造成农村耕地面积缩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1931—1947年,大豆、小麦、稻谷、高粱和花生等作物的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0F11受战争影响,农具、耕畜大大减少,许多地方粮食、种子被抢光,土地无法播种。至1942年,山东省主要农具短缺40%,农作物总产量下降,耕地面积缩小。抗战后与抗战前比较,受战争影响广东、湖南减少了40%,1946年河南耕地比战前减少了30%。11F12
  近代俄苏农业科技相对先进。俄国从18世纪初开始重视学习西方。1724年,俄罗斯科学院在圣彼得堡成立,聘请德国科学家担任院士,规划和引领各领域科学发展。在农业科技方面,于1797年创办圣彼得堡农学院(后改为列宁格勒农学院)。1779年,世界上第一所土地整理学校(后改名为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土地整理工程大学)成立。俄国农业高校数量多,不少院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在世界范围久负盛名。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始建于1865年,是俄国创办的*早的农业高校之一,该校在农学、畜牧兽医、土壤农化等学科方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俄苏畜牧兽医技术先进,推广应用措施有力。家畜人工授精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技术措施。1890—1909年,俄国生理学家H. 伊万诺夫开创的马匹人工授精技术在俄国部分地区推广应用。1913年,马的人工授精产驹率达42.3%。12F131919年,H. 伊万诺夫在莫斯科建立中央实验育种站,培训技术人员。同时,俄国逐步建立延伸到村庄兽医站的家畜人工授精服务网络,利用优良种畜改良当地畜种。13F14俄罗斯植物栽培研究所成立于1894年,该研究所在植物品种搜集、保存和遗传育种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根据遗传学家Д. A. 瓦维洛夫的建议,苏联于1930年成立全苏植物栽培研究所和遍布全国各地的实验基地网络,收集了15万余种植物种子分别在各地研究所、试验站、育种站试验研究,目的在于建立植物高产育种体系。
  俄国不仅兽医生物药品制造技术先进,而且生产监察制度建设也比较早。俄国十月革命之前,实施扑灭兽疫的方法是建立封锁线、杀死病畜、焚烧深埋。俄国还建立了兽医警察组织,严格监督和控制兽药使用。在兽医传染病的防治诊断及治疗的实际工作中,俄国规定应用13种生物制品,且兽医只有在畜禽疫情很严重时才能使用。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苏俄政府把家畜传染病防治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并在预防及控制牧畜传染病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保证了各共和国防治牧畜传染病的物资供应。1919年1月28日,列宁批准了关于动员兽医医生及兽医助手防治牧畜传染病(如鼻疽、炭疽、牛痘等)的法令。1919年8月20日,列宁批准了关于研究所、试验所制造疫苗血清需要材料供应的法令。14F15
  农业机械制造方面,列宁于1921年签署了《关于农业机械制造法令》,开始改建、新建大批农业机械制造厂。1923—1932年,拖拉机(tractor)和机引犁、中耕机、谷物联合收割机、马铃薯收割机等机引作业机械品种、机型和制造能力均能满足当时需要。1933年,农具和拖拉机进口全部停止。20世纪40年代,棉花播种机械化率达到81%;甜菜播种机械化率达到93%;春播耕地播种机械化率达到70%。1953年,苏联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农业机械化虽然在每千公顷耕地配备拖拉机马力数与美国、加拿大相比还有差距,但其农业机械、拖拉机制造技术却比中国先进。15F16
  总体上,近代中国农业科技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一直采用传统技术方法和传统小农具。由于战乱频仍,农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教育、研究与推广始创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1949年,全国只有少量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由于缺乏科研人员、仪器设备、经费和规划,当时相仅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和方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16F17近代俄苏农业科技在农作物、畜牧育种、植保、兽医、农业机械、土地规划整理等方面相对先进。在农业技术近代化历程中,俄苏比中国先行一步。根据技术流动传播差势理论,中国引进俄苏农业技术具有内在必然性。同时,在地缘、文化、外交等方面也具有优势。因此,研究、总结该时期引进俄苏农业技术及本土化变迁规律和历史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及历史借鉴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价值。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 / i
导言 / 1
第一章 中国引进俄苏农业技术优势条件 / 34
第一节 中俄(苏)地缘关系优势 / 34
第二节 中俄(苏)文化关系优势 / 42
第三节 中俄(苏)政治与外交关系优势 / 47
第四节 中俄(苏)农业交往基础 / 52
第二章 清末引进俄国农业技术 / 65
第一节 清末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 / 66
第二节 清末从俄国引进农业品种 / 81
第三节 清末从俄国引进农机具 / 89
第四节 清末从俄国引进农产品加工技术 / 98
第三章 民国时期引进俄苏农业技术 / 109
第一节 民国时期引进俄苏农业种植技术 / 109
第二节 民国时期引进俄苏畜牧品种 / 122
第三节 民国时期引进苏联西兽医药技术 / 150
第四节 民国时期引进俄苏农业机械技术 / 160
第五节 民国时期引进俄苏农产品加工技术 / 172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苏联农业技术 / 183
第一节 引进苏联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 / 18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苏联畜牧兽医技术 / 214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苏联农业机械技术 / 238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苏联农业成套项目 / 275
第五章 引进俄苏农业技术结构变迁及本土化特点 / 307
第一节 引进俄苏农业技术途径及方式不断拓展 / 308
第二节 引进农业技术规模及推广范围扩大 / 340
第三节 引进俄苏农业技术变迁加快本土化 / 350
总结 / 385
参考文献 / 403
后记 / 41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