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一、深化对农业企业地位认识,加大对农业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前一时期,有些地方对农业企业的发展有些不同的认识,质疑企业发展会不会挤占农民利益、影响农民发展空间,等等。这种看法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
大家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成为农业经营主体,这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企业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到今天,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主体已由农户为主逐步发展成为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多元主体格局,农业经营形式也由以家庭经营为主发展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的经营格局,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我国农村现在的总体情况看,多元经营格局积极作用明显,不同主体间分工合作、利益联结,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此消彼长的。农业企业离开了广大农户,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广大农户如果没有农业企业的带动,也很难进入大市场,取得更大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对规模较大、资本实力较强,在筹集资本、对外融资、市场开拓、经营管理、品牌建设、人才配置方面具有特有优势,能够办一些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事情。而广大农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植根于农村,拥有特定的土地使用权和承包权,有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有相对富集的劳动力资源。这两种优势,在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互补结合,可以使优势聚集发挥倍增效应,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更大的释放,使农业产业发展效益最大化,不同主体在合作当中共同分享产业红利。这在农村也已经是普遍的事实。如重庆德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辣椒专业加工企业,立足当地农村,潜心聚焦辣椒产业,与广大农户合作,通过订单带动农户扩大生产,产品营销网点达6万多家,400余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16个国家和地区,带动重庆石柱县等地5000贫困户脱贫,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农户辣椒卖难问题,而且在国际市场打开了销路,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成就了该企业(现已成为世界辣椒联盟亚太区主席单位)。如河北乾信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8年来扎根全国有名的深度贫困县——河北康保县,深耕家禽生态产业,13个养殖基地带动全县17000个贫困家庭脱贫(占全县贫困户的74%)。实践证明,哪个地方龙头企业发展得好,哪个地方的联合体稳固,三产融合成效就明显;哪个地方的龙头企业和其他经营主体联结得好、作用发挥得好,哪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就能持续、就有规模效益。所以,农业企业的大发展,不存在挤压农户发展、削减农民利益的情况,反而能够激活一片区域、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理念上对农业龙头企业明确定位,要理直气壮地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国务院2012年10号文件指出,“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实践证明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建议各地对农业企业的支持要坚定不移,支持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快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使之尽快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