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直接的一种表现形式,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城市周边大量优质耕地不可避免被蚕食,中国政府实行全球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且不断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海岸带是海洋系统与陆地系统的交叉地带,是地球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淤泥质滩涂土壤相对肥沃,成为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之一,然而人与自然的胁迫对海岸带的环境产生了强烈影响。
江苏省海岸线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约5%,海岸类型简单,多为淤泥质海岸,围垦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开发是其主要利用方式之一。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规划(2009-2020年)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将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新型工业区以及土地后备资源基地,人类活动将对沿海滩涂资源产生极其剧烈的影响。本研究分析江苏省海岸带滩涂围垦活动对粮食产能的影响、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生态响应,既是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的迫切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粮食生产及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综合3S技术,借助ENVI、ArcGIS、SPSS、Origin等软件,综合运用经典统计方法、地统计方法、空间换时间方法、网格法土壤采样设计、土壤实验分析、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Maas-Hoffman模型、景观生态学等方法,开展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生态安全响应研究。全面把握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滩涂围垦后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过程,揭示耕地数量与土壤质量和围垦年限的关系;阐述滩涂围垦活动对沿海地区粮食产能的影响机理;揭示滩涂围垦背景下的景观生态安全响应特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