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与评价)/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613044
  • 作      者:
    作者:宋涛//赵峥|责编:胡子清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宋涛,男,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亚洲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市优秀人才。现任城市绿色发展科技战略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城市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病”、宏观经济研究。近5年来,宋涛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10余项,参加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项目、中央组织部委托项目、国家统计局委托重点项目、生态环境部委托项目、国务院扶贫办委托项目、北京市科委委托专项课题等在内的各类课题30余项,承接地方规划研究近10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3部,参著或参编著作10余部。获批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获批国家专利1项。参与的著作曾获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奖、北京市第十二届、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生产力发展重要理论成果奖等。

赵峥,经济学博士。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同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亚洲理工学院亚太地区资源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共建亚太绿色发展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绿色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全球未来展望项目中国专家;中国-欧盟环境政策对话项目中方专家;中国城市经济学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近年来,主要围绕城市化、区域与城市发展、创新战略、绿色经济等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现为《亚太城市绿色发展报告》主编,《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副主编。先后出版《中国城市化与金融支持》《北京城市产业体系选择研究》《产业升级与国家竞争优势》等多部著作,参与编著《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市场经济报告》《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等知名研究报告十余部,在国家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中国软科学奖、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及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成都市、西安市等的数十项研究课题,并为多地政府编制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或开展决策咨询。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备受世界关注的经济大国,而城镇化的发展是促进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内驱力,也是关系中国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本书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等视角,阐述和分析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导向路径、智慧型城镇化的逻辑与支撑、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生态文明、打造低碳依据的城镇化格局、构建人才友好宜居的城镇化、推进城市高质量转型和升级、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等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和国家政策。本书评价研究部分,构建了城镇化质量的测评体系,运用相关数据对我国近十年的城镇化质量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力求大致把握我国城镇化质量的现状,并能对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难题进行一定的监测和反馈,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展开
精彩书摘

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城市应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推动品质导向的城市产品创新、融合导向的城市技术创新、多元导向的城市治理创新和开放导向的城市协同创新,提升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从城市发展史上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量的增加和质的改善两个方面。其中,“量的增加”主要体现为人口、土地和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量的累积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质的改善”则强调通过创新优化发展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中,由于两种驱动力作用力度和地位的不同形成了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和创新驱动等不同类型的驱动结构。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普遍进入新常态,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既要保持经济稳定又要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在新的形势下,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制约,引领经济新常态,关键是要加快城市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创新发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导向路径
一、品质导向的城市产品创新
二、融合导向的城市技术创新
三、多元导向的城市治理创新
四、开放导向的城市协同创新
第二章 科技驱动—智慧型城镇化的逻辑与支撑
一、绿色科技是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驱动力
(一)绿色科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发展绿色科技首先需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创新
(三)绿色科技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二、建设“智慧城市”亟须理顺四组关系
(一)“智慧”不是“智能”,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的活力,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三)“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注意“全面开花”与典型示范的协调,宁缺毋滥
(四)公共服务领域的共享发展是重点,兼顾私人服务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三、建设“智慧城市”需与“五大发展”理念有机融合
(一)创新发展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前提和首要任务
(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三)探索破解城市病问题,推动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腾笼换鸟”与“一带一路”相结合,开放发展
(五)着重加强公共服务产品的普及和推广,共享发展
第三章 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生态文明—以北京市为例
一、北京市“两山论”践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北京市“两山论”践行效果的评价
三、“两山论”践行效果省际比较
第四章 双碳约束——打造低碳宜居城市空间格局
一、碳排放对城市绿色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说明
(三)计量检验
二、城市绿色竞争力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第五章 以人为本——构建人才友好宜居的城镇化
一、问题的提出
二、构建“人才友好型城市”的理论价值
(一)产业布局和创新趋势对人才集聚提出“新要求”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塑人才集聚“新趋势”
(三)吸引集聚人才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必修课”
(四)人才红利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动能”
(五)城市空间成为各类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蓄水池”
(六)人才友好成为未来城市转型变革的“新底色”
三、“人才友好型城市”的五维内涵
(一)环境友好:在城市人才服务环境优化上破题发力
(二)制度友好:在城市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上破题发力
(三)发展友好:在城市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上破题发力
(四)民生友好:在城市人才民生福祉增进上破题发力
(五)文化友好:在城市人才精神文化引领上破题发力
四、加快构建“人才友好型城市”的现实路径
(一)“谋”字开路,加强人才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
(二)“改”字当先,破除城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壁障
(三)“用”字立基,拓宽城市人才成长和价值实现平台
(四)“优”字入手,提升城市人才公共服务品质
(五)“融”字支撑,营造城市爱才敬才文化氛围
第六章 共同富裕——超大城市的挑战与解决路径—基于北京的调查研究
一、北京推动共同富裕的经验与成效
(一)人才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城市共同富裕的动力基础
(二)促进城市就业和产业匹配,提高初次分配劳动份额
(三)各类城市资源倾斜投向薄弱地区,强化再分配导向
(四)推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扩围提质”,保障促进社会公平
(五)深挖城市文化资源宝藏,推动人民群众精神富裕
(六)树立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导向,满足市民多元化诉求
二、北京推动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农村居民大多还属于低收入群体
(二)中等收入群体发展仍存在“脆弱性”
(三)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偏大
(四)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
三、推动超大城市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
(一)进一步拓宽城市勤劳创新致富渠道
(二)在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同时巩固城市现有中等收入群体
(三)加快探索超大城市实现城乡融合的有效路径
(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
(五)完善群众诉求驱动的市域社会治理机制,完善和推广北京“五个一”的做法
第七章 城市更新——推进城市高质量转型和升级
一、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的比较与建议
(一)发达国家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比较与启示
(二)国内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建设的实践进展和特点
(三)优化我国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的建议
二、城市更新中文化活力的多维属性
(一)从历史维度看,城市更新迫切需要强化文化传承性
(二)从比较维度看,城市更新迫切需要强化文化差异性
(三)从治理维度看,城市更新迫切需要强化文化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