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研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甲秀文库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685006
  • 作      者:
    作者:王春光//孙兆霞//梁晨|编者: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责编:宋娜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政策、农村社会学、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移民社会融合、农村反贫困研究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人口科学》等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出版过多部专著。
展开
内容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里,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9年的60.60%,顺利完成了世界历史上速度快、规模大的城镇化进程,创造了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奇迹。贵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虽然具有鲜明的“山地特色”,但始终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大时代同频共振。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案例深度剖析法等,分别从历史、空间、人口、产业、城乡、技术、政策和体制等方面,深入探讨和分析了贵州新型城镇化的各方面条件、局限以及对策等问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贵州新型城镇化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新型城镇化的成就
一、城镇化推进的增长极向城市圈、城市群转变
二、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转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三、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公共服务品质提升
四、城乡一体化与特色小城镇建设持续推进
第二节 贵州新型城镇化的时空定位
一、空间定位:西部内陆省份之新型城镇化
二、时间定位:后发型省份新型城镇化
第三节 贵州新型城镇化的机遇与挑战
一、贵州新型城镇化的潜在机遇
二、贵州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三、本书的分析框架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视野下贵州发展的理论对话与历史基础
第一节 关于培育省内区域发展极的理论梳理
一、以小农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理论
二、中国大农业语境中贵州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价值
第二节 贵州城镇发展的历史启示
一、黔西北:由主牧向主耕生计方式的历史演变
二、黔西南:由单一耕种转向山地多样特色种植的历史契机
三、黔东北:易进入性自然条件下农业、手工业、贸易等多元生计的共生
四、黔东南:“国家”和市场主导下从稻作农耕向林业产业的生计拓展
五、黔中:区域性社会建构与复合型生计方式的嵌合
六、贵州城镇发展的历史启示
第三节 重视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思考
一、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同构
二、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同步

第三章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贵州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条件
一、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硬件”的立体改造
二、人的素质及生产组织等“软件”的系统提升
第二节 “现代农业型”城镇的典型案例及其特征
一、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
二、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县域案例
三、“现代农业型”城镇发展的特征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挑战、机遇与政策建议
一、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挑战
二、贵州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的战略机遇
三、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贵州省的工业类型与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分析框架
二、原“三线建设”型工业城镇
三、矿产资源型工业城镇
四、绿色产业型工业城镇
……
第五章 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
第六章 城镇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
第七章 城乡融合与新型城镇化
第八章 人的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
结语 一个后发内陆省新型城镇化之路的探索
参考文献
附录 走贵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清镇市的实践案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