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普惠金融与小额信贷、微型金融
1.2.2 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
1.2.3 中小农村金融机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本书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普惠金融与微型金融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3 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绩效
2.4 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绩效
2.5 双重目标的冲突与兼顾
2.6 现有文献评述
第三章 我国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背景与历程
3.1 我国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背景
3.2 我国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3.2.1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
3.2.2 农村合作基金会
3.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放宽市场准入下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理论分析
4.2.1 同质服务下的银行定价模型
4.2.2 异质服务下的银行定价模型
4.3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竞争程度与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绩效
4.4.2 竞争程度与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绩效
4.4.3 银行类别和法人类别的分组回归
4.4.4 金融科技的交互效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理论分析
5.2.1 新型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异质性
5.2.2 农村金融机构、居民贷款可得性与城乡收入差距
5.3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农村金融机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5.4.2 农村金融机构与城乡居民贷款可得性
5.4.3 城乡居民贷款可得性的中介效应
5.4.4 稳健性检验
5.4.5 进一步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跨区域影响探究
6.1 研究背景
6.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关键变量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6.3.2 模型选择检验
6.3.3 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收敛检验
7.1 研究背景
7.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7.3 检验结果分析
7.3.1 叮收敛检验
7.3.2 B收敛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8.1 乡村银行案例
8.1.1 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
8.1.2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
8.1.3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
8.2 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启示
8.3 合作金融案例
8.3.1 德国模式
8.3.2 法国模式
8.3.3 日本模式
8.4 对我国合作金融模式的启示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评价体系
9.1 指标选取和体系框架
9.2 确定指标权重
9.3 计算社会绩效评分或评价等级——以江西省X村镇银行为例
9.3.1 社会绩效评分
9.3.2 社会绩效评价等级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2.1 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
10.2.2 对政府及监管部门
附录A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与机构大事记
附录B 村镇银行社会绩效评价问卷调查表
附录C 江西省X村镇银行的调研记录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