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人类的“新威胁”
现代经济学中研究“债务”问题的经济学家很多,近年来,经济学界“网红”的经济学家基本都是研究“债务”的,经济学界与“债务”有关的理论有:费雪的“债务-通缩”理论、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学说”及“企业债务三阶段”理论、伯南克的“金融加速器”理论、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等,但这些学者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只研究了“企业债务”,而没有研究“政府债务”,“政府债务”导致的经济问题与“企业债务”导致的经济问题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研究的结论也是不通用的。
经济学界最早发现“政府债务问题”的是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瓦格纳,他最早发现了“瓦格纳法则”,也被称为“政府扩张法则”,认为“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但是瓦格纳更多是主张通过财政赤字解决政府债务,而非财税改革。在本书中,笔者将“政府支出增长与财税收入”之间的缺口,称为“瓦格纳缺口”。
瓦格纳之后,凯恩斯学派属于典型的“财政主义”。凯恩斯学派的勒纳提出了“功能财政”思想,认为财政支出应该服从于“经济调控”,而不是拘泥于“财政平衡”;汉森提出了“补偿财政”思想,认为可以用经济繁荣时期的“财政盈余”去补偿经济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但凯恩斯学派基本没有涉及税收问题。凯恩斯学派更多的是从“经济周期调控”的角度看待财政问题,他们并没有看到“瓦格纳缺口”的问题,也远远没有瓦格纳那样的认知高度。
而且凯恩斯主义作为一种“危机经济学”,甚至认为“减税”也是可行的,萨缪尔森就协助肯尼迪政府制定了“通过减税刺激企业投资”的政策,当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滞胀”爆发后,萨缪尔森的弟子蒙代尔受到“肯尼迪减税”良好效果的启发,为“滞胀”提出了“减税+紧缩货币”的策略,成为后来“供给学派”的原型,但供给学派到了蒙代尔的弟子拉弗那里,就变成了整体减税。最后,美国在经历了里根与小布什两次“减税”后开始变得“债台高筑”。
面对高企的政府债务,美国经济学界几乎集体失声,只有“后凯恩斯学派”提出了所谓“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解决建议。诚然,这种方案在短期内是有一定可行性的,但是从长期看必然也会受到“货币数量论”的束缚。“财政赤字货币化”与现行的“量化宽松”虽然不是一回事,但都是通过“增加货币”解决问题,都会面临相同的后果,一是廉价货币对整个经济、金融系统的冲击;二是通胀的威胁,这两种危害都不可避免。
中国有学者开始呼吁将“金融机构”纳入宏观经济模型,但是比这紧迫的是将“财税问题”纳入主流宏观经济学研究,而本书就是这方面的尝试。有时候,“实践是走到理论前面”的。人类虽然一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税宏观经济学”,但是这并不表明人类没有成功克服政府债务问题的实践经验。本书中,笔者提出了“罗斯福经济学”的概念,并指出其与凯恩斯经济学的区别。罗斯福经济学主张“投资+增税”,而凯恩斯经济学则主张“投资+减税”,罗斯福经济学虽然源于凯恩斯经济学,但又对其进行了升级,罗斯福经济学才是“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
在将财税问题纳入宏观经济研究框架之前,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危机”问题,如果以本书的理论来衡量,人类以前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危机”研究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宏观经济学派别众多,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而且都企图用一种经济危机理论解释所有的经济周期现象,但这并不符合现实。笔者提出了经济危机的“分型辩治”理论,指出了凯恩斯学派和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在对待经济危机时的本质差异,并且在“生产型经济危机”和“货币型经济危机”之外,又提出了“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的概念,而这是凯恩斯和弗里德曼这两位重量级宏观经济学家都没有关注到的。
“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正在成为人类面临的“新威胁”,但是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却对此认识严重不足,原因在于“政府债务危机”以前主要发生在“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核心发达国家”很少爆发严重的“政府债务危机”,但是这种局面正在被改变,“核心发达国家”也日益面临高企的政府债务的威胁,以前发展中国家面临政府债务危机的时候,发达国家往往用“华盛顿共识”的方法去解决,这让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甚至一蹶不振,但“核心发达国家”却从不食用自己曾经开出的“药方”,因此,如何解决政府债务问题成为经济学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实解决问题往往并不难,关键是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微观财税学,而是一种新宏观经济学,是从财税出发,系统研究政府债务、经济周期、央行利率、金融投资、经济创新与经济增长等一系列问题的经济学,这些问题都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所以“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本质是宏观经济学,因此也可以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财税主义”或是宏观经济学的“财税学派”。
经济学研究往往是“功夫在诗外”,如果我们“单就某一问题而研究”是很难研究透的,而应该是将多个问题放到一起进行“系统研究”。笔者在“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中采用的是“通论式”的研究方法,此前经济学界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只有四人,分别是庞巴维克、威克赛尔、凯恩斯和费雪。庞巴维克主要构建的是“货币-生产-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模型,威克塞尔构建的是“利率-投资-通胀-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模型,凯恩斯构建的是“储蓄-投资-收入-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模型,费雪构建的是“债务-利润-货币-经济周期”之间的模型,笔者是又一个对宏观经济学进行“通论式研究”的学者,笔者阐述的是“政府债务-央行利率-金融投资-经济创新”之间的关系模型。笔者的研究框架比他们更加宏大,在理解上也更加困难,但好在当代大部分学者都具备了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因此不会出现费雪、凯恩斯那样很难被读懂的情况。
当前阻止宏观经济学“学科进步”的主要是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思想对宏观经济学的侵袭,目前起到主要阻碍作用的是西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提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笔者在本书中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宏观经济的市场均衡由“私人产品市场均衡”和“公共产品市场均衡”两部分组成,自由市场只能实现私人产品市场的均衡,而无法自动实现公共产品市场的均衡。“技术进步”在导致私人产品丰富的同时增加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但公共产品的供给会受到“税收刚性”制约,因此会出现“公共产品市场的不均衡”,而要使公共产品市场重新回到均衡,则需要人为的干预,特别是财税改革的介入,因此“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错误的。
导致“公共产品市场不均衡”的主要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匹配”问题。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天然存在一个固定的“匹配”比例,而且这个比例是动态的,每个时代都不同,需要随着经济发展而调整。公共产品的数量必须主动去适应私人产品数量的增长,但现实是很难做到的。私人产品的增长主要是受到“技术进步”影响,“技术进步”会导致私人产品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但是“公共产品”的供给却受到“税收刚性”影响,无法与之同步增长,因此不仅会出现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比例错配”,也会导致“公共产品市场”的失衡。现实经济中会存在两个“均衡点”:一个是私人产品市场的“均衡点”,可以自由移动;另一个是公共产品市场的“均衡点”,不可以自由移动。当然,私人产品市场的“均衡点移动”也是“技术进步”推动的,因此技术进步导致的仍然是“不均衡”的出现。如果要公共产品市场也实现均衡,就需要及时进行“财税升级”才行,但财税改革并不是随时都可以进行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刚性”和“财税改革滞后”就导致了“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或“财税性经济周期”的出现。
以前,主流经济学界对“财税问题”研究得比较少,“二战”之后,虽然也有少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中涉及了财税问题,但他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比较知名的是维克里和莫里斯的“最优所得税”理论,他们仅仅探讨了“所得税”的最优征收,而没有研究整个宏观财税问题,美国供给学派的蒙代尔也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财税主张仅是减税,并非全面财税改革,而且最终也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是笔者2015年开始研究,2016年正式发表并推广的原创性经济学理论,开始称为“新财税主义”,后来称为“新财税经济学”,最后定名为“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提出时社会反响强烈,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全文刊载了理论内容,凤凰卫视做了专题节目,2016年举办了新财税主义学术论坛,新浪网还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社会科学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企业报、新京报、观察者网、《中关村》杂志等都对理论进行了报道,一时在学术界影响广泛,新媒体财经头条认为新财税主义有望成为继新供给、新结构之后的第三选择,凤凰卫视认为新财税主义与货币主义、产权主义共同构成中国经济走出困局的三条思路,财新网也刊发了《新财税主义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的专家文章,然而,当时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还不那么严重,以至于“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提出已经将近十年,“财税改革”仍然没有成为学术共识,但随着近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财税改革”也开始提上日程。2022年10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另外,环顾世界,各国政府债务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但此时,“财税改革”仍不受重视,甚至供给学派的“减税”思想还经常在经济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推广“新财税宏观经济学”,因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或是某个领导人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一个时代的命题。
导 论 人类的“新威胁” 001
上 篇 政府债务经济学
——
经济危机“分型辩治”理论与“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分析
第一章 经济危机的“分型辩治”理论 013
回顾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013
经济危机的“分型辩治”理论 015
凯恩斯、弗里德曼经济思想与笔者的区别 019
第二章 “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的特征与直接原因 022
现代经济必然爆发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的四大根本原因 024
第三章 “税收不足常态化”与“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 028
“瓦格纳缺口”与“税收刚性” 029
凯恩斯学派财税理论的缺陷 031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匹配”理论 032
“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 033
第四章 产业升级与财税升级的关系
——兼谈“子虚补其母”的经济增长理论 036
经济结构“双升级”与“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由来 037
产业升级的“子虚补其母”理论 039
“华盛顿共识”为何无法帮助发展中国家? 041
第五章 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对经济的直接危害 045
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对经济增长的五大危害: 045
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在民生方面的三大危害: 048
第六章 “政府债务-经济创新”传导理论 050
“政府债务-央行利率”螺旋理论 050
央行利率的“政府债务压制” 052
央行独立不可能原理与货币政策悖论 052
“政府高债务-央行低利率”陷阱 053
政府债务危机不可行的解决方法:印刷货币 054
零利率政策会导致信贷类金融业的衰落与崩溃 055
信贷类金融行业衰落会向经济创新传导 058
总结“政府债务-央行利率-金融投资-经济创新”传导机制 059
零利率会导致储蓄率的崩溃和民众过度消费 061
下 篇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财税改革理论
——人类税收变迁规律与财税改革的原理与方案
第七章 财税改革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教训 065
“罗斯福财税体系”与新政成功 065
“罗斯福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区别 067
经济危机之后,中国三大经济学派的相互关系 068
第八章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经济思想 071
我们不应该盲目反对增加税收 076
人类税收变迁规律 077
应该将消费税升级为“社会资源消耗税” 078
第九章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税理思想与财税改革方案 081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税理思想:人类未来的四大增税空间 081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改革建议:“七增七减”的财税改革方案 085
用“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财税体系”取代“罗斯福财税体系” 090
第十章 建立“公民捐赠账户”制度并与国家救助制度相结合 092
民间捐赠也可以成为政府举办重大事业的资金来源 093
建立“公民捐赠账户”制度,实行“储蓄式捐赠” 095
鼓励高净值人群弃领国家社会保障费用 096
企业可以实行自愿捐税 097
第十一章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实践建议 099
政府没必要忌谈增加税收 099
中国进行财税改革的迫切性 100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改革的实践建议 103
第十二章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衍生理论:第四代经济
增长理论
——从“创新资本经济学”视角解释中国经济对美国的快速超越 105
一、人类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综述 106
二、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创新资本”的重要性 110
三、新“国家竞争力”理论 111
四、“创新资本募集能力”背后的货币政策因素 113
五、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分析 117
六、
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熊彼特、鲍莫尔的经济学研究并不
冲突 118
七、经济增长的“内驱力”问题 120
附录1 本书提出的经济理论汇总 122
附录2 本书中提出的经济学概念 139
附录3
对美国“供给学派”和“现代货币理论(MMT)”的
比较与评价 142
一、对美国“供给学派”的对比与评价 142
二、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的对比与评价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