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柔性治理研究
0.00     定价 ¥ 3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3835133
  • 作      者:
    作者:贺宇倩|责编:晓地
  • 出 版 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贺宇倩,1993年生,浙江嘉兴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兴趣在于基于大数据与机器学习视角下的: 对冲基金与会计信息,语言与企业并购。分别在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以及《会计研究》《财经研究》《中国会计评论》等SSCI/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完成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省部级)政策咨询报告1篇,并得到中国证监会领导批示;获得2019年上海市金融硕士教学案例大赛优秀案例。参与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课题;参与2020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市场微观结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参与出版《市场微观结构》本科教材和慕课(中国大学MOOC平台)、《论文撰写与研究方法》慕课(中国大学MOOC平台)。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2013年到2018年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之后实地调研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柔性治理”(“沟通”)行为是否具有治理效果;同时结合2016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监管改革的外生性事件,实证检验了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上市公司进行“刚性治理”(“干预”)的威胁下降时,其所进行的“柔性治理”(“沟通”)行为治理作用是否下降。本书的研究发现: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之后实地调研上市公司时,通过与管理层面对面“沟通”公司治理问题,提升了目标公司股票市场估值和财务绩效,但这种影响在2016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监管改革后被削弱。本书的研究结论有利于理解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并为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研究意义

第三节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概念界定、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一节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及其经济后果

第二节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与绩效表现

第三节海外对冲基金的股东积极主义

第四节中国特色的实地调研


第三章中国特定制度背景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第一节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现状

第二节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品绩效特征

第三节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

第四节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特征

第五节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法规演变历程


第四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第一节实地调研“沟通”的经济后果检验

第二节实地调研“沟通”的渠道检验

第三节监管改革(“干预”威胁降低)影响检验


第五章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第一节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检验模型和变量设定

第三节变量描述性统计


第六章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第一节实地调研“沟通”对公司股票市场估值的影响

第二节实地调研“沟通”对公司实际经营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干预”威胁降低后实地调研“沟通”效果的变化

第四节稳健性分析


第七章总结

第一节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二节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116913181823303944444952576064646768717173798888101105115119119121123136图表目录





图11本书结构框架图17

图312014—2018年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规模45

图32不同管理方式的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46

图33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型+混合型”开放式公募

基金规模比较46

图34不同类型中国私募基金的规模情况47

图35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与美国对冲基金

(净资产管理规模)比较48

图36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与美国对冲基金

(总资产管理规模)比较48

图37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自主发行类)不同策略类产品

规模分布49

图382019年自主发行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同策略产品规模

变动50


表3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特征的描述性统计51

表32股票全样本及其子策略基金产品绩效描述性统计51

表33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学历分布情况52

表34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专业分布情况53

表35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主要就读高校分布情况54

表36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主要就职公司分布情况55

表37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分布情况56

表38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职位经历分布情况57

表51变量定义77

表52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上市公司描述性统计79

表53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实地调研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2013—2018)80

表54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实地调研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深圳证券交易所)81

表55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82

表56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上市公司的倾向性分析84

表57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之后实地调研上市公司的

倾向性分析86

表61实地调研“沟通”对公司股票市场估值的影响

(混合效应面板分析)89

表62实地调研“沟通”对公司股票市场估值的影响

(双重差分模型)90

表63实地调研“沟通”对公司股票市场估值的影响

(是否涉及公司治理问题)92

表64实地调研“沟通”涉及公司治理问题的影响因素94

表65实地调研中公司治理问题与上市公司短期市场反应

(总体影响)96

表66实地调研中公司治理问题与上市公司短期市场反应

(不同类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影响)98

表67实地调研中公司治理问题与上市公司短期市场波动100

表68实地调研涉及的公司治理问题是否得到改善102

表69实地调研“沟通”与公司实际经营行为(财务绩效)103

表610实地调研“沟通”与公司实际经营行为(投融资行为)104

表611“干预”威胁降低的混合效应面板分析106

表612“干预”威胁降低的三重差分模型108

表613检验与其他股东“沟通”能力的三重差分模型110

表614目标公司代理成本变化的三重差分模型112

表615实地调研“沟通”与公司实际经营行为(财务绩效,

监管改革后)113

表616实地调研“沟通”与公司实际经营行为(投融资行为,

监管改革后)11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