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艺术金融概论:范畴与理论
第1章 艺术金融概述
艺术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其漫长的发展史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金融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商品社会的历史,就是金融的历史。但艺术与金融融合发展而产生的艺术金融却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推动艺术品市场繁荣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成为人们的共识,艺术金融开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理论界、艺术金融实践参与者,对艺术金融这一新生事物还认识不清,争议颇多。开展艺术金融理论研究、厘清艺术金融概念对指导艺术金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对艺术金融涉及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艺术金融中涉及的概念至少应当包括艺术品、艺术品市场和艺术金融。本章共三节内容,分别对艺术品、艺术品市场以及艺术金融的基本范畴进行了详细界定与论述。
1.1 艺术品
艺术品是时代文化的*好见证,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亮丽的窗口,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大精神财富。从新石器时代的龟甲、兽骨、贝壳上的图案到21世纪的书法、字画、雕塑、瓷器等的多元拓展,从废弃的厂区到远近闻名的798艺术区,从古代闭塞、专制的皇家统治到开放、文明的当今社会,艺术作品无时无刻不通过园林建筑、家居设计而渗透于百姓生活,艺术品始终以其混合交错的红、黄、蓝色与变幻多姿的点、线、面穿梭于不断流动的光年,继而走进了人们的心间。可以说,艺术品是启迪思想精神、激发潜在灵魂、表达内心情感、释放创造欲望的*佳手段。
1.1.1 艺术品的内涵
关于艺术品的内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美国经济学家哥德哈伯认为:“艺术主要是诉诸情感的,一旦注意力被吸引,理智就会不知不觉隐退到背后。”(胡静和昝胜锋,2008)美国著名分析美学家布洛克站在后分析美学的立场上,从艺术品与人的意图、艺术品的非功利性、艺术品与艺术习俗、开放的艺术品概念等方面,重新界定艺术品的概念,来为现代艺术寻求美学的辩解。布洛克认为:“艺术不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艺术是文化的产物,存在于公众的艺术世界里。”(布洛克,1998)艺术品是既能表现艺术家的观点或意图,又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有表现力的作品。艺术品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信息、符号的媒介,其重心是其所代表的、蕴含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内容。拉尔夫?史密斯认为:“所谓艺术品,就是一种人造物品,这种物品具有独*的性质,并有能力在高素质的观众中产生一种高级的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提供一种特殊的愉悦,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洞察力,提高组织效力。”(西沐,2011)国内学者刘晓君和席酉民认为:“艺术品泛指经人类加工制造的,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非再生性,体现个性和民族性的艺术载体。”(马健,2007)刘晓琼也指出:“艺术品是个含义极其广泛的概念,字画、邮品、珠宝、古董等都属于艺术品的范畴。”(马健,2008)
根据《中国百科大辞典》的定义,艺术品从狭义上是指凝聚有人类各种形式的艺术劳动的,有某一具体表征和特定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的物品;而从广义上则是指历史上一切具有艺术价值并传承人类对美的认知、理解、探求、创造的客观物质载体。
1.1.2 艺术品的范围
与艺术品的内涵相同,艺术品的范围也是一个争议很多、难有定论的问题。从广义上讲,艺术品的范围包括所有与艺术有关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如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篆刻作品、雕塑作品、摄影作品、工艺美术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戏剧作品、电影和电视作品等。狭义的艺术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艺术品,则主要包括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篆刻作品、雕塑作品、摄影作品、工艺美术品等能够以某种物质形态存在,满足人们的艺术欣赏需要和收藏需要的物品。
西方国家艺术品分类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艺术品为依据,西方艺术品拍卖以世界拍卖业的两大巨头苏富比和佳士得 为代表,它们的拍品包括绘画、雕塑、钱币、邮票、手稿、古董、钻石、摄影、唱片、书籍、海报以及各类名人遗物,范围很广,品种极为丰富。其中的市场主体是西方艺术、珠宝钻石、名人遗物,约占70%的份额。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世界艺术品大国。中国艺术品主要有绘画、书法、瓷器、碑刻、文房用具、竹木雕、彩陶、玉器、金银器、摄影、古书、信札、家具、钱币、珠宝及丝织品。
关于艺术品范围的界定,我国出台过相应的文件。2016年3月15日起施行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里这样写道:“本办法所称艺术品,是指绘画作品、书法篆刻作品、雕塑雕刻作品、艺术摄影作品、装置艺术作品、工艺美术作品等及上述作品的有限复制品。”本书对艺术品范围的界定参照该办法。此外,2016年3月24日,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布《关于贯彻实施〈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的通知》,对贯彻实施《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做出部署。
我们可以将艺术品理解为经过人们的加工制造,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以某种物质形态存在的物品。此外,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再生性,换句话说,艺术品并不完全是独一无二的东西,某些种类的艺术品可以复制和再生,如绘画作品中的“荣宝斋木版水印画”和“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还有工艺美术品中的“景泰蓝”和“珐琅器”,都是可以大批量生产,从而具有一定再生性的艺术品。
1.1.3 艺术品的金融属性
Stein(1977)指出,艺术品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商品,具有多重属性,包括提供观赏服务的耐用消费品、带来金融增值的金融资产、供给弹性极低的商品、异质性商品、公共物品、投机性商品。
此外,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奢侈品”,艺术品的消费与投资一直以来是富人的专利。人们对艺术品的追捧,正是因为在所有奢侈品中,艺术品比其他品类具有更大的升值潜力。当然,艺术品是一种蕴含了艺术家智慧和思想的具有独*创造性的商品,对艺术品的消费要求消费者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品位,这使得对艺术品价值的评估变得复杂。可见,艺术品的多重属性意味着,对不同人群而言它具有不同的内涵与价值,这实际上是艺术品市场“独*性”的内在成因。
1. 艺术品的多重属性
艺术品具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即艺术品具有双重属性 :一方面,艺术品是用于欣赏和消费的普通商品,早期消费者购买艺术品是出于鉴赏和收藏目的,而无货币收益;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艺术品的价值提升,艺术品消费者可以将艺术品出售,以获得财务收益,艺术品的投资属性得以体现,此时艺术品具有金融资产的特性。
1)艺术品作为普通商品
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归根到底促进了艺术品的收藏和消费,使艺术品作为一种消费品进行买卖,艺术品具有普通商品的交易特性。但艺术品又与普通商品存在差别。艺术品往往不具有实用性,也就是说,其内在价值微不足道,艺术品买卖或消费的目的更多在于收藏和欣赏。从这一层面看,艺术品的价值体现为精神价值,消费者购买艺术品的动机在于获得精神回报。此时的艺术品与普通商品相同,往往只存在一次交易的发生,收藏者很少再将其出售,不存在普遍的艺术品流通现象。
2)艺术品作为金融资产
艺术品具有金融资产的特性,*主要的原因是艺术品的价值不会因其实用价值或内在价值的衰减而减少,相反,艺术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提高。艺术品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投资属性的特点使艺术品不同于普通的消费品,消费者购买艺术品的目的在于其保值、增值功能,以期获得财务收益。大量的艺术品开始在艺术品市场流通,艺术品交易不只存在于初次交易,艺术品二级市场开始发展起来。此时的艺术品像金融资产一样,可以实现价值增值,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投资者可以获得财务收益。
2. 艺术品作为奢侈品及炫耀性消费
在经济学中,艺术品常被看作一种奢侈品,这意味着艺术品具有很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即人们对艺术品需求会随收入的增加而成更高比例的增加,换句话说,收入更高的人群会更愿意进行艺术品的消费。奢侈品的这种消费特点被称为炫耀性消费。奢侈品不会像普通商品一样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它们的价值往往不取决于其内在价值,如艺术品的价值更多取决于精神价值和投资价值。奢侈品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的特点。对于艺术品来说,不同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存在显著差异,就算是同一位艺术家,其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作品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那些已故的艺术家,其创作的艺术品已经固定(排除模仿和复制的艺术品),艺术品的供给弹性为零,艺术品的价格取决于对艺术品的需求。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尤其是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增加,人们不仅满足于对物质的需求,精神需求也不断增加,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使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增加。艺术品作为一种炫耀性的商品,成为提高自身
展开